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

孙桂华

关键词:小儿内科, 优质护理,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治内科小儿患者2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瓣膜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重症瓣膜病手术及围手术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资料.结果:重症瓣膜病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术后康复较好15例,死亡3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结论:提高对重症瓣膜病外科手术的重视度,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术前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术中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让患者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良好的机能条件,提高术后存活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迪力夏提·马木提;李立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治青光眼白内障患者80例,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与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明显优于术前,术后3个月眼压明显地低于术前,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占比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能够在降低患者眼压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其视力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高德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5例的疗效

    目的:探讨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5例,全部给予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1次治愈,术后随访0.5~1年,除1例患者肛门黏液状分泌物持续3个月左右,肛门功能均正常.结论: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一期根治疗效佳,能很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耿志波;王文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试验组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结果:麻醉后0.5 h(T1)、手术结束后10 min(T2)后,试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情况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可以改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4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6±2.4)d,术后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5%.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非常满意37例(92.5%),比较满意2例(5.0%),不满意1例(2.5%).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均彻底治愈,无复发.结论:对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康复的速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氨甲环酸静脉或局部用药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给药及局部用药在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患者75例,分为3组.A组局部给予氨甲环酸,B组静脉滴注氨甲环酸,C组不给予氨甲环酸,比较3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例数.结果:A、B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例数均显著少于C组(P<0.01).A、B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中静脉或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吴贤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原因.方法:收治中青年脑梗死患者70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及致病原因.结果:70例患者中,偏瘫35例(50%)、感觉障碍15例(21.43%)、言语障碍12例(17.14%)、其他症状8例(11.43%);致病原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0例(42.86%)、心源性栓塞型22例(31.43%)、小动脉闭塞型12例(17.14%)、其他明确病因5例(7.14%)、未明确病因1例(1.43%).结论:明确中青年脑梗死诱发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该病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学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防治儿童时期牙颌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防治儿童时期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早期牙颌畸形患儿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都进行对症治疗,治疗后随访无并发症和其他畸形.47例患儿中,对治疗非常满意45例(95.74%).结论:对儿童时期牙颌畸形应进行早期的治疗,对患儿的整体恢复效果非常好,应对儿童时期牙颌畸形做好积极预防,提高家长的预防意识.

    作者:刘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体外循环后动脉测压管3种肝素冲管液浓度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冲管液在体外循环后动脉测压管的效果.方法:将9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B、C 3组患者分别使用0.1‰、1‰、2‰的肝素盐水冲管液冲管.比较3组动脉测压管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结果:3组肝素盐水冲管液均能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堵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置管部位出血、瘀血的发生率较低.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动脉测压管使用0.1‰肝素冲管液冲管可有效减少置管部位出血、瘀血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素盐水冲管液.

    作者:祝立阳;汪莉;韦涌初;刘春香;林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炎、食管炎9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咽炎、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咽炎及食管炎患者95例,对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咽炎组治愈29例(80.6%),显效3例(8.3%),好转3例(8.3%),无效1例(2.8%),临床总有效率97.2%;食管炎组治愈41例(69.4%),显效9例(15.2%),好转6例(10.1%),无效3例(8.3%),临床总有效率94.7%.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咽炎、食管炎的疗效显著,可促进炎症缓解,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湛江地区骨质疏松症与压缩性骨折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压缩性骨折情况.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583例.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基本情况、一般医学相关检查、静脉血检测及骨密度检测.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非压缩性骨折组腰椎骨密度、身高、体重大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愈严重的患者,并发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概率愈高.加强中老年人骨密度健康教育和对医疗保健的认识,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减少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

    作者:陈广谋;王朝军;魏波;曾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收治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患者32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对照组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郑学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许昌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许昌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许昌市空巢老人100例,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带领,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心理问题是空巢老人面对的大问题,而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孤独感,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老人心里空虚,然后为经济问题,从日常生活来看,他们大部分生活水平偏低,健康状况也很差.结论: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尽量完善社区服务,帮助空巢老人.

    作者:李翠凡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GnRH-a辅助手术治疗腹壁和会阴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GnRH-a辅助手术治疗腹壁和会阴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腹壁和会阴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6例,采用GnRH-a辅助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46例患者中,44例随访无复发.结论:GnRH-a辅助手术治疗腹壁和会阴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钱虹;陈子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施行抚触干预的快速康复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确诊为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抚触标准进行早期全身抚触,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与干预后30 d神经行为(NBNA)评分以及行为能力与主动肌张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NBNA、行为功能、主动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NBNA、行为功能及主动肌张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给予早期全身抚触可有效促进患儿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避免患儿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吴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收治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有效率、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配合下的正畸方法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能够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状况,纠正前牙覆盖关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杨红丽;杨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明显高于试验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姚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给予心理、饮食、用药、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加强产中与产后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治愈42例,治愈率61.76%,66例产妇成功分娩,母婴健康,其余2例终止妊娠,终所有产妇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桂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肺炎患儿90例作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小儿3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患儿和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对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吐克逊·哈山;热孜完古丽·木吐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腘静脉顺行穿刺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优势研究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顺行穿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收治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患侧腘静脉顺行穿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顺行穿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禹;田婉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