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颉;王聪;刘保钢;张信民;郭华;赵显亮;秦志峰;孙晓艳;张慕哲;吴建兵;韩学平;刘宝善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过去都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也趋于成熟.本文收集了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7例飞行员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郭驰波;孟永霞;卢建跃;张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歼(强)击机飞行员是空军战斗力的主体,及时掌握了解歼击机飞行员的身体状况,对于做好航卫保障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2009年在我科进行改装体检的100名飞行员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新时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施斌斌;江立红;周春蕾;郑真;陆木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探讨我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乳腺增生发病情况,为制定歼击机女飞行员相应的生理卫生保障措施提供参考,在国庆60周年阅兵集中封闭训练期间,我们对空军某部的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34名运输机女飞行员和30名新入校女飞行学员的乳腺进行了彩色超声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侠;焦志刚;马月欣;郄晓红;于丽;吴峰;郭华;龙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在民航广州医院航空体检中心体检的民航60例现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飞行员血清瘦素、血糖、血脂的变化,探讨飞行员患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方法 60例NAFLD飞行员作为试验组,体检结论正常的60例飞行员作为对照组.询问病史,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血清瘦素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NAFLD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t=-4.62~12.20,P<0.01);FPG较对照组上升(t=2.63,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HDL-C)明显下降(t=3.65,P<o.01).瘦素水平与TG、FPG呈正相关(r=0.72、0.82,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2,P<0.05). 结论 飞行员患NAFLD与其饮食结构及活动减少造成肥胖有关,并与瘦素水平升高密切关联.应加强对患NAFLD飞行员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为飞行员的健康和飞行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王妍;熊浩伟;李婷;周毓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例1,男性,32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1280 h.2007年4月 10日因反复发作性胸骨后烧灼、疼痛、伴反酸5年,加重月余入院.此前患者曾因上述症状2次住院治疗,胃镜检查示:齿状线不清,食管下段可见黏膜糜烂及出血斑,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及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钟学军;吴桂云;闵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生理等效高度的富氧环境对大鼠急进高原肺水肿的防护作用. 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面对照组、缺氧组、富氧1组、富氧2组及富氧3组,每组10只.除地面对照组外,分别将各实验组大鼠置于实验舱内,均以10m/s的速度上升至气压高度6000m,上升同时缺氧组输入空气,富氧1组和富氧2组分别输入氧浓度35%和30%的富氧气体,富氧3组则每4h交替输入空气与35%富氧气体,流量均为7 L/min.24 h后实验舱下降至地面,处死大鼠,测肺部含水率及病理学效应,测肺组织匀浆中的内皮素-1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活力. 结果 地面对照组大鼠肺含水率低(0.80%±0.01%),与其它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组高(0.83%±0.01%),与地面对照组和富氧3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供氧组居中,其中富氧3组以0.81%±0.01%显著低于富氧1组和富氧2组(P<0.05).病理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出现了不同程度肺水肿表现,由重至轻依次为缺氧组、富氧2组、富氧1组和富氧3组.内皮素-1浓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面对照组一氧化氮合酶活力高,为(1.49±0.24) U/mg,与其它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组低,为(0.78±0.28)U/rmg,富氧1组和富氧3组一氧化氮合酶活力较强,分别为(1.06±0.17)U/mg、(1.09±0.20) U/mg,与缺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6000 m停留24 h后大鼠出现了高原肺水肿.氧浓度为35%富氧环境(生理等效高度约2500 m)能够有效预防肺水肿,而氧浓度为30%的富氧环境(生理等效高度约3500 m)防护效果不显著.4h间断供给含氧35%气体同样可以有效预防大鼠在6000m出现的高原肺水肿.
作者:肖华军;邓昌磊;温冬青;王桂友;顾昭;刘晓鹏;付丽珊;陈娟;施维茹;张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与航天飞行后常见症状的用药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 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综述、报告汇编(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上的公开文献)和著作. 资料引 用引用公开发表的报刊文献32篇,报告汇编5篇,和著作12部. 资料综合 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与航天飞行后常出现的症状分别为头晕、呕吐(航天运动病)、头痛、背部疼痛、失眠和晕厥,对于这些症状的西药治疗有时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止吐药异丙嗪伴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分泌的作用;安眠药替马西泮具有松弛骨骼肌张力的作用;升压药氟氢可的松具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作用.这些药物都会引起血管收缩下降,水钠储留减少,回心血量降低从而造成体位性低血压. 结论 航天员常见症状的西药疗法常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中国可以运用中药针灸和少量的西药复合疗法来防治航天员的常见症状,从而减少西药对人体的不良作用.
