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后再行下消化道大息肉切除16例分析

巩俊卿;赵红;张立生

关键词:肾上腺素/治疗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外科学, 息肉/外科学
摘要:近2 a笔者在切除消化道较大息肉时,先在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溶液,然后再行高频圈套电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致抽搐1例分析

    对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致抽搐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0岁.因急性阑尾炎于2009-10-06T06:30收住院.应用5%葡萄糖液500 ml+左氧氟沙星0.3静脉滴注1次/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青霉素400万U静脉注射2次/d,替硝唑10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入院第2天14:00时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憋气症状,神志清楚,BP 100/80 mm Hg,P 120~150次/min,即刻给氧气吸入,地西泮10 mg静脉推注,患者病情随即稳定,P 80~100次/min.查血常规及血生化,均大致正常,再次询问病史,否认癫痫等脑部疾病史.第3天10:40左氧氟沙星开始滴入,于14:00滴注完毕.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简易便器的制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心脏疾患限制下床的患者,骨盆骨折、颈腰椎骨折、手术后不能下床的患者,其排尿操作是护理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女患者,小便不好处理.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行持续导尿,留置导尿管,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增加患者痛苦.临床常用的便器,只限男患者应用.现将一种简易便器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丁茜;于向荣;王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青光眼误诊58例分析

    目的:分析青光眼的误诊原因,并针对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收入院的58例被误诊的青光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开角型青光眼10例,继发性青光眼6例.先天性青光眼2例.治疗3个月后眼压均保持在正常范围,视力无下降.视野无继续损害.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青光眼的认识.进行青光眼的科普宣传,可有效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郭晓文;王凌智;刘向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病,经常会根据病情需要切除子宫,切除子宫后有52.7 9/6的患者在术后0.5 a内会发生性交痛或性交困难[1],使患者产生焦虑甚至抑郁情绪,影响身体健康,严重者甚至影响夫妻感情,医务人员必须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作者:杜轩;季晓玲;王会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年轻妇女宫颈癌24例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宫颈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并年轻化趋势,且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结论: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治疗时应注意保留早期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功能.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CD34+的M2a转化为M4c1例分析

    急性白血病为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等在白血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使我们更深的了解其内在本质.我院收治1例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形态学改变,其变化过程分析如下.

    作者:吴传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B超、实验室检测的价值,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的诊断率.方法:选择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6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症状、妇科检查、B超结果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0.01);妇科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常均匀性增大,且一般增大<12孕周,而宫体压痛明显高于子宫肌瘤(P<0.01);两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5%和93.5%,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阳性率80.8%,子宫肌瘤组血清CA125阳性率4.8%,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综合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所见和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肛肠手术2例的心理护理

    我院2006/2008年共收治肛肠患者186例,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与护理措施相结合方法,经临床观察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均有显著疗效.本文对2例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孙玉峰;韩芙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全程分段式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体会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化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大、治疗疗程长,导致部分患者依从性差,常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疗的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调整患者心理,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抗病信心等,有助于患者顺利地完成全程化疗,从而达到化疗目的,收效良好,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汪云朋;胡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放置MCuIUD与TCu220IUD 1a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MCuIUD与TCu220IUD的临床避孕效果.方法:2006-03/2008-03采用随机比较的研究方法,分别放置两种IUD各150例,于放置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两种IUD 12个月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续用率分别为:MCuIUD 0.7%、0.7%、1.3%、95.2%;TCu220IUD 1.3%、2.7%、3.3%、86.8%.其中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MCuIUD均低于TCu220IUD,有统计学差异(P<0.05).续用率MCuIUD高于TCu220IUD,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CuIUD具有脱落率低,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明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58例分析

    目的:分析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方法:首次负荷剂量25%硫酸镁20 ml,加于10%葡萄糖液20 ml中,缓慢静脉注入,5~10 min推完;继之,25%硫酸镁60 ml加入5%葡萄糖1 000 ml,静脉滴注,滴速为1.5g/h,维持10 h.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为25~30 g,对于子痫前期临产后入院者,可在产前或产后及时给予25%硫酸镁20 ml臀肌深部注射.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膝腱反射、呼吸及尿量变化.结果:无一例硫酸镁中毒死亡,无一例住院期间发展或再次发生子痫.结论:硫酸镁可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成为子痫.

