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祺;梁兰平;刘双云;张昀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在全球广泛流行并导致严重危害的人类病原体,是由非人灵长类动物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跨种传播给人类并进化而来的.本文介绍了SIV跨种传播进化为多种HIV毒株的科学发现及跨种传播病毒在新型宿主中的适应性进化,分析了这些发现的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
作者:李敬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分泌蛋白Efb(extracellular fibrinogen-binding protein,细胞外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其功能性抗体,以探讨Efb蛋白在金葡菌感染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菌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efb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Ef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诱导表达,通过Ni柱亲和纯化获得Efb;通过补体激活试验及竞争ELISA的方法检测Efb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免疫动物制备抗体.结果: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Efb蛋白,重组蛋白能够有效抑制CH50以及AH50,并且制备了Efb的功能性多克隆抗体.结论:Efb蛋白能够抑制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及替代途径,其特异性抗体能够阻断对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鑫;高亚萍;董洁;刘玉;吴娜;邵宁生;杨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7岁,发现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28 d,于2008年2月22日入唐都医院胸外科.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颈胸段可见一大小约5.3 cm×4.2 cm 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见肿块明显强化,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迂曲血管影,主动脉弓周围可见多发迂曲小血管影,行血管三维成像见肿块推挤左侧甲状腺下级、左锁骨下静脉入头臂静脉处、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可见左锁骨下动脉发出细小分支进入肿块内,肿块内见迂曲血管网,临床诊断为左前上纵隔肿瘤.
作者:马群风;王小平;黄立军;李文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克隆A549 细胞NKG2D配体MICA/B的启动子,分析其活性,并研究5-Fu对MICA/B启动子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PCR方法扩增人MICA/B的启动子及其5个截短体基因,用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并测定不同浓度5-Fu处理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克隆了人MICA启动子(-455/+4)、MICB启动子(-470/+40)及其5个截短体基因,MICA的相对活性分别为:3.61,2.26,1.63,0.313,0.711,0.663;MICB的相对活性分别为:17.49,10.11,7.398,0.822,0.997,0.49.用20,40,80,160,320 μg/ml的5-Fu处理A549细胞8 h后,MICA启动子活性分别是未处理的1.69,1.48,1.62,1.55,1.78倍, MICB启动子活性分别是未处理的1.44,1.87,1.38,1.19,1.25倍.表明不同浓度5-Fu处理A549细胞后MICA/B启动子相对活性上升.
作者:罗丹;赵敬湘;魏广智;张妍;王字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利比里亚民众和在利比里亚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官兵来说,传染病是他们面对的首要威胁.利比里亚的主要传染病有疟疾、艾滋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性传播疾病、血吸虫病、盘尾丝虫病、结核病、霍乱、百日咳、肝炎、脑膜炎、伤寒、拉沙热和黄热病等.深入了解利比里亚任务区传染病的种类和流行概况,对赴利比里亚维和期间的疾病诊断和防疫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利比里亚任务区的传染病概况,结合我们在赴利比里亚维和期间的防疫工作经验,建议各维和分队从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防疫工作:(1)采取综合性媒介生物控制措施进行虫媒与动物媒介传染病预防;(2)重视用水安全,做好水质消毒和水质安全检测;(3)有针对性地装备各种传染病的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和抗血清;(4)加强营区和个人卫生管理,做好卫生安全常识教育,提高疾病预防意识;(5)严格日常生活管理.以上传染病概况和防疫工作建议对赴其他非洲国家的维和分队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宋立华;许亚辉;何君;朱虹;端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病例资料患者为男性,26岁,主因咀嚼无力7个月,乏力伴肌肉萎缩5个月入院.7个月前出现咀嚼困难,进行性加重,伴言语不清、抬头困难、双上肢乏力,右侧面颈肌萎缩.4个月前在某院新斯的明试验阴性,肌电图见右三角肌肌源性损害,右眼眼轮匝肌、鼻旁肌、斜方肌重复电刺激低频衰减.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予溴吡斯的明和激素治疗.2个月前只能进流食,抬头困难,双上肢不能提重物、洗头洗脸困难,易疲劳,休息后无缓解.后渐活动后气短,面肩肌明显萎缩.
作者:陈娟;陈兵;魏东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ortic aneurysm,DAA),属严重心血管急症,起病急,漏(误)诊率、病死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DAA患者45例,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郝婧;李冰;邢攸红;刘春雪;杨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两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JB25、JB26)与3种已上市药物齐多夫定(AZT)、依非韦仑(EFV)、沙奎那韦(SQV)联合应用的体外抗HIV活性.方法:将10个浓度的JB25、JB26分别与AZT、EFV、SQV的7个浓度组成各种浓度的组合,加入384孔细胞培养板,与HIV-1 ⅢB急性感染的MT-2细胞共培养3 d,后利用TZM bl细胞报告基因检测HIV-1的表达,共重复3次.利用MacSynergy Ⅱ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JB25与AZT、EFV、SQV的平均协同/拮抗容量分别是244.45/-5.05, 119.58/-65.93,145.83/-0.32(nmol/L)~2%;JB26与AZT、EFV、SQV的平均协同/拮抗容量分别是398.90/0, 103.62/-0.49, 138.473/-0.27(nmol/L)~2%.结论:两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3种已上市的药物在体外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HIV作用,MacSynergy Ⅱ软件可以全面评价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情况.
