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34+的M2a转化为M4c1例分析

吴传印

关键词:白血病/病理学, 抗原, CD34
摘要:急性白血病为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等在白血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使我们更深的了解其内在本质.我院收治1例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形态学改变,其变化过程分析如下.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反复呼吸暂停的30例早产儿为治疗组,应用NCPAP辅助呼吸,并与30例未使用NCPAP的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应用NCPAP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PAP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呼吸衰竭、肺部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及其他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蓉美;徐苏东;陈学珍;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小剂量GAA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GAA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20例,采用CAA 2周期化疗.结果:CR 10例,PR5例,NR 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75%.结论:小剂量GAA方案对不能耐受强化治疗的老年AML患者,尤其在骨髓增生低下者,在诱导缓解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姜宇;张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与乳酸左氧氟沙星之间的配伍禁忌

    在临床输液中,笔者观察到当连续输入注射用泮托拉唑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时,输液管中液体呈乳白色.立即夹闭输液,更换输液管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未发现不适症状,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伊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老年脑出血98例的观察与护理

    老年脑出血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做好脑出血患者护理,对预防出血、减少复发、控制并发症十分重要.2008-10/2009-10本院共收治老年脑出血患者98例,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唐艳红;张会芳;张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32例再入院率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食物失调、感染、劳累及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现将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32例再入院率的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张芝;赵建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β-内酰胺类药物对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值,结果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非发酵菌均有70%左右分离自痰,药物的敏感率普遍较低,只有个别药物高于50%.结论:监测和总结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白线疝误诊为脂肪瘤1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致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升高1例/肝硬化并腹水误诊冠心病心衰1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O.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弥可保500 U静脉滴注,1次/d,持续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O.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浩廷;王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57例分析

    我院2007-10/2009-10将七氟烷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临床,共实施小儿外科手术57例,主要观察其在小儿外科的实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标层析法检测HIV抗体在献血员初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金标层析法检测抗-HIV在献血员初筛中的适用性.方法:用金标层析法和ELISA法对35 475名献血员进行抗-HIV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抗-HIV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金标层析法适用于街头无偿献血员的筛选.

    作者:张宁;张立红;王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标本细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病原微生物培养及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合理、可靠依据.方法:对诸城市人民医院975例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微生物309株,阳性率为31.7%,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为检出菌的12.9%;检出革兰阴性菌205株,为检出菌的66.3%;真菌64株,为检出菌的20.7%.结论:加强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耐药性监测分析,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刁金玲;张崇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神经外科昏迷并肺部感染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昏迷患者肺感染的疗效.方法:对42例昏迷伴肺部感染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插至病变肺叶支气管,进行清理支气管堵塞物及灌洗,同时取痰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灌洗治疗后SaO2由74.4%升高为96%,PaO2由65.6 mm Hg.升高为86.8 mm Hg .治愈27例,治愈率84.4%;好转5例,占15.4%,4例肺不张患者病灶消失.结论:昏迷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并结合常规基础治疗能加快肺部感染的控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郭少华;郭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重症卒中患者高热中医辨证施护疗效分析

    脑中风[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者造成身体痛苦,重症卒中后高热是常见的合并症,笔者2006/2009年辨证施护重症卒中后高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莹;管健;周春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动作技能理论用于实习生骨髓穿刺术培训的研究

    我们将动作技能理论用于实习生骨髓穿刺术培训,做到规范操作流程,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临床医学2003、2004级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每年级在我科轮流实习40例,随机分为两大组,第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动作技能理论培训;第二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法培训.分析各组年龄、性别、及上一学期考试成绩等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王伟;崔海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后再行下消化道大息肉切除16例分析

    近2 a笔者在切除消化道较大息肉时,先在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溶液,然后再行高频圈套电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巩俊卿;赵红;张立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严重危害可以导致急性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静脉血栓形成后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如治疗不及时可使患者丧失劳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况[1].本文就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27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玉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胆囊切除术后机体血脂、载脂蛋白、脂蛋白α水平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血脂及载脂蛋白A、B及脂蛋白α水平的改变.方法:对临床行胆囊切除术的4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血脂及载脂蛋白A、B及脂蛋白α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α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有利于指导胆囊切除患者结石复发的预防.

    作者:宋红美;潘新民;陈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结肠运输试验10例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诊 (T1=0.5).断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0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42~60岁,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排便费劲、排便未尽感,排便次数:1次/d~1次/5 d,病程6个月~10a.

    作者:杜庆山;蔡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门诊药房调剂与患者的矛盾体会

    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是第一线,调剂人员与患者面对面打交道,因此,调剂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而引发矛盾,随着患者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服务有了高期望值,也是矛盾易突出.

    作者:宁红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2例,分成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低盐、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压、降血糖、抗炎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传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较好.

    作者:曾亚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