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田;王娟;史俊康;孙林;张辛霞;何胜虎;陈述;纪军;李晓彤
研究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通过文献复习的形式来研究和分析出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具体用药时机、患者用药适应性、实际用药疗程、具体疗效以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等.对于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的轻、中型患者,其疗效并不理想,而采用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患者重型活动期,同时本身属于暴发型的典型患者;在进行给药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及范围来直接选择相应的、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嘌呤类似物本身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所依赖的UC病例,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维持激素疗效,缓解用药疗效不明显的轻、中度炎症、瘘管性病变,还有激素依赖性CD病例等.
作者:奎映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痛合并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糖尿痛合并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支动脉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明显好转(P<).05),治疗组各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3%(P<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显著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流阻力,改善脑部血运和缺血状况,加速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董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得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久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用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实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认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姜淑玲;高贞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病患者89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DBP和SBP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复发率显者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值,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作者:张宝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采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的必要性.方法:对7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主要为服药错误、自残以及自杀、外出,总发生率58.9%(46/78).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主要为服药错误、操作差错以及管道脱离等,总发生率41.1%(32/78).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综合科(P< 0.05).SHEL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临床环境、护理人员工作场所以及事件相关人员问题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采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可以清晰查找到问题根源,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从而降低精神科以及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红;王艳华;张艳婷;苏亚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各60例,选择健康人6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法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结果:研究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P<0.05);研究1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应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稽留流产患者1 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再次清宫率、粘连发生率、不全流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显著,粘连发生少,成功率高,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用来治疗疑难杂症的重要武器.医院中的中药饮片的质量往往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效果.中药饮片在保存的过程中,对外部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中药在配伍过程后能够发挥好的功效,医院中的中药房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质量管控工作.
作者:何玉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医护配合急救培训方法对12名透析室护士进行急救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进行考核,比较考核结果.结果:培训前后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考核差异明显;医护配合模拟抢救心搏骤停患者,整个过程所用时间明显缩短;调查显示,所有受训护士认为培训增强了急救技能,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结论: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效果良好,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质量.
作者:刘晔;赵茹;杨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经验.方法: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30例,均给予血常规、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MP-IgM)、胸部X线或CT检查.均给予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静脉滴注.结果:治愈率93.1%,显效率6.9%,总有效率100.0%,患者退热时间1~3d,平均(1.7±0.9)d,咳嗽消失时间4~7d,平均(5.6±1.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 10d,平均(7.6±2.2)d.结论:MP-IgM和X线是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药物,疗效显著.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微创与开放方案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有效性指标、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性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罗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及保健方法.方法:收治中年妇科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保健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38例患者中,妇科炎症78例(56.52%),月经不调29例(21 01%),盆腔脱垂18例(13.04%),妇科肿瘤13例(9.43%),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89例(64.49%).观察组总有效率92.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6%(P< 0.05).结论: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具有多样化,常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根据患者的保健需求而采取保健措施,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常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范维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及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巴哈尔古丽·力提甫;照日格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接受与不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HCC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45例,随机分为放疗组11例和非放疗组3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放疗组生存情况与肝内肿瘤位置有关,非放疗组与之无关;放疗组随访期生存率27.3%(3/11),中位生存期7.2个月,非放疗组随访期生存率11.8%(4/34),中位生存期4 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延长HCC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尤其是病灶为单发的癌栓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苟代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入院24 h尿量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脓毒性休克患儿31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监测入院后24 h尿量及各脏器功能.结果:死亡组入院24 h尿量均值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入院24 h尿量越低,病死率逐渐升高(P=0.006).入院24 h尿量可作为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入院24 h尿量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不良和疾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赵毅斌;刘芸;林丽梅;高瑾;奚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报告以癫痫为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乳酸酸中毒1例,提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需给予充分补液及胰岛素治疗.
作者:赵谷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儿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腹症患儿76例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经超声诊断,肠套叠11例,急性阑尾炎13例,肠梗阻1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7例,急性胰腺炎2例,输尿管结石8例,腹股沟斜疝15例,胆道蛔虫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例.结论:超声诊断对儿科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惠;饶正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贵阳市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原学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HFMD患儿616例,检测病毒,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x2=43.68,P<0.05).男性CoxAl6检出率高于女性(x2=17.42,P< 0.05).结论:本地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非EV71、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唐忠琴;吴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宫腔镜电切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妊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产生的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韩培印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