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杰;张东;赵群;宋福春;曹丽萍;祝艳华
1997~2004年,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5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4~62岁,平均29岁.均无家族史,初发24例,复发1例;病程6~10个月24例,2年以上1例.临床症状:全身对称性小关节游走性窜痛、肿胀、沉重,伴腰膝酸痛,以双手、腕、膝、足关节为常见;关节疼痛昼轻夜重,伴其他系统的病变2例.病程长、反复,均有关节变形、僵直.均参照<现代内科学>[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王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1年3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军事训练后致小腿肌疝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6例均为男性;年龄18~21岁,平均19.5岁.左侧2例,右侧4例.本组病例均发生在400 m 障碍训练后,且均有小腿外侧撞击硬物史.
作者:付岩利;贾晓明;何云;赵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功能分期和 QT 离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舒张功能不全75例,分为松弛功能受损型、假性正常型和限制性充盈型,并设立正常型作为对照组.心电图选取常规12导联,记录各导联的 QT 值,计算 QT 离散度(QTd)和校正 QT 离散度(QTcd).结果:QTd、QTcd 分别为:正常型(20.8±5.7)ms,(26.1±5.4)ms;松弛功能受损型(27.1±4.3)ms,(34.1±6.6)ms;假性正常型(32.3±6.7)ms,(38.1±6.8)ms;限制性充盈型(39.4±9.5)ms,(47.5±11.6)ms(P<0.05).结论:病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 QTd、QTcd 较正常型延长,且随着舒张功能不全分期的加重,其 QTd、QTcd 逐渐延长,说明心肌细胞电活动的不稳定性及不同步性增加.
作者:柴青芬;邵玮玮;李玉玲;阮伟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警卫部队400名士兵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比较.结果:警卫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健康人群占有效样本总体的97.7%;但敌对、偏执、抑郁等因子分值均高于军人常模,差异非常显著(P<0.01);警卫作战部队各因子分值均高于警卫执勤部队,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针对部队任务和环境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卫生工作,对提高警卫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建军;牛其厚;王盛华;刘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7~2001年,我院收治新兵训练期间急性阑尾炎10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08例中,男103例,女5例;年龄17~22岁.均有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有或无反跳痛,病程3~72 h.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偏高.均行手术治疗.
作者:鲁维山;李忠堂;鲁玉萍;顾伏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促进血管生成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如对于骨折及创伤病人,促进其创伤局部的血管生成,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加快愈合;对于心肌梗死病人,梗死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对恢复受损心肌组织血液供应有重要作用.以传统医学与先进的科研手段相结合,研究促血管生成的中药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就中药及其制剂在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朱兆恩;郭凯霞;张子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对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但其不愈合及延迟愈合仍时有发生.1999年以来,我们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本病23例,疗效满意.
作者:项斌;陈之飞;许铮;李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重症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开颅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49例中,随机分为显微组21例,非显微组28例,显微组选择额颞区骨瓣开颅,做颞中回2~3 cm 皮质造瘘,彻底清除血肿.术后6个月与非显微手术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病人的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显示,显微组病人病死率比非显微组明显降低,中残和良好率显著增高.结论:采用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王冰心;汪亮;李文;张康;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降纤药物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用20%甘露醇或甘油氯化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降纤酶5 U 行颈动脉注射治疗.结果:(1)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23±7.4和48±3.7,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后峰值32±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由35.67±3.98下降为14.43±2.26,对照组由34.48±4.47下降为28.56±3.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发病12 h 后,在监测凝血功能前提下,应用小剂量降纤药物可降低局部血循环阻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有保护神经元、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耿黎明;苗今乐;许建军;牟艳春;陈丽华;马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8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心肺复苏术共抢救心搏骤停成功2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9~83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1例,心肌病5例,风心病3例,尿毒症、高血钾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钾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和电击伤各1例.
作者:邓世周;王兵;陈康乐;辛华;邓杨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世纪末,国外学者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 METRX 椎间盘手术系统,其手术是经16 mm 工作管导入内镜及手术器械,在黄韧带及上、下椎板间直接开窗,通过监视器观察来切除椎间盘的微创手术.2002年11月以来,我们应用该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56例,疗效满意.
作者:蒋兴粒;严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实施前后部队投弹训练肱骨骨折发生情况.方法:调查5所军队医院收治投弹骨折病例情况及4个部队发生投弹骨折的人数、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其易发因素、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致残率.结果:5所医院共收治投弹肱骨骨折142例,4个部队共发生投弹肱骨骨折95例;统计资料完整的非手术治疗93例,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的致残率为2.2%,手术治疗为21.6%.结论: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实施后,投弹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孙荣华;刘大雄;吴晓峰;周菲;刘艳;杨维权;张连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尺骨鹰嘴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对位不良可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可吸收材料进行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本病12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立华;吴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肩关节脱位在军事训练中较常见,其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1].2001年4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 bankart 手术治疗士兵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27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晓光;赵献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容易合并重症肌无力,而甲亢病程中也常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两者临床表现容易混淆.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我们收治甲亢伴重症肌无力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素琼;黎南中;谢纹;肖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0年5月~2004年6月,我们对本院收治的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人心包积液97例,经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其中男58例,女39例;年龄60~90(73.8±10.6)岁.病因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包穿刺抽液、常规血液细胞学及生化检查,并进一步行CT、有关内分泌、肿瘤以及血液病的血液学检查等.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心包积液厚度测定,采用 VIVID 7彩色心脏 B 超仪(GE 公司生产)检查,M3S 探头,频率为3.0 MHz.
作者:余秋实;丁宇慧;王志权;杜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偏瘫肩痛,以及反复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运动处方中包括的处方目的、运动形式、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综述如下.
作者:刘立明;朱才兴;成忠实;焦伟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髓核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25)和罗哌卡因组(n=25);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 ml 后,分别再小剂量(3 ml)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或0.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局麻药总量和疼痛评分均差异不显著,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髓核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马恒涛;王勇;张宁平;杨黎;刘谷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8年3月~2003年9月,我们在间接喉镜下采用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症、舌根毛细血管瘤、会厌囊肿等舌会厌良性病变66例,疗效满意.
作者:郭光良;叶星;纪维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3年4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福松治疗习惯性便秘5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住院及门诊老年便秘50例(剔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以及有明显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50~82岁,平均66岁.便秘6个月以上,经体格检查、纤维结肠镜及钡灌肠检查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
作者:李宝才;刘宏秋;贾晓明;闫国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