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腹股沟包块误诊2例分析

谭卓宏

关键词:鞘膜积液/诊断, 疝, 腹股沟/诊断, 误诊, 人类, 婴儿, 新生
摘要:新生儿腹股沟包块常见的是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和新生儿精素鞘膜积液.虽然是常见病,但因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家属表述的病程存在误差,加之两者区别并不明显,所以早期将两者区分开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误诊率也很高.本院自2006年以来误诊2例,分析如下.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角色扮演在静脉输液实验课教学中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项目,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也是基础护理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同学之间互相角色扮演真做穿刺,加深学生操作步骤记忆,为临床打基础,同时让学生体会输液的真实感觉,能更好地关心和休贴患者,我们对06级40名中专护理学生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发现如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作者:刘淑芹;程雅玲;于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经心电图确诊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以胺碘酮15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采用微量注射泵缓慢静脉注射,时间 10 min、30 min后效果不满意依前法可再次静脉注射150 mg,如仍无效则以20 mg/h静脉滴注维持不超过24 h.治疗期间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6%.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治疗阵发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采用缓慢精确的给药方式可以提高疗效并大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明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膀胱肉瘤样癌误诊为黏膜慢性炎症1例

    1 病历摘要女,71岁.因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10 d入院.B超检查:膀胱左侧壁可见4 cm×3.8 cm中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有蒂,盆腔淋巴结阴性,双肾、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镜检查:膀胱左壁可见直径约4.5 cm实性肿物,表面坏死组织明显,有蒂,蒂宽约0.8 cm;双侧输尿管口清晰;可见喷尿,尿色清;分别于肿物及蒂部取活检送病理.病理检查:黏膜慢性炎症伴坏死.在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术后病理:肿瘤组织成黏液样背景,肿瘤细胞弥漫散在排列,呈肉瘤样结构,肿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至梭型嗜伊红的胞质,肿瘤细胞核空泡状,可见嗜伊红的大核仁,肿瘤细胞可见散在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

    作者:管乐静;王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体会

    我科于2005年引进日_上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是日立株式会社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中文操作系统,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而深受广大基层医院欢迎.现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艺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步长脑心通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红丽;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术中发生酮症酸中毒致苏醒延迟1例

    1 病历摘要男,45岁,75 kg.因腹部疼痛急诊入院,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拟行剖腹探查术.急查外科血常规WBC 21.46×109/L,ECG大致正常.患者自诉有糖尿病史,血糖长期控制在6.2 mmol/L以下.入手术室BP 108/67 mm Hg,HR 102次/min.常规行静吸复合麻醉,剖腹探查后行胃穿孔修补术,手术历时35 min.术终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意识迟迟未苏醒,且血压降至87/55mm Hg,排除麻醉因素,检查患者闻到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考虑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查血糖为17.3 mmol/L,立即加快输液速度并加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患者血压回升并意识清醒,送归病房作进一步治疗.

    作者:曹永茂;张秋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冠心病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68例的护理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冠状动脉固定性或动力性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亦可称缺血性心脏病.目前介入性导管诊疗技术发展迅速,我科2008-06/2009-06以胸痛症状住院的患者68例,采取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段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保妇康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00例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阴道炎之一[1,2].患者常外阴瘙痒、白带增多而多次就诊,并采用了保妇康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00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宫腔镜下治疗节育环嵌顿10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避孕方法,宫腔镜下诊治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具有直观、安全、准确等优点,我们将宫腔镜下取环应用于2005-07/2009-07因宫内节育器嵌顿或残存就诊于我院的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姗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用凝血酶治疗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顽固性牙龈出血22例分析

    顽固性牙龈出血是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口腔内表现,因各种因素导致凝血过程中断,不能形成凝血的必需物一纤维蛋白,抑制了小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出血不止.笔者从2000年起用凝血酶外用治疗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顽固性牙龈出血22例,均获得即时止血的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民;于美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治疗难治性溃疡病200例分析

    我院1995-12/2005-12共收治难治性消化系统溃疡2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牟亚男;宋海凌;裴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穴位贴敷法治疗产后尿潴留66例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产妇于产后8h不排尿,经检查膀胱充盈,有尿意感而不能自行排尿者,可诊断为产后尿潴留[1].我院2007-07/2008-09对6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盖春莲;付效国;刘志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美洛西林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1例/早期直肠癌误诊为直肠息肉1例/妊娠晚期合并肠梗阻肠坏死1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水痘242例分析

    水痘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其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液和血液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造成流行[1].我科2004-01/2009-04共诊治水痘患者242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术治疗髋关节疾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手术前的训练方法,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随访1 a,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能独自下地行走.结论:做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梁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97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7例不孕症经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后的效果.结果:97例不孕症中治疗后已妊娠34例,妊娠率35%.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创伤小,恢复好,术后妊娠率较满意.

    作者:张秀珍;孙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5例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非单一病种,儿科临床上常见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之一,也有少数伴发阑尾炎者及其他,收集我院2005-03/2009-06门诊留观及住院的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5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国;欧桂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肺复苏236例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5 a来院前与院内心肺复苏(CPR)现状,探索如何提高CPR的成功率.方法:将2004-01/2009-05收治的236例院前和院内进行CPR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6例患者复苏成功32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开始抢救时间、抢救地点有关.

    作者:马玉静;刘爱琴;黄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32例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脏扩大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约占整个心肌病的70%~80%,其病理基础是心脏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早期症状可不明显,常常发生难治性心衰和致死性心律失常.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5 a生存率不及50%.因心肌各部位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心电图表现亦不同.

    作者:孙亚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儿蛛网膜下腔麻醉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安全剂量

    目的:确定小儿蛛网膜下腔麻醉罗哌卡因(批号:8070031FP齐鲁制药)的半数有效安全剂量,剂量按脊柱长度(即第1颈椎至骶裂孔的距离)计算.方法:50例,ASA Ⅰ级,5岁以上小儿,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时,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第1例0.13 mg/cm,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小儿的药物剂量,相邻剂量的差值为0.01 mg/cm.注药15 min后,以手测麻醉平面在L1至T4视为安全有效.结果:所有小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排除病例.结论:小儿蛛网膜下腔麻醉时罗哌卡因的ED50有效剂量为0.135 mg/cm,95%的可信区间为0.12~0.15 mg/cm.

    作者:黄彦;叶影;刘晓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