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陈思;许越平;宋春生
成人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等因素有关.本文报告采用Desarda术修补青年男性腹股沟疝48例,均顺利完成修补手术.手术时间45.5~80.2 min,平均50.4 min;术后住院时间3.5~8.0天,平均6.2天.本组病例均术后2h进水,术后6h进半流食,术后24 h进普食.术后24 h内81.3%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48 h内均可下床活动.术后24 h下床活动轻度疼痛者占83.3%,重度疼痛者占6.3%,需应用1~2次镇痛药者占8.3%;术后第11~20天89.6%患者恢复正常工作.术后4周内未发生切口感染、阴囊水肿、缺血性睾丸炎.获随访44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平均28个月,均未见疝复发、局部异物感、慢性疼痛、睾丸萎缩及性交时腹股沟区疼痛.Desarda术修补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费用低,适用于青年男性和有生育要求的腹股沟疝患者.
作者:张鹏;郭江宁;曾奕山;陈国会;李占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法与皮肤点刺法对确定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荨麻疹57例,采用散射比浊法(SIEMENS公司免疫球蛋白E测定试剂盒)检测总IgE量,同时行皮肤点刺法与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法寻找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10项:螨混合、蟑螂、真菌混合、梧桐花粉、榆树花粉、葎草花粉、艾蒿花粉、豚草花粉、猫毛和狗上皮;食入性过敏原10项:小麦、花生、鸡蛋、大豆、牛奶、西红柿、鱼、虾、蟹和坚果混合.观察过敏原分布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确定过敏原的价值.结果:57例中,血清总IgE阳性43例,阳性率75.4%.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法阳性率为80.7%(46/57),显著高于皮肤点刺法的63.2%(36/57)(P<0.05).食入性过敏原中,虾、坚果混合和鸡蛋过敏原检测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小麦、花生、大豆、牛奶、西红柿、鱼、蟹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法阳性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皮肤点刺法(P<0.05,P<0.01).吸入性过敏原中,螨混合、真菌混合和梧桐花粉过敏原检测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蟑螂、榆树花粉、葎草花粉、艾蒿花粉、豚草花粉、动物上皮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法阳性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皮肤点刺法(P<0.05,P<0.01).结论: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鉴定,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法优于皮肤点刺法.
作者:杨励;张亚勤;马娟;张美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准确预测伤员流对预计战时人员和物资需求及制定卫勤计划至关重要,但由于缺乏现代海战伤的数据,导致准确预测未来海上作战的伤员流非常困难.本文介绍了美国军方开发的一种基于过去舰上人员伤亡数据和地面爆炸伤数据,模拟预测海上伤员流的方法,并通过“柯尔”号驱逐舰遇袭伤员案例进行了验证,通过公式可生成预期每例伤员的损伤数量和不同伤部分布的地面爆炸伤的伤员流,与舰载创伤分类概率分布基本一致.验证结果显示,该模拟方法在未来海战舰上伤员流的预测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娟;刘术;刁天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空军某部地勤人员肩关节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方法:对空军某部地勤人员1386例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统计肩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伤情种类和发生课目,比较受伤组和正常组的基本情况、参训时心理状态、肩部存在症状、防护性措施应用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肩关节损伤发生率为21.6%;伤情种类以软组织损伤为主(68.1%);发生课目前3位分别是飞机维修(33.7%)、炮弹填装(20.5%)和匍匐前进(14.6%);受伤组和正常组在体质指数、学历情况、参训时训练强度、动作要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肩部存在症状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空军地勤人员肩关节损伤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合理科学施训、加强防护、正确引导,以降低肩关节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潘昭勋;杜德凯;管清丽;杨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感染控制的有效实施对于野外卫勤保障十分重要,而大多数军队中小医院仅依靠常规配发的装备,抵御外界污染能力较弱,加之长期以来野外卫勤保障时对感染控制工作重视不够或方法不多,使感染控制成了短板和弱项.为克服硬件劣势,采取优化帐篷搭建方式,适当增补装备可有效控制篷室内空气中细菌菌落数;规范人员着装及诊疗程序,设置不同伤情处理流程,规范帐篷功能设置,改善洗手及设备、耗材消毒条件,可有效提高卫勤区域及人员的感染控制效能;在平时教育及卫勤演练中,将感染控制措施纳入卫勤考核中,形成专门的考核指标,可提高卫勤人员对感染控制的管理及掌握能力.本文归纳了我院执行野外卫勤保障时遇到的感染控制难点,以及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作者:付青梅;张永春;张永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高温环境军事作业容易导致中暑等各种热损伤的发生,可能严重影响官兵健康和军事作业能力,削弱部队战斗力.因此,建立与部队常驻热区及快速机动进驻热区执行军事任务相适应的热损伤卫生防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吸收既往热带军事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热损伤卫生保障体系按照军事作训的时间顺序进行合理分解,以不同时间阶段的工作重心明确体系内不同成员或机构的具体职责,提出了“3×3网格化”热损伤卫生防护体系的建设构想.这种权责明晰的防护体系有利于实现“保障有力”的要求.该热损伤卫生体系尚需在部队推广试行和改进,以期提高部队在热环境中的军事作业能力.
