张运东
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近些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疗程较长,对儿童神经发育伤害较大,复发率比较高.本文就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中医和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米继强;张小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检查(MRI)对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膝关节损伤患者68例,均采用MRI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68例患者中,复合3种损伤51.5%,复合2种损伤22.1%,单纯损伤26.5%.结论:MRI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信息.
作者:佟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呼吸体操对COPD中轻度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收治COPD中轻度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体操锻炼.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导COPD中轻度患者进行呼吸体操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莉;胡惠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黄芪多糖处理的人乳腺癌细胞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黄芪多糖处理后48 h细胞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处理后细胞的凋亡标志蛋白PARP降解产物增加.结论:黄芪多糖可以诱导MCF-7细胞凋亡.
作者:张虹;季有波;杨琪;孙晓琪;冷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治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气管插管全麻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
作者:吴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保护剂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神经保护剂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还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金旺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进展性脑卒中患者86例,平分两组.对照组使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使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整体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残程度,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邸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可必特(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史俊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对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164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8%;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秀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致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收治中风致意识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致意识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甲强龙和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甲强龙.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和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能较快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邹文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艾滋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作者:石俊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评估在肝脏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肝脏外科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规范化疼痛评估,对照组采用传统疼痛评估.结果:试验组在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评估在肝脏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提高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庄玉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治患者26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65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3例,以跌倒、压疮、坠床、输液渗漏、给药错误、液体外渗、导管滑脱等较常见;对发生原因进分析可知,沟通不良、评估不足、管理不当、违规操作、培训不到位、能力不足所占比例分别为45.45%、21.21%、12.12%、9.09%、6.06%、6.06%,沟通不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原因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且原因较多,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
作者:龚够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蒙药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祛痰治疗,同时采用一次性面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可快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及症状、体征.
作者:谢海棠;李丹妮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患者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治翼状胬肉患者65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其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率与复发率低、愈合时间短、取材方便.
作者:杜方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54例.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回顾分析.结果:病原菌检出率13.5%.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下呼吸道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各不相同,具有各自的耐药特点.结论:下呼吸道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应规范抗生素在下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使用,防止病原菌耐药性变异.
作者:姚毅;滕秘;郑茗予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在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引流总有效率显著升高.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可有效去除胸腔积液,极大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活动限制,疗效显著,操作安全简便.
作者:赵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肾肿瘤患者3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圆圆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31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临床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
作者:周万里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