作者:施尚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鼻中隔偏曲是造成招飞体检学员耳鼻喉科淘汰的重要原因,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生因单纯鼻中隔偏曲而无法实现飞天梦想.鉴于鼻中隔偏曲可行手术矫正而治愈,我们对参加空军2009年招飞的西北地区单纯因鼻中隔偏曲而淘汰的部分学员在自愿的基础上施行了鼻中隔矫正手术,以期在不降低体检标准的情况下提高合格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手术对象为2008-2009年度西北地区参加空军招飞体检的男性学员,因鼻中隔偏曲超标而淘汰,本人及降低体检标准的情况下提高合格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志;张小广;曹增玉;刘艳红;刘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们自2009年5月开始在招飞复检中针对大学生和高中生的一些眼底问题,常规使用裂隙灯三面镜检查,结果发现其中存在一些明确的周边部视网膜退行性变性,对视功能具有潜在的危害.为提高对周边部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的认识,确保招飞质量,现将有关筛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田青;杨庆红;陈威;马臻;张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歼(强)击机飞行员是空军的主要战斗力,应具有良好体能、技能、智能及人机合一效能的复合素质.歼(强)击机飞行员健康维护是联勤部队特勤保障的重要任务.2004年联勤以来,我院作为联勤医院特勤保障单位,已圆满完成多次改装选拔体检任务.我们研究总结了改装选拔体检的实施程序,使之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准确化,为今后做好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工作提供科学资料与依据.
作者:江立红;施斌斌;郑真;周春蕾;林玲;石海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煤油型航空喷气式燃料(jet propellant-8,JP-8)皮肤途径中毒的毒性研究.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医学数据库中有关JP-8皮肤途径中毒的毒性研究文献. 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20篇. 资料综合 主要从JP-8皮肤途径中毒的局部毒性研究和全身毒性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局部毒性研究包括皮肤刺激性、过敏性和致癌性研究,全身毒性研究包括皮肤的渗透性研究和全身毒性效应的评估. 结论 经皮肤途径中毒是职业接触JP-8中毒的主要途径之一,皮肤局部毒性主要为刺激性和过敏性,JP-8可以通过透皮吸收引起全身毒性,毒性作用与经呼吸道和经口染毒的毒性作用相似,但作用较弱.
作者:徐冰心;刘志国;崔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飞行环境因素复杂,主要包括+Gz、噪声(次声)、电磁辐射、低压缺氧以及振动等,而且歼击机飞行员需要经常性地进行一些特技飞行或战术动作,容易引起精神高度紧张而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通路发生改变[1].
作者:罗渊;段连宁;陆承荣;罗惠兰;葛淑静;王建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视力是飞行员选拔体检中重要的检测项目.随着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应征体检者低视力眼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视力不足和屈光不正已经成为招收飞行学员主要的生源制约因素,也是各种职业性选拔时医学体检鉴定中的主要问题.2010年颁发的《空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规定,招收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飞行学员低视力标准由1.0下调至0.8,近视性屈光标准相应放宽.
作者:张卫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中耳腔的细管,通过间断性的开闭,使中耳腔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导致的航空性中耳炎和变压性眩晕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所以咽鼓管通气功能检测是招飞体检过程中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我们对济空2008-2010年招飞体检过程中,咽鼓管通气功能常规瓦尔萨尔瓦法( Valsalva method)[1]检查异常的135名学生进行了鼓室导抗检测,其中116名的鼓室导抗图为A型正常鼓室导抗图,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伟;唐晖;单士峰;杨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劳动对军人心功能影响及返回低海拔后恢复变化情况. 方法 根据快速进入高海拔(3700m)地区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96例男性军人的症状,将其分为重度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AHAR)组、中度AHAR组、轻度AHAR组和无AHAR组;在50 d后其下撤前及返回低海拔(1500 m)后12 h、15 d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乳酸脱氢酶同功酶-1(lactic dehydrogenase isoenzyme-1,LDH-1)、心肌运动指数(又称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并与低海拔(1500 m)地区的50名健康军人(对照组)比较. 结果 96例中发生AHAR者71例(74.0%),其中轻度25例(占35.2%)、中度22例(占31.0%)、重度24例(占33.8%).重度AHAR组血清CK-MB、LDH-1水平、Tei指数显著高于轻中度AHAR组和无AHAR组(P<0.01),LVEF、LVFS显著低于轻中度AHAR组和无AHAR组(P<0.01),轻中度AHAR组与无AHAR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拔3700 m 50 d,血清CK-MB、LDH-1与Te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5、0.598,P<0.01),与LVEF、LVFS显著负相关(r=-0.716、-0.658、-0.639、-0.727,P<0.01).海拔3700m50 d,官兵血清CK-MB、LDH-1水平、Tei指数显著高于自身海拔1500m12 h、1500m15 d时及对照组,LVEF、LVFS显著低于自身海拔1500 m 12 h、1500m 15 d时及对照组(t=7.146~28.613,P<0.01);海拔1500m12 h与自身1500m15 d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8.677~17.852,P<0.01),但海拔1500m15 d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2~1.558,P>0.05). 结论 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劳动对部队官兵的心功能有明显损害,随着AHAR程度的加重而加重;返回低海拔后12 h有显著改善,15 d恢复到正常水平.
