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谢春苹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69例,先以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而后以动态心电图再次检查,对所有患者24 h心律变化进行检测。结果:69例患者其房/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等项目在两次不同心电图检查中,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对患者任意时间点冠脉缺血情况和心电信号进行更准确精细的监测,因而更具优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阴道分娩助产的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产科阴道分娩助产的作用。方法:收治阴道分娩产妇50例为循证护理组,给予常规陪产护理基础上加循证护理模式,收治同期阴道分娩产妇50例,只给予常规全程陪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产程、大出血发生率和总满意度均优于全程陪产组(P<0.05)。结论:产科阴道分娩助产过程中,在全程陪产护理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大出血发生率,同时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杜学燕;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快速康复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后康复对他们的长期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快速康复,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李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对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吡格列酮对高糖培养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至90%融合,换上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并随机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模型组、吡格列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继续培养48 h后,进行检测。结果:高糖下的系膜细胞经吡格列酮药物处理后LDH、IL-6、TNF-α的含量、P38MAPK的表达量和NF-κB的活性都明显的下降。结论:吡格列酮能抑制高糖培养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作用。

    作者:黎明娟;胡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防范对策

    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发生频率较高。本文总结了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程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11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简易球囊式鼻腔冲洗器在家实施鼻腔冲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流涕、鼻塞及咳嗽情况均较对照组缓解明显(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鼻腔冲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清除鼻腔滞留分泌物,减轻鼻塞、流涕、咳嗽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刘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伴发病对腹腔镜辅助胃癌胃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伴发疾病对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预示因素。方法:收治胃癌患者530例,行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评价各种伴发病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病、肾功能障碍、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与手术后并发症显著相关。结论:胃癌经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的患者,存在心脏疾病和肝病是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方法:收治肠息肉患者147例,行内镜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肠息肉患者的便血症状明显改善(P<0.05),但其他症状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手术方式包括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内镜黏膜下切除术(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手术方式为活检钳咬除手术(P<0.05);肠息肉术后复发与息肉大小、息肉病理特征、性别相关(P<0.05)。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永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在实际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乡镇卫生院药房所发挥的作用和现状

    基本药物制度是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枢纽,在从事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的同时,要切实担负起“组织药品市场监管”的职能。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乡镇卫生院药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根据国家规定制定切实有效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相关事宜,减轻财政压力。

    作者:贾杏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校医院药房管理与服务方式分析

    高校医院药房应用规范化管理手段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合理应用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药品的购入以及普通药品、特殊药品和新入药品的管理控制,提高药师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意识,转变高校医院药房的服务模式,实现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促进了药房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项排针结合疏颈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项排针结合疏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和改善指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爱军;贾宽;李旭东;张虚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新医改形势下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SWOT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策略。方法:以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新形势下该中心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结果:该中心具备历史悠久、有一批特色医疗、有一定基础的学科和人才队伍、业务发展迅速的内部优势;存在人员职称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失较大、个别岗位招录困难、职工收入偏低等内部劣势;该中心的外部机会包括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深化、“医联体”支持、“老龄化”问题对社区卫生工作需求增大;面临其他单位的人才竞争、人员流失问题等外部威胁。结论:新形势下该中心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重点学科;制定人才吸引政策,重视骨干力量培养;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提升人才队伍专业技能;建立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

    作者:陈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肝功能损害100例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并归纳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引起人们对肝功能损害的重视。方法:收治肝功能损害患者100例,观察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在入院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后,其治愈率达到93%。结论:虽然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因素很多,但由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却是为常见的原因,虽然肝功能损害的治愈率较高,但应以预防为主,防止漏诊。

    作者:解瑞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方法:收治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探查和定性,并分成斑块组、无斑块组。采用 NIHSS 评分法对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的第7天和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每个观察时间点NIHSS评分均显著升高;随访患者中,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复发19例,无斑块组2例(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加重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并且复发率特别高。

    作者:杜圆圆;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喉罩全麻与氯胺酮全麻在较大患儿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与静脉全麻在较大患儿手术中应用的利弊。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喉罩全麻,B组静脉给予氯胺酮全麻。结果:B组患儿出现SPO2下降,术中体动例数明显较A组多(P<0.05),且B组苏醒时间也较A组长(P<0.001)。结论:喉罩全麻在较大患儿手术中应用较静脉全麻明显具有优势,发生SPO2下降及术中体动患儿少,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且苏醒情况明显优于静脉全麻。

    作者:程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乳腺癌患者468例首诊时期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宣教、预防重点及方向。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468例,对其诊断时期(早期、中期、晚期)5年来的变化趋势及城乡差异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年来乳腺癌首诊时期的年度差异及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重视程度的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差异依然存在。今后宣教、支持的重点应向农村倾斜。

    作者:秦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及对策。方法:收治进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患有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患者30例,均通过保守治疗康复。结果: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有很多,胃排空恢复时间5~33 d,平均19 d。结论: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有很多,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能够大大降低发生率。

    作者:唐德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20例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20例,对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围产期因素及 ABO 溶血,分别占50.8%、29.2%、5.0%。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及围产期因素,预防的主要措施是积极防治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期危险因素。

    作者:丁春杰;曹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120例(140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然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于术后第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各项指标出现明显的恢复,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白内障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许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毒蕈中毒至多脏器损害患者单重血浆置换13例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毒蕈中毒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单重血浆置换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护理。方法:收治毒蕈中毒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13例,接受单重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经1~2个月综合治疗痊愈出院,3例明显好转出院退出治疗,2例死亡。结论:单重血浆置换是治疗毒蕈中毒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正确的护理为该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作者:王丽;秦相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