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蛲虫感染与影响因素分析

姚宜蓉

关键词:幼儿, 蛲虫感染, 影响因素,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幼儿蛲虫感染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266例幼儿蛲虫感染情况.结果:32例(12%)幼儿出现蛲虫感染,经治疗后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农村和城市幼儿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日常习惯与蛲虫感染有密切联系(P<0.05).结论:蛲虫感染与幼儿日常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2例,应用R现代技术对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总结患者染色体核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染色异常27例(43.55%),M3型缓解率明显高于非M3型(P< 0.05);M3型死亡率明显低于非M3型(P<0.05);CAG治疗方案中,中等组缓解率显著高于良好组、差组(P<0.05);TA治疗方案中,优良组缓解率明显高于中等组、差组(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的核型对后期治疗与病情发展情况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原发老年白血病的治疗而言,CAG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仕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PCI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PCI术治疗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D、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冠心病经PCI术治疗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永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75例,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后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74例1次套扎成功,定期回访发现,3例有并发症.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安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幼儿蛲虫感染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幼儿蛲虫感染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266例幼儿蛲虫感染情况.结果:32例(12%)幼儿出现蛲虫感染,经治疗后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农村和城市幼儿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日常习惯与蛲虫感染有密切联系(P<0.05).结论:蛲虫感染与幼儿日常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

    作者:姚宜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严重多发伤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救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7例,手术治疗71例.治愈率78.2%,死亡率21.8%.结论:严重多发伤需要及早诊治,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姚明欣;曹云军;姚远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中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5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后(P<0.05).干预组干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是康复训练提高疗效的必然选择.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贵阳市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贵阳市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原学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HFMD患儿616例,检测病毒,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x2=43.68,P<0.05).男性CoxAl6检出率高于女性(x2=17.42,P< 0.05).结论:本地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非EV71、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唐忠琴;吴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员参与式护理质控模式在临床护理质控中的应用与启示

    全员参与式的护理质控是实现高质量护理的一种手段,涵盖了过程和结果质控.本文将从全员参与式的护理质控模式的背景、概念、组织构架、实施程序及结果进行了阐述,供护理管理者参考.

    作者:金力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终止妊娠的时机与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终止妊娠的时机与分娩方式的临床影响.方法:收治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67例,对孕产妇进行不同时机以及不同的分娩方式的终止妊娠,同时对母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33周之前分娩与33~36周分娩、超过了36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窒息相较于经阴道分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应该尽可能选择34周之后终止妊娠,剖宫产为首选的分娩方式.

    作者:任琼;贾子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痛、心电图轻度异常、晕厥1例的临床诊治

    目的:2014年,本科收治1例存在胸痛、心电图轻度异常和晕厥的患者,入院后考虑诊断:①心源性晕厥;②急性冠脉综合征.本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过程,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姜国田;王娟;史俊康;孙林;张辛霞;何胜虎;陈述;纪军;李晓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浆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徐金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GF-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I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IGF-1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IGF-1阳性标本与阴性标本中MVD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标本与VEGF阴性标本中MVD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肺癌的分期、转移和分化相关.IGF-1的高表达与肺癌的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郑勇;周鹏云;崔亮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球蛋白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A组(30例)、Child-PughB组(28例)和Child-PughC组(29例),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检测IgG、IgA、IgM表达水平.结果:各级肝硬化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B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A级(P<0.05),Child-Pugh C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B级(P<0.05);IgG、IgA、Ig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1=0.673,r2=0.712,r3=0.695,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表达水平随Child-Pugh分级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病原学检测,均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39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69.64%,16例病情明显好转,好转率28.57%,1例治疗无效,无效率1.79%.结论:加强对患儿的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能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元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超声激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48 h、10d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三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用来治疗疑难杂症的重要武器.医院中的中药饮片的质量往往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效果.中药饮片在保存的过程中,对外部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中药在配伍过程后能够发挥好的功效,医院中的中药房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质量管控工作.

    作者:何玉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BEF通过P38MAPK-HSP27通路调控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研究

    目的:探讨前β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在体外循环(CPB)术后对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调节机制.方法:对照组建立CPB后不给予CPB转流,A组给予慢病毒AD-PBEFshRNA转染,再建立CPB,不行CPB转流,B组建立CPB后给予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给予慢病毒AD-PBEFshRNA转染后,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检测各组肺组织PBEF表达、磷酸化P38MAPK和磷酸化HSP27表达.结果:A、B、C组在2h、4h时PBEF、P38MAPK、HSP27的表达均分别明显高于0h(P<0.01).在2h、4h,A、B、C组PBEF、P38MAPK、HSP2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B组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EF通过P38MAPK-HSP27通路增加CPB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

    作者:杨威;张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得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久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基因型的检测意义及与HBeAg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基因型检测结果,基因型与HBeAg阳性或阴性的相关性.方法:收治HBV-DNA阳性患者285例,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并同时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B基因型150例(52.6%),C基因型114例(40%),BC基因型3例(1%),非BCD基因型18例(6.4%).B基因型中HBeAg阳性102例(68%),HBeAg阴性48例(32%).C基因型中HBeAg阳性72例(63%),HBeAg阴性42例(37%).结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以B、C基因型为主,符合地区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乙肝基因型与HBeAg阳性或阴性无相关性,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林厚雄;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红河州麻风病疫情分析(1930-2014年)

    目的:了解红河州麻风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麻风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红河州1930-2014年的麻风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30-2014年发现麻风病例3 889例,治愈3 670例,死亡、外迁、失访105例,目前还有现症病例114例.结论:本州属于麻风病的高流行区,加强全州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加大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加强对皮肤科医生及乡村医生的培训,对早期发现患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患者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卢洁;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