作者:庄道民;刘思扬;董如华;白丽;姜标;赵小龙;李敬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剖析Military Medicine的2966条文献记录,宏观把握美军军事医学发展态势.方法: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Ⅱ.结果:美国军事医学与普通医学联系密切,联系对象和重点明确;美军各军事医学研究机构的分工较为明确,任务有一定交叉重叠但不特别明显;美国一些国家级机构和军队机构以及部分专家是美国发展军事医学的坚实基础;军事医学关键文献可被直观展示;美军的军事医学关注焦点主要涉及战时卫勤保障、战后及退役军人的健康维护、口腔卫生保障和军人健康促进.结论: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新颖性、必要性和适用性.
作者:雷二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为女性,45岁,主诉活动后胸闷、心悸、气短,伴间断午后双下肢浮肿半年,外院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包少量积液,考虑心肌炎行心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心肌淀粉样变性,胸椎及腰椎X线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征象,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作者:孙恒;宋志武;尉承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出血是各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重要的临床表现,也是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赵征等~([1])对AL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统计,牙龈出血的发生率占第一位,仅次于皮肤出血或瘀斑.所以,有效控制AL牙龈出血对降低白血病出血的病死率及控制感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林祺;梁兰平;刘双云;张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解决辐射致癌患者的赔偿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用病因概率(probability of causation,PC)来评估癌症和所受电离辐射之间的关联程度,我国也发布了根据PC判断放射性肿瘤的相关国家标准.本文总结了与PC计算相关的辐射致癌超额危险模型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超额危险在不同人群之间的转换方法、与低剂量和低剂量率的依赖关系、其他流行病学危险因子的修正方法以及PC的应用情况.
作者:宁静;袁勇;谢向东;杨国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灵敏、可靠的衍生化LC-MS/MS新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帕拉米韦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前处理包括蛋白沉淀和用盐酸(10 mol/L)-甲醇(10∶90, 体积比)为衍生化试剂的衍生化反应,测定采用LC-MS/MS.通过电喷雾电离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 /z 343→284(帕拉米韦衍生物)和m /z 299→152(内标Ro 64-0802衍生物).色谱分离采用Zorbax RX-C8 柱(2.1 mm × 150 mm, 5 μm),以乙腈-水-甲酸(30∶70∶0.1,体积比, 0.2 ml/min)为流动相.结果: 测定帕拉米韦的线性范围为10~10 000 ng/ml,相关系数r~2为0.9940,定量下限为10 ng/ml,批内和批间RSD%分别在5.0%和7.1%以内,准确度控制在89.9%~106.1%.结论:本方法通过衍生化反应,使帕拉米韦保留时间增加,基质抑制降低并使检测灵敏度提高.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帕拉米韦非临床和临床研究中.
作者:李迎;王莉莉;张振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肝再生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众多因子参与其中,但大多数因子,类似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都不具备肝细胞作用的特异性.近年来,本实验室从新生小牛的肝脏中分离得到了能够特异性地促进肝细胞增殖、促进70%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HPPCn.因此,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对肝刺激物(HSS)、肝再生增强因子(ALR)、HPS、HPPCn等具有肝特异性作用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加以综述.
作者:常菁;崔春萍;吴祖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蓖麻毒素是一种从蓖麻子中分离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其含量高,易于纯化.作为蛋白合成抑制剂,它可以通过吸入、食入及静脉注射等方式致人中毒,已被列入<禁止化学和生物武器公约>控制清单1之中.对于这一潜在的生化战剂,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是预防中毒发生和中毒后医学救治的重要手段.理想的蓖麻毒素检测方法应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并可对多种样品进行快速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蓖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郎立伟;王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的一门新兴学科,可从整体水平上探究炭疽芽孢杆菌的致病机制和早期发病的标志物,在炭疽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炭疽芽孢杆菌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任静晓;刘先凯;陈福生;王恒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慢病毒包装、浓缩及感染脐带血CD34~+细胞的条件方法.方法:采用第3代慢病毒系统包装病毒上清,结合超滤和超速离心两种方法对病毒进行浓缩.联合应用体外扩增培养,促进静止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感染过程中促进细胞黏附和固定及重复感染等方法促进病毒感染.结果:CD34~+细胞体外培养48 h,细胞表面CD34标志物表达水平没有明显改变,通过两步法浓缩后,病毒滴度可达5.06×10~7/ml,对脐带血CD34~+细胞的感染效率可达37.7%.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获得滴度为10~7/ml以上的慢病毒上清,实现对脐带血CD34~+细胞的有效感染.
作者:王治东;葛常辉;许望翔;詹轶群;李长燕;曹萌萌;董波;杨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RhD抗原是表达在人类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其在免疫原性和临床上的应用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相应的抗Rh(D)抗体在血型鉴定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抗Rh(D)多克隆抗体来自健康人的血清,由于来源受限和血浆制品的安全问题,人们开始了抗Rh(D)的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国外研制的抗Rh(D)的单克隆抗体已成功用于血型鉴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单克隆或者基因工程抗Rh(D)抗体作为多克隆抗Rh(D)抗体的替代品,在临床上用于预防Rh(D)免疫和新生儿溶血.本文对抗Rh(D)抗体制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金泗虎;宫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LD-A数码医疗纸介质打印系统在磁共振影像学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请3名具有5年以上磁共振阅片经验的医师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纸介质打印片和胶片结果.结果:分析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图像,经统计学处理,诊断结论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这两种方式读片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LD-A数码医疗影像成像系统在磁共振对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上有应用价值.
作者:王巍;王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围绕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一个查新管理系统.方法:以Delphi 7.0、Access 2000和SQL Server 2000为开发平台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结果与结论: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管理系统可实现对查新业务的全面管理,提高查新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为医学科研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
作者:阳沛湘;柏立嘉;吴曙霞;吴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