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神经外科昏迷并肺部感染42例疗效分析

郭少华;郭俭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 支气管镜检查, 昏迷/治疗, 肺炎/并发症/治疗, 人类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昏迷患者肺感染的疗效.方法:对42例昏迷伴肺部感染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插至病变肺叶支气管,进行清理支气管堵塞物及灌洗,同时取痰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灌洗治疗后SaO2由74.4%升高为96%,PaO2由65.6 mm Hg.升高为86.8 mm Hg .治愈27例,治愈率84.4%;好转5例,占15.4%,4例肺不张患者病灶消失.结论:昏迷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并结合常规基础治疗能加快肺部感染的控制,提高抢救成功率.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适型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加强放疗患者皮肤反应观察及护理,避免不良因素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或放疗过程中因患者知识缺乏皮肤保护不当影响放疗进程.方法:放疗前、中、后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局部皮肤观察及处理,尽可能减轻放疗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一方面,年轻护理人员对放疗患者皮肤护理意识增强,护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护理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患者尊医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放疗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确保放疗顺利进程.结论:加强放疗患者局部皮肤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放射治疗肿瘤患者的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甄志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青光眼误诊58例分析

    目的:分析青光眼的误诊原因,并针对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收入院的58例被误诊的青光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开角型青光眼10例,继发性青光眼6例.先天性青光眼2例.治疗3个月后眼压均保持在正常范围,视力无下降.视野无继续损害.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青光眼的认识.进行青光眼的科普宣传,可有效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郭晓文;王凌智;刘向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后再行下消化道大息肉切除16例分析

    近2 a笔者在切除消化道较大息肉时,先在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溶液,然后再行高频圈套电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巩俊卿;赵红;张立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年轻妇女宫颈癌24例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宫颈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并年轻化趋势,且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结论: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治疗时应注意保留早期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功能.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肌间沟臂丛阻滞复合压迫法在尺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压迫法在尺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行尺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两组局麻用药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实验组则用食指或中指压迫阻滞点上方的肌间沟,持续按压到注药后5 min.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2%,对照组为80%,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尺骨手术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压迫法,麻醉效果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宝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舒洛地特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144例不伴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代谢控制稳定后,原糖尿病治疗方案不变,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舒洛地特治疗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及舒洛地特+苯那普利治疗组.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尿白蛋白/尿肌酐(ACR)的变化,同时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肌酐、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除常规治疗组外,其他三组治疗12周前后的AC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2周后,舒洛地特治疗组、苯那普利治疗组、舒洛地特+苯那普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12周后相比,ACR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3组间治疗后12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能减少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ACR,延缓肾病的进展,是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途径.

    作者:王庭俊;王中心;杨芳;陈纯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

    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是头颈部放疗患者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轻则口干、口腔疼痛,严重者影响进食甚至必须暂停放疗或停止放疗.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我科推行个体健康教育化模式,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实行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作者:陈楚云;郑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小剂量GAA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GAA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20例,采用CAA 2周期化疗.结果:CR 10例,PR5例,NR 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75%.结论:小剂量GAA方案对不能耐受强化治疗的老年AML患者,尤其在骨髓增生低下者,在诱导缓解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姜宇;张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大骨节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及鉴别

    大骨节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相似,均表现为对称发病、关节畸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在非大骨节病流行区,容易误诊.笔者对大骨节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及鉴别总结如下.

    作者:朴荣日;张彦青;杨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1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神经外科微创术后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总结15例微创手术患者的术后除常规护理外,同时使用亚低温脑保护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均无并发症及再出血出现.结论:亚低温脑保护可减少神经外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颅内再次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肛肠手术2例的心理护理

    我院2006/2008年共收治肛肠患者186例,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与护理措施相结合方法,经临床观察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均有显著疗效.本文对2例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孙玉峰;韩芙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标层析法检测HIV抗体在献血员初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金标层析法检测抗-HIV在献血员初筛中的适用性.方法:用金标层析法和ELISA法对35 475名献血员进行抗-HIV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抗-HIV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金标层析法适用于街头无偿献血员的筛选.

    作者:张宁;张立红;王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癌症患者临终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尽可能的减轻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心理安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使他们安详地、舒适地、并有尊严而无遗憾地渡过人生终的旅程.笔者对癌症患者临终心理之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标本细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病原微生物培养及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合理、可靠依据.方法:对诸城市人民医院975例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微生物309株,阳性率为31.7%,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为检出菌的12.9%;检出革兰阴性菌205株,为检出菌的66.3%;真菌64株,为检出菌的20.7%.结论:加强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耐药性监测分析,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刁金玲;张崇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2例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缩短胃瘫患者的恢复时间.方法:总结2例胃瘫的病情和身心变化,及时处理,正确评估,制定详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结果:胃癌术后胃瘫并发症治愈.结论: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可以缩短胃瘫患者恢复的时间.

    作者:顾彬;张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重症卒中患者高热中医辨证施护疗效分析

    脑中风[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者造成身体痛苦,重症卒中后高热是常见的合并症,笔者2006/2009年辨证施护重症卒中后高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莹;管健;周春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中耳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辅助治疗63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耳炎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对63例小儿急性中耳炎患者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辅助治疗,3 d后观察疗效.结果:3 d后,有效率为95.2%.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黎忠;吴黎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神经外科昏迷并肺部感染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昏迷患者肺感染的疗效.方法:对42例昏迷伴肺部感染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插至病变肺叶支气管,进行清理支气管堵塞物及灌洗,同时取痰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灌洗治疗后SaO2由74.4%升高为96%,PaO2由65.6 mm Hg.升高为86.8 mm Hg .治愈27例,治愈率84.4%;好转5例,占15.4%,4例肺不张患者病灶消失.结论:昏迷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并结合常规基础治疗能加快肺部感染的控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郭少华;郭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手术室工作中的安全护理体会

    手术室是为了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又是为了临床科室提供先进仪器,先进技术协助诊断、辅助治疗的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进入手术室的患者一般病情非常严重或者十分紧急、生命攸关,必须通过手术治疗[1].护理人员在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同时往往会忽视手术中的安全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各种抢救技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手术,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下面谈谈几年工作的经验与护理体会.

    作者:朱文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β-内酰胺类药物对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值,结果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非发酵菌均有70%左右分离自痰,药物的敏感率普遍较低,只有个别药物高于50%.结论:监测和总结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