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的临床分析

张聪兵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妇科护理,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护理的意义.方法:收治妇科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身体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不仅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中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5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后(P<0.05).干预组干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是康复训练提高疗效的必然选择.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雾化吸入组和临床治疗组,各43例.临床治疗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雾化吸入组与临床治疗组血氧张力、PO2及PCO2均有改善,且雾化吸入组PO2、PCO2改善程度优于临床治疗组(P<0.05).雾化吸入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临床治疗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卢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显著疗效,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高伟娜;韩凯云;张同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用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用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实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认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姜淑玲;高贞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180例的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MRI影像学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结果:单发120例,多发60例.瘤体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瘤体直径1.2~10.5 cm.黏膜下型15例,浆膜下型43例,壁间型62例.MRI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结论: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是子宫肌瘤MRI影像学的主要特征.

    作者:肖贵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幼儿蛲虫感染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幼儿蛲虫感染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266例幼儿蛲虫感染情况.结果:32例(12%)幼儿出现蛲虫感染,经治疗后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农村和城市幼儿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日常习惯与蛲虫感染有密切联系(P<0.05).结论:蛲虫感染与幼儿日常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

    作者:姚宜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的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给予坦索罗辛0.2 mg,1次/d;组Ⅱ给予坦索罗辛0.4 mg,1次/d;观察随访2周.结果:组Ⅰ和组Ⅱ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57%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Ⅰ和组Ⅱ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7.2±2.6)d和(5.5±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因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治疗,分别为11例(37%)和4例(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坦索罗辛能有效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缩短排石时间,并减少排石过程中肾绞痛的发生;在缩短结石排出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上,用坦索罗辛0.4 mg/d明显优于用坦索罗辛0.2 mg/d.

    作者:马志远;秦克松;李金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邹瑾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介绍

    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诊断及针灸治疗进行阐述,并分析1例典型病例,从而对邹瑾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进行介绍.

    作者:梁玉萍;邹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于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诱发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情况,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条数低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大的关联性,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动脉狭窄,因而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刘彦书;韩丽;秦文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爆发性1型糖尿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教训

    目的:本文对1例爆发性1型糖尿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对误诊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以总结经验教训.

    作者:雷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伤口分泌物分离聚团多源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伤口分泌物分离聚团多源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聚团多源菌的耐药状况.结果:68株聚团多源菌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0,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4%.2010年聚团多源菌检出率4.41%,上升至2014年的40.11%.结论: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聚团多源菌耐药率日趋增高,临床应根据其耐药性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株的传播.

    作者:杨赛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病原学检测,均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39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69.64%,16例病情明显好转,好转率28.57%,1例治疗无效,无效率1.79%.结论:加强对患儿的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能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元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各60例,选择健康人6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法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结果:研究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P<0.05);研究1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应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植入性胎盘患者86例,36例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再行剖宫产术,为介入组,50例行常规剖宫产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介入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24 h失血总量、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应用于植入性胎盘患者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和输血量,为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赢得时间;但并没有降低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

    作者:黄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鼾症患者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鼾症患者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四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鼾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毛延;袁薇;夏美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疑诊为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腹部B超诊断,观察组给予阴道B超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结果:对照组诊断确诊率86.7%,观察组诊断确诊率96.7%.结论: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更加快速、准确,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BEF通过P38MAPK-HSP27通路调控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研究

    目的:探讨前β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在体外循环(CPB)术后对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调节机制.方法:对照组建立CPB后不给予CPB转流,A组给予慢病毒AD-PBEFshRNA转染,再建立CPB,不行CPB转流,B组建立CPB后给予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给予慢病毒AD-PBEFshRNA转染后,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检测各组肺组织PBEF表达、磷酸化P38MAPK和磷酸化HSP27表达.结果:A、B、C组在2h、4h时PBEF、P38MAPK、HSP27的表达均分别明显高于0h(P<0.01).在2h、4h,A、B、C组PBEF、P38MAPK、HSP2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B组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EF通过P38MAPK-HSP27通路增加CPB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

    作者:杨威;张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4 h尿量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入院24 h尿量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脓毒性休克患儿31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监测入院后24 h尿量及各脏器功能.结果:死亡组入院24 h尿量均值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入院24 h尿量越低,病死率逐渐升高(P=0.006).入院24 h尿量可作为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入院24 h尿量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不良和疾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赵毅斌;刘芸;林丽梅;高瑾;奚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方法:收治内镜检查疑似CAG患者100例,均行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检查并得到证实,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70例,诊断符合率70%.内镜下呈现胃黏膜变薄和白相、胃黏膜粗糙两种征象的受检者所占比率与该征象下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所占比率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下呈现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征象患者所占比率与此征象下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所占比率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的表现以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为主,与病理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马艺宁;宋福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外伤患者90例,按照输血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钾、血糖.结果:两组术前、术后、术后12 h血 钾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术前、术后以及术后12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血糖,与大量输血无关.

    作者:周恩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