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张小强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吻合器保肛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直肠癌不仅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石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各60例,选择健康人6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法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结果:研究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P<0.05);研究1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应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护理的意义.方法:收治妇科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身体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不仅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
作者:张聪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加强卫生保健对大学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方法:将80例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采用强化卫生保健的形式,观察组则强化卫生保健措施,对两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传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学生强化卫生保健形式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唐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研究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通过文献复习的形式来研究和分析出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具体用药时机、患者用药适应性、实际用药疗程、具体疗效以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等.对于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的轻、中型患者,其疗效并不理想,而采用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患者重型活动期,同时本身属于暴发型的典型患者;在进行给药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及范围来直接选择相应的、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嘌呤类似物本身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所依赖的UC病例,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维持激素疗效,缓解用药疗效不明显的轻、中度炎症、瘘管性病变,还有激素依赖性CD病例等.
作者:奎映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雾化吸入组和临床治疗组,各43例.临床治疗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雾化吸入组与临床治疗组血氧张力、PO2及PCO2均有改善,且雾化吸入组PO2、PCO2改善程度优于临床治疗组(P<0.05).雾化吸入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临床治疗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卢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7例,术前给予醒脑静及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待病情稳定后,实施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术后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基本恢复日常生活31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并可自理28例,生活不能处理但神志清楚17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7例,生存率82.5%(80/97),病死率17.5%(17/97).结论:中西医结合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雷明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6岁)在狂犬病暴露后及处置过程中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收治犬伤患儿2 068例,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暴露后处理及针对性护理.结果:经过正确处理,对2 068例犬伤儿童进行跟踪随访,至今无狂犬病发生.结论:实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及时正确的暴露后预防处置,提高了狂犬病免疫成功率.
作者:黄鹏君;曹进梅;零月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双侧桡动脉逆向导丝技术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可行性.方法:收治CTO患者39例,对其利用经双侧桡动脉逆向导丝技术予以PCI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87.18%,不良事件概率10.26%,复发率2.56%.结论:在开通CTO中,经双侧桡动脉逆向导丝技术具有可行性,其安全性与疗效较好.
作者:隋立有;周丽艳;曹刚;陈雪静;杨静玉;候峰;刘晓明;梁大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浸泡及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高锰酸钾浸泡后胰岛素混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8%(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36.72±5.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4.82±7.36)d(P< 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罗辑;邓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方法:收治内镜检查疑似CAG患者100例,均行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检查并得到证实,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70例,诊断符合率70%.内镜下呈现胃黏膜变薄和白相、胃黏膜粗糙两种征象的受检者所占比率与该征象下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所占比率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下呈现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征象患者所占比率与此征象下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所占比率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的表现以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为主,与病理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马艺宁;宋福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病患者89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DBP和SBP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复发率显者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值,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作者:张宝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外科治疗的佳时机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方法:收治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早期手术组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延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延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治疗是佳干预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早期手术及合理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于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水平、BN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能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症状,疗效较好.
作者:杨秋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2例,应用R现代技术对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总结患者染色体核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染色异常27例(43.55%),M3型缓解率明显高于非M3型(P< 0.05);M3型死亡率明显低于非M3型(P<0.05);CAG治疗方案中,中等组缓解率显著高于良好组、差组(P<0.05);TA治疗方案中,优良组缓解率明显高于中等组、差组(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的核型对后期治疗与病情发展情况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原发老年白血病的治疗而言,CAG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仕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其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患者68例,总结分析处理对策及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转送入院.结论:在急救现场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救护、熟练规范的急救技术以及运送途中恰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高永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A组(30例)、Child-PughB组(28例)和Child-PughC组(29例),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检测IgG、IgA、IgM表达水平.结果:各级肝硬化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B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A级(P<0.05),Child-Pugh C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B级(P<0.05);IgG、IgA、Ig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1=0.673,r2=0.712,r3=0.695,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表达水平随Child-Pugh分级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伤口分泌物分离聚团多源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聚团多源菌的耐药状况.结果:68株聚团多源菌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0,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4%.2010年聚团多源菌检出率4.41%,上升至2014年的40.11%.结论: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聚团多源菌耐药率日趋增高,临床应根据其耐药性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株的传播.
作者:杨赛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血钾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高钾血症患者89例,采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心率恢复,血钾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是抢救高血钾症患者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 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