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谭晓燕

关键词:脑梗死, 护理, 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和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8例,给予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脑血栓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较好(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经过有效护理疗效较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中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5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后(P<0.05).干预组干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是康复训练提高疗效的必然选择.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60例急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 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系统性护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后采取系统护理比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作者:张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在有效护理干预后,病亡率4%,治愈率96%.结论:呼吸重症监护室内必须严格控制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无创序惯性机械通气及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是降低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马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红河州麻风病疫情分析(1930-2014年)

    目的:了解红河州麻风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麻风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红河州1930-2014年的麻风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30-2014年发现麻风病例3 889例,治愈3 670例,死亡、外迁、失访105例,目前还有现症病例114例.结论:本州属于麻风病的高流行区,加强全州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加大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加强对皮肤科医生及乡村医生的培训,对早期发现患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患者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卢洁;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痛、心电图轻度异常、晕厥1例的临床诊治

    目的:2014年,本科收治1例存在胸痛、心电图轻度异常和晕厥的患者,入院后考虑诊断:①心源性晕厥;②急性冠脉综合征.本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过程,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姜国田;王娟;史俊康;孙林;张辛霞;何胜虎;陈述;纪军;李晓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ICU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综述近年来在NICU护理安全隐患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NICU护理安全隐患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面的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在NICU护理工作的开展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包括多种,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NICU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结论:NICU收治患者病情危重,进展快,在临床护理中容易产生各种护理安全隐患事件.针对产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以降低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提高NICU整体护理水平与质量.

    作者:高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显著疗效,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高伟娜;韩凯云;张同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水平、BN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能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症状,疗效较好.

    作者:杨秋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球蛋白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A组(30例)、Child-PughB组(28例)和Child-PughC组(29例),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检测IgG、IgA、IgM表达水平.结果:各级肝硬化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B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A级(P<0.05),Child-Pugh C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B级(P<0.05);IgG、IgA、Ig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1=0.673,r2=0.712,r3=0.695,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表达水平随Child-Pugh分级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4 h尿量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入院24 h尿量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脓毒性休克患儿31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监测入院后24 h尿量及各脏器功能.结果:死亡组入院24 h尿量均值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入院24 h尿量越低,病死率逐渐升高(P=0.006).入院24 h尿量可作为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入院24 h尿量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不良和疾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赵毅斌;刘芸;林丽梅;高瑾;奚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得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久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发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其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患者68例,总结分析处理对策及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转送入院.结论:在急救现场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救护、熟练规范的急救技术以及运送途中恰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高永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邹瑾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介绍

    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诊断及针灸治疗进行阐述,并分析1例典型病例,从而对邹瑾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进行介绍.

    作者:梁玉萍;邹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Wagner0期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对Wagner0期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Wagner0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1天和2个疗程后的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中医证候积分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进行分析,评估疗效.结果:电针结合穴注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另外两组.结论:电针配合穴注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组及穴位注射组.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溶液对高钾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血钾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高钾血症患者89例,采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心率恢复,血钾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是抢救高血钾症患者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收治单纯性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支病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性冠心病比较,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无痛性心肌梗死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较高,其冠脉病变较严重.

    作者:魏则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湿疹皮炎皮损菌群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湿疹皮炎患者的皮肤菌群.方法:检测湿疹皮炎患者40例皮损部位、非皮损部位标本及健康体检者40例的菌种.结果: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的菌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皮损部位和对照组(P<0.05).急性渗出皮损的菌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斑块皮损(P<0.05).皮损部位检出较多的为马拉色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病原菌感染与疾病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叶云;廉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320例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方面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吸烟史及冷空气刺激均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按照中医证型进行分类,冷哮证构成比高(57.19%),其次为热哮证26.88%、风痰哮证9.69%,寒包热哮证6.25%(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吸烟史以及冷空气刺激.中医证型方面,以冷哮为主,其次为热哮、风痰哮,寒包热哮证少.

    作者:杨景福;田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员参与式护理质控模式在临床护理质控中的应用与启示

    全员参与式的护理质控是实现高质量护理的一种手段,涵盖了过程和结果质控.本文将从全员参与式的护理质控模式的背景、概念、组织构架、实施程序及结果进行了阐述,供护理管理者参考.

    作者:金力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