作者:冯恩志;闫自强;贺巍;杨生岳;田忠新;殷和;马力夫;周其全;石自福;马三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飞行员重症恶性疟疾的临床诊治及航空医学鉴定. 方法 结合1例飞行员重症恶性疟疾的临床诊断、抢救治疗、康复情况及健康鉴定情况,复习相关文献,对飞行员重症恶性疟疾的临床诊治及医学鉴定进行探讨. 结果 该飞行员有到非洲出访史,临床表现为发热、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糖、急性溶血性贫血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多系统损害和并发症,经检验外周血发现大量恶性疟原虫环状体,诊断为恶性疟疾.鉴定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地面观察两个月,经临床检查未见疟疾复发,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检查全部正常,结论为飞行合格. 结论 恶性疟疾病情危重,可合并多系统损害,及时明确的诊断,及早抗疟原虫和对症治疗是患者得以生存的关键.飞行员患重症恶性疟疾后应视病情恢复情况个别评定,恢复良好无后遗症者,可飞行合格.
作者:李晓娟;周平;孙莹;王纯巍;司慧远;张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疾病必不可少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招飞体检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选拔优秀飞行学员,总结体检经验,现将东北地区2006-2010年招飞体检中因心电图异常淘汰的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陈英俊;杜光;王振红;王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以了解飞行训练对其凝血和纤溶平衡的影响. 方法 应用生物活性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40名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的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D-二聚体(D-dimer,D-D).依不同飞行强度(1次飞行和两次飞行)、不同飞行场次(昼航和跨昼夜飞行)、不同飞行载荷(+3Gz和+5Gz)、不同飞行高度(3 km和5 km)分别各分为两组.另设30名场站地勤人员为对照组.比较自身飞行训练前后,及不同组间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 结果 飞行前飞行员组与对照组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飞行训练后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分别与飞行前自身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6.908,P<0.01).完成各飞行课目后分别与飞行前比较,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8.717,P<0.01或P<0.05).第1次飞行后与第2次飞行后、昼航与跨昼夜飞行后、3 km与5 km飞行后比较,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Gz飞行后与+3Gz飞行后比较,TT缩短、F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5.772,P=0.013、0.000);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飞行员飞行训练后凝血与纤溶指标可发生改变,属于机体应激状态下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祝筱姬;赵超;王敏;张定益;徐永波;滕云;郭思润;王莉莉;窦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运输机飞行员,飞行时间3000 h.因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细胞增多1个月,于2010年4月入我院.患者在2010年3月疗养体检时,血常规嗜酸性细胞0.174,嗜酸性细胞计数1.8×109/L.入院后查体:体温35.8℃,心率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黏膜无黄染,腹软,无包块,腹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王秀明;王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歼-10飞行员,飞行时间900 h.患者2010年下半年以来反复被他人发现无明显诱因出现目光呆滞,面色苍白,嘴角有轻微抽动,呼之无反应,每次持续几秒到数十秒不等,发作时无持物掉落、无四肢抽搐、无摔伤以及大小便失禁等.发作后对发作过程无记忆,无明显不适,几秒钟后能够想起并继续做原来的事情.曾在外院查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头颅MRI均正常.
作者:徐蜀宣;刘晶;熊巍;崔丽;徐先荣;郑军;刘奎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