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建设探析

李佳宁

关键词:医院, 药房, 规范化管理
摘要:目的:基层医院药房是集药品管理、药品技术、药品经营三位一体的一种医院综合性科室,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实践经验,在加强药剂人员,药房制度,药品,药房信息化管理的同时,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来促进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建设,保证为临床提供质量可靠、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的药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以及甲状腺激素干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以及甲状腺激素干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甲状腺激素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自发性流产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实行甲状腺激素的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并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邓凯萍;杨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血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武文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透刺电针加TDP治疗效果观察22例

    目的:探讨透刺电针加 TDP 在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治周围性神经麻痹患者 4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透刺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加TDP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神经性麻痹的临床治疗中,透刺电针加TDP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葛晓航;孟凡达;刘乐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CT和CRP检测在AP诊治中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第2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行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测定.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01),且PCT及CRP具有相关性.结论: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可为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且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作者:李大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对一带教模式在本科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对一带教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习的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已有三届本科生完成或即将完成临床实习,期间我科积累了临床带教经验,探索尝试并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即带教老师和护生之间的一对一带教.结果:开设优质护理服务的示范病房,在实施一对一带教模式后,经过三届学生的检验,效果满意.结论: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后,使护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临床护理,增强护生的动手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使护生树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作者: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11105例

    目的:探索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方法:收治行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1 105例,术前、术中及术后行护理观察,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少,无吸宫不全、漏吸、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安全性高,无痛苦.结论:开展超导可视无痛人流,定位准确、安全、无痛苦,使患者及家属比较满意.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分析80例

    目的:研究类百日咳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以有效缩短病程,避免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方法:收治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80例,其中40例为单纯西医治疗,另40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其临床治疗经过、辅助检查结果、病程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痉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西医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类百日咳综合症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西医的疗效.

    作者:刘玉慧;陈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与糖脂代谢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筛选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34例,按颈围大小分为颈围正常组和颈围异常组,分析颈围与上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颈围异常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颈围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颈围正常组(P<0.05);颈围与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颈围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与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呈明显相关性,颈围可作为临床预测、监控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指标.

    作者:余根秀;刘建宇;魏星临;胡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截骨手术治疗40例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单节段颈椎弓根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40例,对其进行截骨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在手术部位出现了积液裂开现象的仅有1例,剩下的患者切开均愈合.患者中腹部出现皮肤性水泡2例,对其食用硫酸镁治疗得到有效的恢复.对40例患者术后 2~6 年的调查,平均调查时间 3 年,40 例患者骨性均达到融合,手术后能够进行适度行走,作息正常.结论:单节段颈椎弓根腰椎截骨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毛继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用血评价对临床输血管理的促进作用

    目的:通过开展临床用血评价以监管医院临床输血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促进临床输血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方法:统计 3 年输血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结果:申请单输血目的审核的不合格率由原来的 62%下降低至19%;患者信息审核的不合格率由原来的34%下降至6%;临床合理用血评估的不合格率由原来54%下降至7%;实验室指标不合格率由原来的21%下降至2%;医师分级管理审核由原来的20%下降至7%.输血同意书填写不合格率由原来的 12%下降至 4%;输血记录单不合格率由原来 16%下降至 4%;输血不良反应回报不合格率由原来的 20%下降至5%;输血后疗效评价不合格率由原来的94%下降至3%.结论:临床用血评价的开展,促进了我院临床输血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临床输血风险大幅度降低.

    作者:薛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寻求提高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收治心血管内科治疗后出院心衰患者106例,强化健康宣教,以提高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强化宣教后,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及临床用药有正确的认知,降低心衰患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金永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解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哮喘患儿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咳嗽缓解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王保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与分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方法:选取自愿接受试验者 90 例,血型相同,对比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血液细胞质量检测的影响程度,并探讨有效的控制方法.结果:将正确比例与不正确比例的抗凝剂混合的血液样本中的各指数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血液样本放置于相同室温,于不同时间对比血液样本中各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血液样本置入不同室温中、比较分析温度对于血液样本中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质量检验中,其影响因素较繁多也较复杂,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要控制好每一个细节,从而控制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

    作者:杨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骨外科护理要点的体会

    对骨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整体护理,本文总结了8个护理要点,指出加强护理要点可增强护患关系、提高疗效.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4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入室后吸入8%的七氟醚,入睡后行骶管阻滞.对照组患儿入室后静脉注射氯胺酮,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追加药物>2 次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用药后在 T1~T6 各时间点 SBP、DBP、HR 比对照组更平稳(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术后苏醒较氯胺酮全麻快、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刘英;王中胜;魏开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手术前后的护理.

    作者:王瑞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AFP、CEA、CA125、CA199联检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AFP、CEA、CA125、CA199联检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同期住院的良性肝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60例,晨起空腹采取肘静脉血3 mL,分离出血清,待检.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组与良性肝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验提高了诊断敏感度,但是特异性有所下降(P<0.05).结论:血清AFP、CEA、CA125、CA199联检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香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法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100 例,总结其营养支持方法、护理干预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与全面的护理干预后, 84.0%的患者临床治愈,死亡率4.0%,未愈率5.0%;96例存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7%,护理人员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营养支持4周后,患者的TLC和ALB明显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积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与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机体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楚爱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病因分析与防治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收治骨科术后谵妄老年患者37例,给予术中监测、术后针对性治疗及抗精神病药物.结果:痊愈24例,显著进步8例,好转5例.结论:应急、药物、年龄等被认为是谵妄的危险因素,针对性治疗及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降低谵妄的发生率及提高治愈率.

    作者:姜文涛;梅伟;王庆德;郭润栋;王春萍;王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DWI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DWI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宫颈癌患者97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76例以及宫颈健康手术者98例,对其展开磁共振DWI成像,而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宫颈DWI上表现为高-低-稍高信号,宫颈腺体、纤维间质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的DWI表现高信号,ADC值较正常宫颈明显降低(P<0.05);放疗后宫颈癌ADC值较初诊宫颈癌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经磁共振DWI成像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放疗后的预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焕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