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龙;王强;刘彩霞
热释光剂量计探测器材料掺杂后,能使剂量计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等性能有很大改进和提高.掺杂通常采用凝固法或单晶法[1],本研究尝试用加速器离子束注入的方法[2],可实现大面积均匀掺杂;能保证杂质的高纯度;能在低温和室温下进行注入掺杂,这样可避免热扩散所引入的热缺陷.
作者:王建超;周启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测定冠脉造影、肝动脉造影、射频消融、脑动脉造影等介入程序中对患者主射束皮肤剂量分布和大皮肤受照剂量,了解患者皮肤能否发生确定性效应.方法在冠脉造影、肝动脉造影和射频消融3种手术曝光前每个患者背部放9个测量点,每个点2片LiF(Mg,Cu,P)剂量片;脑动脉造影曝光前患者正、侧位各放1个测量点.手术后进行TLD测量.结果肝动脉造影手术时,患者皮肤大吸收剂量为1683.9 mGy,平均吸收剂量607.3 mGy;脑动脉造影正位时大值可达959.3 mGy,平均值418.8 mGy;侧位高达704 mGy,平均191.52 mGy;射频消融高值为853.8mGy,平均219.7 mGy;冠脉造影大值为456.1 mGy,平均227.6 mGy.结论本实验结果是对皮肤大剂量的一种估计值,尚不能精确提供患者皮肤受照的大值,因为剂量片布放不够密集,可能没有包括很小的高剂量部位.
作者:程玉玺;郁鹏;尉可道;刘澜涛;燕树林;李田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X射线片的影像质量评价是国内外放射界十分重视的问题,影像质量评价有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及主客观结合的综合评价法.而X射线片的影像质量如何,不仅取决于操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机器成像性能参数、机器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设备系统的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curve,ROC).
作者:曹允希;刘慧琴;孙勇;何乐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照射后小鼠血小板和巨核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只雌性BALB/c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和Mel组(M组),每组6只.其中N组不接受照射和药物注射,C组和M组小鼠予4 Gy的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M组每天腹腔注射Mel 10 mg·kg-1·d-1,连续注射21 d,C组注射生理盐水.于照射前及照射后的第7、14和21天采尾血,观察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变化,在第21天采血后取骨髓行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和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培养.另外观察正常小鼠体外骨髓CFU-MK在不同浓度的Mel(0~500 nmol/L)作用下的生长情况.结果M组血小板计数回升明显高于C组(P<0.05),M组的CFU-MK和CFU-F集落生长明显优于C组(P<0.001).体外小鼠骨髓CFU-MK的生长对Mel有浓度依赖性,Mel浓度为200 nmol/L时,CFU-MK集落数目多,且集落大小和MK成熟度较对照均有明显提高.结论Mel对照射后小鼠骨髓的血小板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Mel可促进 骨髓基质细胞和MK增殖分化,从而提升外周血血小板数量.
作者:刘爱国;杨默;李志光;黄伟哲;庞雅轩;李桂霞;胡群;伍百祥;霍泰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是指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辐射.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骨髓对IR高度敏感.IR能引起造血组织损伤,损伤程度与放射病病情轻重及转归直接相关,因此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IR对骨髓结构、造血功能的损伤效应已基本明了,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其损伤机制方面.
作者:韩瑞刚;彭瑞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离轴比数据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照射野平坦度及对称性,研究高能X射线的离轴比与深度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危及器官的保护,剂量冷热点的避免等临床放射治疗的实际处理具有一定意义.作者单位:317000 浙江临海,台州医院放射治疗科
作者:单国平;于长辉;张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鼠源性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大鼠种植性肿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制作大鼠乳腺癌Walker-256细胞种植性肿瘤的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肿瘤重量和肿瘤生长速率观察内皮抑素基因治疗联合放疗的抑瘤效应.体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构建pCMV-endostatin质粒转染的Walker-256细胞endostatin蛋白表达,体内采用RT-PCR观察各组endostatinmRNA表达.结果基因治疗组和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组均可见到endostatin mRNA及其蛋白明显表达,但两组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基因与放射联合组肿瘤的生长速率和重量均明显小于单纯基因治疗和放疗组(P<0.01),后两组其肿瘤的生长速率和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MV-endostatin在Walker-256细胞内有明显表达endostatin mRNA及其蛋白;endostatin基因治疗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endostatin基因联合放疗的抑瘤效应更明显,促进放疗的抑瘤效果.