    作者:曹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马壮骨胶囊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主要对金马壮骨胶囊的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生产,确定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时间及次数.利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要成分血竭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制定出佳的制备工艺,同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结论:研究得到的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稳定可行,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作者:刘庆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反复呼吸暂停的30例早产儿为治疗组,应用NCPAP辅助呼吸,并与30例未使用NCPAP的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应用NCPAP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PAP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呼吸衰竭、肺部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及其他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蓉美;徐苏东;陈学珍;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胆囊切除术后机体血脂、载脂蛋白、脂蛋白α水平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血脂及载脂蛋白A、B及脂蛋白α水平的改变.方法:对临床行胆囊切除术的4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血脂及载脂蛋白A、B及脂蛋白α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α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有利于指导胆囊切除患者结石复发的预防.

    作者:宋红美;潘新民;陈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008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并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测的调查表和方法,按要求逐项填写,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费用的30.06%,抗菌药物使用率63.13%,头孢菌素类使用率48.96%,术前0.5~1 h给药占70%,二联及三联用药37.62%,病原学送检率31.67%,药敏试验送检率20.83%.结论: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在费用、用药时机、用药起点及联合用药方面与合理使用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应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

    作者:胡勇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手术室工作中的安全护理体会

    手术室是为了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又是为了临床科室提供先进仪器,先进技术协助诊断、辅助治疗的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进入手术室的患者一般病情非常严重或者十分紧急、生命攸关,必须通过手术治疗[1].护理人员在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同时往往会忽视手术中的安全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各种抢救技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手术,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下面谈谈几年工作的经验与护理体会.

    作者:朱文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右心室梗死23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及意义.方法:对5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显示:左胸V1~V5 ST段抬高呈递减性,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1 mm 15例;Ⅰ、avL、V5、V6导联q波消失10例;添加右胸导联,V3R~V4R ST段抬高≥1 mm 18例,V3R~V6R ST段抬高≥1 mm 21例.结论:右胸导联特别是V3R~V6R ST段抬高是诊断右心室梗死的有力证据,当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有V1导联ST段抬高,高侧壁及侧壁导联q波消失,及时加做右胸导联对诊断右心室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芳;崔智飞;孟素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龄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50例麻醉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方法.方法:采用硬膜外穿刺置管技术,选择L1~2或L2~3,置管4 cm.穿刺置管成功后,先给予实验剂量2~3 ml,确证无全脊麻征象及局麻药不良反应.根据麻醉阻滞平面与全身情况,采用小剂量、多次追加麻药.结果:在硬膜外麻醉下能维持良好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妥善的麻醉选择是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故以椎管内麻醉为首选.

    作者:徐长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2例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缩短胃瘫患者的恢复时间.方法:总结2例胃瘫的病情和身心变化,及时处理,正确评估,制定详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结果:胃癌术后胃瘫并发症治愈.结论: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可以缩短胃瘫患者恢复的时间.

    作者:顾彬;张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暂封甲醛甲酚液引起感冒样过敏1例

    病历摘要女,38岁.左侧后牙疼痛3 d,于2008-02来我院口腔科就治.口腔科检查:D7远中颈部龋,探痛(一),叩痛(+),冷热不敏感,牙体无松动,口腔黏膜及牙龈正常,临床诊断为D7慢性根尖炎.治疗:开髓,去腐备洞,根管预备,根管冲洗,干燥窝洞,封FC棉球,预约7 d后复诊,未给予全身给药.患者回家后大约4 h左右,即全身不适、感头痛、恶心、寒战、流涕,伴有轻度发烧,T 37.5℃,当夜未能很好入睡.

    作者:张春民;于美芝;郭庆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