作者:罗雪;何根林;杨学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脐带脱垂患者的完整救治过程,总结归纳了脐带脱垂快速诊断、及时处置与有效预防的相关临床经验.认为通过提前筛查,对容易发生脐带脱垂的产妇密切观察及监控,并在产程中采用正确的措施施救,能够有效避免重大产科疾病的发生.
作者:任丽娟;周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以食欲缺乏、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等5种类型.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指甲型肝炎和其他型肝炎的急性发作,以肝脏急性损害为主,常见症状有黄疸、胁痛、腹胀等.急性病毒性肝炎属于中医学的“黄疸”“胁痛”“肝着”“肝瘟”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从外邪来说,是以湿热或疫毒之邪为主;从内因来说,主要为肝胆脾胃功能失调,湿热侵袭,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熏蒸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其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胃,且往往由脾胃涉及肝胆.祛湿清热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基本治则之一,临床上应根据病机演变灵活应用,可同时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之邪从大小便而泻.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朱建明;贡联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腰椎手法复位联合布洛芬缓释片口服治疗远航舰艇官兵下腰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海军远航官兵下腰痛112例,均给予腰椎手法复位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行Schober试验检查腰椎前屈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VAS评分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腰椎前屈活动度显著或非常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第7天,VAS评分分值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后第1天(P<0.01),腰椎前屈活动度显著高于治疗后第1天(P<0.05);治疗后第30天,VAS评分分值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后第1天、第7天(P<0.01),腰椎前屈活动度显著高于治疗后第1天(P<0.05)、与治疗后第7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腰椎手法复位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远航舰艇官兵下腰痛,可快速缓解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适用于远航舰艇条件下官兵下腰痛的治疗.
作者:葛振民;马枢;郑晓红;杨建;刘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联合尿激酶胸腔冲洗治疗急性脓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脓胸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联合尿激酶胸腔冲洗治疗)27例和对照组(普通胸腔闭式引流联合0.9%氯化钠冲洗治疗)25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9.4±2.3)天,非常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6±3.7)天(P<0.01).观察组治愈率96.3%,对照组治愈率92.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联合尿激酶胸腔冲洗治疗急性脓胸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法治愈率相当,但住院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国才;李洁;刘良瑜;耿秀萍;巨立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在战场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学员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以战创伤模拟人为核心,能够涵盖机体多系统训练模块和数据库,可模拟组织器官、良好地反映生命体征;可与普通医疗设备通用,并具有及时记录抢救措施和建立医疗档案、监视救治程序、评估治疗结果等功能,能够模拟野战与恶劣环境下战伤急救操作与评估.两组学员均由同一名教学组长组织完成教学培训及日常管理,学时均为5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即课堂基础理论(0.5学时)+多媒体演示课件(0.5学时)+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练习(4学时);观察组采用课堂基础理论(0.5学时)+多媒体演示课件(0.5学时)+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培训(4学时).两组培训完成后分别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结果:培训第2课时,两组心肺复苏操作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培训第3课时、第4课时,观察组心肺复苏操作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结束后,观察组的心肺复苏操作得分为(91.9±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6.4)分(P<0.05).结论:以战创伤模拟人为核心的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用于医学教学心肺复苏术培训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学员学习效率,缩短培训时间.
