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后玲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肾肿瘤患者3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圆圆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评估在肝脏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肝脏外科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规范化疼痛评估,对照组采用传统疼痛评估.结果:试验组在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评估在肝脏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提高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庄玉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衍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衍生组给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方案,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镇痛方案.结果:术后10 h时,衍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24 h时,衍生组VAS评分较术后1 h有明显上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10 h、24 h,衍生组Ramsay镇静评分均较术后1 h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徐敏;张振;孔禺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只眼),均行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DM 0级53.3%,确诊为DRⅠ~Ⅵ级46.7%;其中5.4%因晶状体混浊行直接眼底镜检查无法清晰显示,经数码眼底照相诊断后能清晰地显示.结论:彩色眼底照相可有效早期诊断DR患者并分期.
作者:王思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慢阻肺患者1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Sa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用于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显著,利于肺功能的早期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海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试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倪红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作为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抗心衰联合十全大补汤治疗;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潘晓江;刘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选择呼吸内科处方300张,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在300张处方中,使用抗生素处方240张(80%).只使用1种抗生素处方150张(50%),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处方100张(33%),3种药物联合使用处方30张(10%),4种药物联合使用处方10张(3.3%).结论:抗生素使用存在一些问题,较为严重的有抗生素滥用、不合理用药等.
作者:缪春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依据高危药品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关的管理模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加强了相关责任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提高了风险意识和相关危害的知晓率,也加强了相关人员对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水平.结论:风险管理在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简崇武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收治子宫腺肌症患者156例.参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曼月乐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量、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曼月乐环治疗不仅效果理想,还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小红;李建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除了社区群众和社区医务人员方面的问题之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服务内容单一落后、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经费投入缺乏和尚未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等是当前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良好发展和为社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了当前各相关部门的优先研究方向.
作者:张秋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对肺部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肺内肿块患者78例,均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确诊结核球23例,炎性假瘤组8例,硬化性血管瘤组4例,恶性肿块组43例.恶性肿块组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对于区分肿瘤的良恶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全新;王庆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1+1+1组合签约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65岁老年人180例,平分两组.试验组给予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服务,对照组未接受此服务.比较2016及2017年的健康体检信息.结果:2016年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试验组各项异常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除3项外,其余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服务效果良好.
作者:陈德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魏哲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参芪通脉饮对使用预混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136例使用预混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70例和空白组66例.试验组给予参芪通脉饮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空白组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结果:试验组第7天、第15天MAGE小于空白组(P<0.05).结论:参芪通脉饮可有效减少使用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
作者:冶岱蔚;刘美;杨涛;糟玉琴;于陈晨;陈艳凤;张颖;王欣;卞保平;杜樱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对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164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8%;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秀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痴呆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单一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和MMSE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宏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措施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择ICU护士28名,选取同期ICU重症患者70例,评估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结果:职称越高、学历越高,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评分越优(P<0.05).结论: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越强,因此在提升护理质量时需正视该种差异,通过针对性护理培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汪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7 d,观察组格斯拉哥昏迷评分、中线结构位移、脑梗死灶范围均较对照组改善;观察组脑血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14 d后,观察组指标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和中度残疾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家伟;刘旭;廖洪民;郑涛;王勇;黄建军;张靖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