作者:李勇;金宁;杨海山;朴春姬;吕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阐明电离辐射对小鼠EL-4淋巴瘤细胞P2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X射线照射对P21蛋白表达的时程和量效变化的影响.结果时程实验结果显示,离体培养的EL-4细胞经4.0Gy X射线照射后,P21蛋白表达在2~72 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和8~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明显增高(分别为P<0.01、P<0.001).量效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24h,P21蛋白表达在0.5~6.0 Gy(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和1.0~4.0Gy(流式细胞术检测)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P<0.01、P<0.001).结论X射线能诱导P21蛋白表达增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闫风琴;王建秋;付士波;鞠桂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冠心病介入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同时,由于需要X射线的介导,具有曝光量大、时间长、需要床边操作,患者和术者接受的辐射量都比较大,患者放射性损伤率较高.因此,加强冠心病介入中的放射防护工作十分必要.笔者通过给机器增加剂量报警装置,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中庆;郑凤兰;于爱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染色质核小体是由组蛋白H3、H4、H2A和H2B各2个分子组成八聚体核心,外围缠绕DNA链而成,每个组蛋白通过其球形结构域与DNA和其他组蛋白作用,但它们的NH2-端和C-端暴露在外,因此可以发生多种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和泛素化等,这些修饰可以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DNA的转录特性.
作者:夏景光;王菊芳;李文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制备高纯度放射性125Ⅰ标记的酪氨酸聚乙二醇化胸腺素α1(Tyr-PEG-TA1)用于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改良Iodogen法进行125Ⅰ标记.Ziptip头监测标记反应进程以优化反应条件.采用Sephadex G50与Sephadex G10两步凝胶层析法对标记混合物进行纯化.利用酶免疫分析(EIA)方法鉴定PEG-TA1增加酪氨酸残基前后以及Tyr-PEG-TA1经125Ⅰ标记前后免疫学活性的变化.结果PEG-TA1增加酪氨酸残基前后以及Tyr-PEG-TA1经125Ⅰ标记前后免疫活性均无明显变化,纯化后的标记产物放化纯度为95.9%,放射性比活度为39.4 Bq/ng.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放化纯度和放射性比活度均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125I-Tyr-PEG-TA1.
作者:陈方;宋海峰;尚明美;欧伦;朱宝珍;孙效;刘秀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50 MeV医用电子回旋加速器(以下简称MM 50)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高能加速器,它依靠跑道式回旋加速方式,提供能量高达50 MeV的电子线和X射线,而且能谱很窄利于治疗;其治疗头中充满氦气,可减少电子散射,提高电子束治疗时的照射野均整度;并有供电子线和X射线共同使用的双聚焦多叶光栅准直器(MLC),既可以进行计算机控制的动态MLC适形治疗和调强治疗,又可以进行笔形束治疗.目前,国内该型设备较少,对其机房的放射防护效果测试与评价的报道少.