作者:李俊杰;王玮;陈实;刘善收;尹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自发性气胸是指无外源性因素引发的脏层胸膜破裂,导致肺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是呼吸科常见疾病.本文报告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29例,第1次封堵成功21例,第1次封堵成功率为72.4%(21/29);第2次封堵成功4例,累计封堵成功率86.2%(25/29);转胸外科行胸腔镜治疗4例,占13.8%.术中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水平下降13例,经休息及吸氧后恢复;术后低热3例,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术后CT复查,均未见肺不张;术后随访12个月,无1例复发.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薛立春;左杨斌;方忠建;陈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前列地尔注射液应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度某医院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病历460份(例),采用Excel表格,对临床诊断、单次用量、溶媒、给药频次、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及超说明书范围用药、使用科室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460例中,无适应证用药147例(32.0%),其中排在前3位的为2型糖尿病68例(46.3%)、急性肾损伤等肾脏疾病40例(27.2%)、恶性肿瘤15例(10.2%).采用0.9%氯化钠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药物浓度<0.5μg/ml)静脉滴注的206例(44.8%),每天2次给药2例(0.4%),单次用量20μg1例(0.2%).460例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时间1~73天,平均11.4天.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科室13个,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心内科234例(50.8%)、神经内科55例(12.0%)、肾内科42例(9.1%)、内分泌科31例(6.7%)、消化内科28例(6.1%).结论:某医院前列地尔注射液存在无适应证用药、溶媒不规范使用等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前列地尔注射液用药合理性,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胡文弋;艾凌艳;谢彦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为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是因某些药物使周围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低于正常值)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本文报道了白芍总苷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患者既往关节肿痛病史多年,近6个月自行服用白芍总苷胶囊后逐渐缓解.1周前发现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的出血点及多块大片瘀斑,血细胞分析示血小板计数14×109/L.否认外伤史及遗传病病史.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回报: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用药史,诊断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停用白芍总苷胶囊,给予甲泼尼龙及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以及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尚进;马丽;戈全治;王晓君;付红;蓝晓光;赵婷羽;刘畅;黄娜;孟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胰管合流异常与胆囊管低位及异位汇合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行MRCP检查96例.设备采用Centauri/mstar 4500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成像仪或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先行上腹部T2WI横断位扫描,而后行MRCP检查.将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MIP)重建,获得MRCP图像.按照胆胰管合流异常与胰囊管低位及异位汇合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分析.结果:(1)本组96例中,诊断为胆胰管合流异常62例,包括胆-胰型43例,占69.4%;胰-胆型17例,占27.4%;复杂型2例,占3.2%.伴发胆系疾病50例,占80.6%,其中,急性胰腺炎23例,胆结石19例,急性胰腺炎和胆结石6例,胆胰癌2例;无伴发胆系疾病12例,占19.4%.(2)本组诊断为胆囊管低位及异位汇合34例,其中,胆囊管开口于右侧壁5例,占14.7%;左侧壁22例,占64.7%;前壁4例,占11.8%;后壁3例,占8.8%.伴胆囊炎、胆结石16例,占47.0%.结论:MRCP检查在显示胆胰管发育异常与胆囊管低位及异位开口方面,有效且便捷、安全,可为临床诊断胆道系统疾病及胰腺疾病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黎昌华;黄科峰;伍小刚;周怡;张少炎;宋君;方晓熠;曹琴;周鹏;韩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调控中研究早、重要的一种修饰方式,关键基因的DNA甲基化特征性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期研究结果显示,生物体内存在的DNA去甲基化酶——TET家族蛋白,能通过多种途径催化5-甲基胞嘧啶(5-mC),去甲基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从而调控DNA甲基化平衡.TET蛋白生物功能的发现为表观遗传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本文综述了TET家族蛋白在肺癌、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肺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朱成杰;商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脑膜血管瘤病(MA)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良性增生性瘤样病变,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血管畸形或错构瘤样病变.本文报告了MA1例.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下垂,外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稍肿大,头颅MRI检查提示右侧颞叶占位病变.入我院行进一步诊治.CT平扫右侧颞叶可见高低混杂密度,边缘可见环形钙化影,病变中心CT值约45 HU,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周围可见片状低密度水肿影;头颅MRI平扫右侧颞叶可见不规则形等T1、稍短T2信号,周围可见大片状稍长T2水肿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行颅内病变切除术,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回报血管瘤或脑膜瘤可能性大.结合免疫组化分析及特殊染色结果,确诊为MA.本例提示,MA临床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无明显特征性,术前确诊较为困难,须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等手段进行明确诊断.
