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辉;魏青菊
目的:应用TCT和DNA细胞技术对妇女进行宫颈筛查.方法:根据宫颈的光滑度将1 200例妇女分为两组:宫颈光滑组500例,宫颈糜烂组700例.分别刮取宫颈脱落细胞,应用TCT和DNA细胞技术检查,对其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TCT和DNA检测报告,DNA多倍体细胞异常者,光滑组32例,宫颈糜烂组71例.活检病理诊断:光滑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CINI)4例,原位癌1例;糜烂组:(CINI~CINI)11例,原位癌2例.结论:对宫颈光滑的妇女,也定期实施TCT和DNA检测.
作者:王素霞;羊苏湘;刘瑞荣;阎凌;于占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口工程.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高,相处的时间长.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好坏影响工作质量,并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和生命.因此,搞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浅谈怎样与住院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金英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化疗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2006-06/2008-12采用长春瑞滨加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检测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RSV-IgM)用于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486例怀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结果,各组病例阳性率均与健康献血员血清RSV-IgM阳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RSV-IgM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可靠,可提高对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诊断率.
作者:吴桂玲;王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院2009-02-18成功为1例双侧卵巢肿瘤患者实施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疗效显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荀雷;陈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肺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26例误诊病例均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结论:MP-IgM抗体检测,胸部X线检查有利于以肺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丁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存癫痫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62例癫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宣教、家庭干预、饮食与服药指导等综合措施的护理.结果:有效地降低了癫痫发作复发率,减少了住院次数.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癫痫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规律用药,减少了癫痫患者的痛苦.
作者:金今兰;卢金婧;易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幼女小阴唇粘连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小阴唇粘连幼女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手法分离或探针分离法,术后创面涂红霉素眼膏,1/5 000高锰酸钾坐浴,全部治愈.结论:幼女外阴阴道炎炎症长期刺激可致小阴唇粘连,提高认识,及早治疗,会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任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2008年954例腹部手术病例,调查其危险因素并分析.结果:腹部切口感染31例,占医院感染率的34.44%;切口感染率由高到低,年龄组依次为>55岁、<13岁、13~16岁,手术时间≥2 h、<2 h;切口感染病原菌监测结果以G-菌的大肠杆菌为主,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搬迁后环境卫生合格率增高,切口感染率降低.结论:年龄、手术时间、环境卫生、手卫生等是腹部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
作者:林硕超;吴云子;邱丽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经皮肝脏穿刺术适用于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或肝功能异常、原因不明的黄疸且已排除肝外胆道梗阻者、慢性肝炎随访病情及判断疗效、疑有弥漫性肝病或全身系统疾病或肝外疾病累及肝脏者[1].采用B超定位下在病房行床边肝穿活检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提高了对穿刺部位的精确度及穿刺成功率,并避免搬动,同时使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安全性大幅度提高.2008-05/2009-05我院对30例符合肝穿刺适应证的患者行B超定位下肝穿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戈;韩彦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对我院以角膜炎为首发症状的强直性脊柱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2009-02-10以畏光、流泪、角膜充血5 d为诉入院.患者5 d前自觉用不洁纸巾擦拭眼部后,出现双眼畏光、流泪、角膜充血,以右眼明显,自行在家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无好转,故入院,予抗病毒,消炎治疗无好转,去上级医院会诊考虑:病毒性角膜炎,返我院予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无好转,于2009-02-26转新疆医学院住院治疗,入院查右眼角膜颞下方5~8点位可见上皮缺损,右眼视力0.5远视,左眼0.8远视,2009-03-04 B7-B27+14.9,B7+B27-0.6,B7+B27+0.9,HLA-B71.5(0~23),HLA-B27 15.8(0~7.14),拍髋关节正侧位片示:双侧髂骨骨质硬化.
作者:严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确定小儿蛛网膜下腔麻醉罗哌卡因(批号:8070031FP齐鲁制药)的半数有效安全剂量,剂量按脊柱长度(即第1颈椎至骶裂孔的距离)计算.方法:50例,ASA Ⅰ级,5岁以上小儿,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时,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第1例0.13 mg/cm,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小儿的药物剂量,相邻剂量的差值为0.01 mg/cm.注药15 min后,以手测麻醉平面在L1至T4视为安全有效.结果:所有小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排除病例.结论:小儿蛛网膜下腔麻醉时罗哌卡因的ED50有效剂量为0.135 mg/cm,95%的可信区间为0.12~0.15 mg/cm.
作者:黄彦;叶影;刘晓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整体护理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与护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良好的护理质量为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朴春姬;朴红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抢救28例多发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护士及时、有效、准确的抢救,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来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体现护士在整个抢救治疗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结果:本组28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2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96.42%.结论:多发伤是一种很常见的创伤,受伤部位多在2~3个部位或器官以上,伤情多变、急而重,休克发生率高,低血氧严重,易发生感染和多脏器功能紊乱.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士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全面的抢救意识,较强的时间观念,准确的判断病情、与医师配合默契.术后做到及时合理、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才能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秀桂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许多错(牙合)畸形可以通过正畸手段得到矫治,治疗中会使用各种各样的矫治器和不同的矫治技术,但是当矫治器戴入口内后就改变了口腔内环境,尤其是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环境,此时患者容易出现釉质脱矿和牙周组织健康损害.因此,为了使矫治过程顺利进行,提高矫治的整体水平,保证正畸患者牙齿的健康和稳定,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中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工作十分必要.笔者以患者的矫治过程为序,将正畸治疗中口腔卫生维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莉;李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护患沟通应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护患沟通仅限于患者在门诊看病期间、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出院后的康复期间,而缺乏预约等待住院期间的护患沟通.由于此阶段护患沟通的缺失,可造成术前准备工作不足,有时会延误患者疾病治疗的佳时间.为了使护患沟通更具连续性,我们对需要入住我院的脊柱择期手术患者,在其等待住院期间进行了住院电话沟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金京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少数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个别重症患儿可导致死亡.我院发热门诊2008-07/2008-09共收23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金福顺;金莲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56例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1次/d,疗程5 d,5 d后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25~40 mg/kg,每天分2次静点,疗程5 d.结果:治愈率62.5%,有效率98.2%.结论: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
作者:李相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8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治疗组(A组)41例.在入院尚未发生呼吸暂停时给予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观察组(B组)41例,按通常推荐的方法进行处理.两组均在观察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在生后1周A组47例中有1例发生呼吸暂停,B组41例中有35例发生呼吸暂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桂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