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管理应用于基层社区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赵蓉

关键词:细节管理, 社区医院, 感染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社区医院实施细节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2014年7-12月收治9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管理,2015年1-6月收治90例患者为观察组并给予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率和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女性冠心病患者42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治女性冠心病患者48例,收治同期48例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女性发病年龄、伴发高血压比例和伴发糖尿病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吸烟史和酗酒史少于男性;女性冠心病前降支病变和左主干发生率高于男性,女性单支病变和回旋支病变发生率低于男性。结论:女性人群发生冠心病与男性有明显不同,基层医院医生应掌握好女性患病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魏则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病案信息化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病案信息化的逐步应用,医院病案管理方法和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医疗管理、质量控制、临床诊疗及医学研究方面阐述电子病案的应用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作者:黄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在慢性腹痛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腹痛患者88例,行GivenM2A胶囊内镜检查。结果:88例患者中,86例患者完成检查,完成率97.72%,其中与溃疡、糜烂、克罗恩病导致的慢性腹痛相关的检出率31.8%,胶囊内镜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慢性腹痛相关的小肠疾病检出率较高、安全性好,但定性诊断能力有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疾病诊断、筛查方法。

    作者:惠萍萍;孟文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雪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劲松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规范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北京劲松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管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观察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水平与控制变化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干预后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怀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叶性肺炎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冬季发病患者78例(39%),主要发病年龄6~10岁。痊愈率52%,好转率46.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58±3.49)d,平均住院治疗花费(4859.28±211.52)元。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症状、体征不明显时要尽快确诊,并给予针对性用药。

    作者:刘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分布现状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分布现状。方法:送各类标本培养7101株,分析资料。结果:医院感染前5位病原微生物分别是肺炎雷克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结论: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使用广谱抗菌药和免疫抑制剂。

    作者:贾惠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治老年脊柱结核患者20例,对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诊断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CT以及X线平片,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脊髓功能受损、脊柱叩击痛以及进行性的腰背疼痛等。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脊柱的局部疼痛症状,使用磁共振诊断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张勇;柯焘;黄世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置管术定位法改良及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定位法改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常规导管定位法与改良导管定位法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导管定位组重复置管例数、导管移位、引流疼痛发生率低于常规导管定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改良导管定位法简便可靠,可降低早期机械故障的发生率。

    作者:蒲涛;杨垒;裘志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中医分析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与治疗

    重度骨质疏松症易导致骨折及全身性的疼痛、活动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中医汤药、针灸等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较好。本文阐述了中医对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腾;李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2%利多卡因,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结果:对照组咳呛发生率98.0%,观察组咳呛发生率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SBP、DBP、SPO2、PET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2 min)SBP、DBP、HR明显升高,观察组 SBP、DBP、HR 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后,观察组 SBP、DBP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安全、有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 SAP 患者80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1例患者死亡,69例病情稳定。存活患者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86.3%。结论:美罗培南治疗老年SAP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刘晓红;王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宫外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围术期指标和护理满意率(98.0%)均优于常规组(82.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减少临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崔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宝石能谱成像对肝脏乏血供转移灶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肝脏乏血供转移灶宝石能谱成像(GSI)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肝脏乏血供转移灶患者12例,共46个转移灶,通过GSI浏览器获得碘基图像、HU衰减曲线和佳对比噪声比(CNR)相对应的单能量图像。比较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140 kVp)质量的差异。结果:肝脏转移灶佳CNR相应单能量水平以68 keV居多。动脉期和门静脉期68 keV图像的质量主观评分、图像噪声和CNR均高于混合能量图像(P<0.05)。动、门静脉期肝脏转移灶的平均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8 keV图像能明显提高乏血供转移灶与正常肝组织的对比。肝脏乏血供转移灶门脉期的碘浓度高于动脉期,HU衰减曲线的斜率也大于动脉期。

    作者:张东雯;周茂义;李丽新;徐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治脓毒症患儿30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WBC计数、D-2聚体、降钙素原、PLT计数、电解质紊乱例数、脓毒性休克例数、器官衰竭个数、1 h 后抗菌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脓毒症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WBC 计数、D-2聚体、降钙素原、PLT计数、电解质紊乱例数、脓毒性休克例数、器官衰竭个数、1 h后抗菌药物治疗方面是儿童脓毒症的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惠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血液检验的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血液学检验中的危险性,认为穿刺针头、刀片伤及自身、皮肤破损、黏膜接触是3种直接传播途径,阐述了血液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检验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等。

    作者:谢育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EA及CA-199水平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10例,检测CEA和CA-199水平,分析其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在复发患者中,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监测结直肠癌术前、术后CEA、CA-199水平,对判断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亚葵;钟琼仙;沈丽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应用于基层社区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基层社区医院实施细节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2014年7-12月收治9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管理,2015年1-6月收治90例患者为观察组并给予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率和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照组给予原本生活方式干预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在干预组,腰围、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个体的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降低高危个体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铁它;何华先;任鸣放;黎春辉;吴雪芳;吴红莉;黄浩;梅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的初步观察及评估

    目的:观察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B超引导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器官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器官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 B 超引导下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安全、可靠。

    作者:苏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