作者:甄杰;胡修海;叶礼新;张雪阳;张左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了解武警部队不孕不育官兵情况,探讨不孕不育相关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警部队不孕不育官兵1253例,其中男1149例,女104例.采取自愿原则,各单位计划生育干部统计本单位截至2016年6月不孕不育人员基本情况,由武警部队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整理汇总.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相关文件制定统一表格,采用IBMSPSS 21.0软件,对不孕不育官兵年龄、婚龄、不孕不育时间、治疗时间及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本组1253例中,男性年龄构成居前5位的依次为34~36岁(349例,30.4%)、31~33岁(330例,28.7%)、28~30岁(204例,17.7%)、37~39岁(172例,15.0%)及40~42岁(54例,4.7%)年龄段,≤40岁者占93.5%;女性年龄构成居前5位的依次为31~33岁(28例,26.9%)、37~39岁(19例,18.3%)、34~36岁(16例,15.4%)和40~42岁(16例,15.4%)、28~30岁(14例,13.5%)及43~45岁(6例,5.8%)年龄段,>35岁者超过50%.(2)本组1253例中,有929例(74.1%)填报了婚龄,其婚龄0.6~27.1年,平均6.1年.婚龄3~5年者所占比例高,达43.3%;其次是婚龄6~8年者,占24.6%.(3)本组1253例不孕不育时间1.0~20.0年,平均5.3年.其中,3~5年者所占比例高,达51.2%;其次是6~8年者,占21.8%.(4)针对不孕不育采取相应治疗措施756例(60.3%),其中,男性665例(占男性不育官兵总数的57.9%),女性91例(占女性不孕官兵总数的87.5%);治疗时间29天~19.5年,平均3.7年.治疗时间0~2年者所占比例高,达45.4%;其次是治疗时间3~5年者,占37.0%.(5)本组1253例家庭居住地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南地区23.7%、华北地区20.9%、西北地区16.5%、华东地区14.9%、东北地区10.6%、华南地区7.0%、华中地区6.3%;西藏自治区官兵异地居住家庭数是同地居住家庭数的3.26倍,居首位;其次是青海省、甘肃省和江西省官兵,分别为2.00倍、1.67倍和1.50倍.在所属8个部队中,交通部队官兵异地居住家庭数是同地居住家庭数的7.0倍,居首位.结论:武警部队不孕不育官兵年龄、婚龄、不孕不育时间、治疗时间及地域分布等具有一定特点,应在部队官兵中加强生殖相关知识卫生宣教,继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诊治不孕不育,改善官兵不孕不育现况.
作者:秦喆;李宏伟;夏义欣;刘卫红;陈亚琼;侯海燕;李菁;兰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表现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异位妊娠子宫破裂等.其发病原因较多、病机复杂,诊断比较困难,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查体.本文分析了肠梗阻伴小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该类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李永;陈思;许越平;宋春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痔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外痔切除术(Milligan-Morgan痔切除术);比较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及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程度等.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出血积分和水肿积分分值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效果优于Milligan-Morgan痔切除术,具有疗程短、出血少、水肿和疼痛轻等优点.
作者:高春冬;吴雨岗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