作者:朱建国;卢峰;袁明;邓大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β射线对NIH3T3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E.C2.4.1.4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牛磺酸对β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高能电子射线模拟β射线照射NIH3T3细胞,另外在15Gy照射组中提前12 h加入不同浓度的牛磺酸(Tau),照后12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MMP2、ppGalNAcT2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β射线照射NIH3T3细胞后MMP2的mRNA表达量增加,且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ppGalNAcT2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加入牛磺酸后可以起干预作用.结论5~15 Gy β射线照射对NIH3T3细胞中ppGalNAcT2在mRNA水平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ppGalNAcT2可能与细胞的癌变等过程有关,牛磺酸能抑制MMP2的表达,同时促进ppGalNAcT2的表达,因而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作者:范雁;徐爱华;徐岚;仇灏;吴士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一般认为垂体瘤放疗后的迟发性放射性脑病的发生率很低,尤其放射性脑干损伤更是鲜见报道.笔者回顾了我院近年诊治的4例患者并对其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妍平;陈琳;关鸿志;万新华;洪霞;崔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γ射线与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基因治疗系统联合应用对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将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小鼠Lewis肺癌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株;RT-PCR检测细胞tk基因表达;Hoechst33258/PI荧光活染、流式细胞术检测γ射线与HSV-tk/GCV系统单独及联合作用下的细胞凋亡;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曲线,反映放射敏感性变化;同时检测旁观者效应及γ射线对该效应的影响.结果HSV-tk/GCV系统对转染基因的Lewis细胞(Lewis-Hytk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γ射线与HSV-tk/GCV系统联合应用可使Lewis-Hytk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显著高于二者单独作用之和.0.1μg/ml GCV可使Lewis-Hytk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高(SER=1.47).γ射线可增强HSV-tk/GCV系统的旁观者效应,二者联合作用后的Lewis-Hytk细胞的培养液对未处理过的Lewis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结论γ射线与HSV-tk/GCV系统联合应用对Lewis肺癌细胞具有协同杀伤效应.γ射线增强HSV-tk/GCV系统的旁观者效应可能是其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治国;杨业鹏;周梅;占晓海;沈嵌剑;沈磊;李五岭;王新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的早熟凝集染色体(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PCC)环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60Co γ射线分别以0、1、2、5、10、15、20和25Gy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 Gy/min,培养48 h,终止培养前1 h加入Okadaic acid诱导早熟凝集染色体,观察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CC环与剂量效应的关系.结果Okadaic acid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20 Gy以后达到饱和.结论在20 Gy剂量范围内,PCC环与辐射剂量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双着丝粒相比,它可作为大剂量受照情况下的生物剂量指示剂.
作者:王春燕;张伟;苏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基于高剂量率(HDR)后装治疗用的微型铱源(192Ir)结构,研究不锈钢外壳对其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将微型铱源置于高10.5 cm、直径11.1 cm的圆柱形水模体中心,采用蒙特卡罗计算方法比较有无不锈钢外壳2种情况下铱源周围模体的剂量分布.结果在不锈钢外壳和水模的附近区域,2种情况下的剂量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别.随着离源距离增加,剂量分布非常接近.结论近距离治疗中,不锈钢外壳在铱源剂量分布计算中的影响可以忽略.
作者:游日安;陈立新;刘小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疗照射已成为不断增加的大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其防护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日常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小剂量CT扫描能够减少辐射损害,降低群体辐射剂量,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患者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儿童头颅外伤小剂量分段CT扫描的研究很有必要.
作者:李良顺;王程蘭;王洪生;王风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细胞系A549照射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端粒长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照射前、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端粒酶活性,端粒限制性片段平均长度分析法(TRF)检测端粒长度.结果在1~5Gy剂量范围内A549端粒酶活性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强;照射后TRF延长,照射剂量越高,TRF延长出现越早,随着时间的延长,较低剂量组TRF也明显延长,表明这种诱导作用与端粒酶表达增强有相近似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论端粒放射损伤可通过端粒序列的合成(延长端粒)进行修复;端粒酶可能在端粒放射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邹跃;周湘艳;杜维霞;赵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与抗辐射菌(Dr)增殖的关系.方法利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测定正常状态下和受不同剂量照射后Dr的O-2释放,加入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观察在同样条件下Dr的O-2释放和增殖的变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受照后Dr内H2O2浓度变化.用3H-TdR掺入法测定上述条件下Dr的增殖.结果Dr中O-2、H2O2的释放与其增殖有关,较小剂量(<1 kGy)照射能刺激Dr增殖并释放O-2、H2O2,较大剂量下该效应被抑制.结论适当浓度的O-2、H2O2对于Dr的增殖是必要的.
作者:陈剑;刘芬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