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神经外科微创术后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总结15例微创手术患者的术后除常规护理外,同时使用亚低温脑保护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均无并发症及再出血出现.结论:亚低温脑保护可减少神经外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颅内再次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临床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接触病人,认识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联系实际,熟练基本临床技能,了解各种规章制度,初步培养良好医德医风,为实习和毕业后工作打下基础.妇产是见习的重要部分,因针对人群的特殊性为临床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为提高见习质量,需综合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作者:蔡娱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位居首位,其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1].2007-10/2009-10共收治宫颈癌患者56例,住院期间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丽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方法:首次负荷剂量25%硫酸镁20 ml,加于10%葡萄糖液20 ml中,缓慢静脉注入,5~10 min推完;继之,25%硫酸镁60 ml加入5%葡萄糖1 000 ml,静脉滴注,滴速为1.5g/h,维持10 h.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为25~30 g,对于子痫前期临产后入院者,可在产前或产后及时给予25%硫酸镁20 ml臀肌深部注射.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膝腱反射、呼吸及尿量变化.结果:无一例硫酸镁中毒死亡,无一例住院期间发展或再次发生子痫.结论:硫酸镁可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成为子痫.
作者:曹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肘内翻畸形术后角度丢失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106例,单纯钢板内固定26例,钢针内固定18例,钢针加钢丝内固定34例,螺丝钉加钢丝内固定28例.术后石膏托屈肘90.中立位外固定4~6周并功能锻炼.结果:106例患者均获随访8~24(平均13.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平均7.2)周,术后2~3个月肘关节屈伸及旋转功能达到术前水平.按肘关节功能HSS标准评定,优良率90.57%.结论:肘内翻畸形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及合理的固定,加上正确的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术后角度丢失的发生率.
作者:樊洁;刘斌;王燕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加强放疗患者皮肤反应观察及护理,避免不良因素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或放疗过程中因患者知识缺乏皮肤保护不当影响放疗进程.方法:放疗前、中、后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局部皮肤观察及处理,尽可能减轻放疗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一方面,年轻护理人员对放疗患者皮肤护理意识增强,护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护理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患者尊医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放疗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确保放疗顺利进程.结论:加强放疗患者局部皮肤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放射治疗肿瘤患者的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甄志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科2008-01/2008-12以患者对优质护理指征观点研究的结果为基础,充分借鉴国外问卷,编制了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问卷,并对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先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胸部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大,由于肺的总容量减少,解剖死腔增加,呼吸道黏膜萎缩,黏膜纤毛功能和保护性咳嗽反射敏感性降低,易致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因此,除在围术期内应用有效、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外,应锻炼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学习有效的咳嗽和排痰方法,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排痰是治疗支气管肺部疾病,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胸部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2].我们对我科收治的胸部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总结了一些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支气管炎和急性胃肠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1岁.因发热,咳嗽1周,头晕、心悸、腹泻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 a,未经正规治疗,未监测血压.查体:T37.5℃,P90次/min,R 20次/min,BP 90/60 mm 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貌,精神差,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HR 90次/min,闻及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腹软,剑突下压痛,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肌力4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脑中风[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者造成身体痛苦,重症卒中后高热是常见的合并症,笔者2006/2009年辨证施护重症卒中后高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莹;管健;周春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疟疾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先天性疟疾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先天性疟疾患儿症状极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化,抗疟药物青蒿琥酯、奎林马斯均能快速地杀死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疗效均佳.结论:对疑有疟疾的新生儿常规行母、子血涂片查找疟原虫,以确保早期诊断、早治疗.
作者:黄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B超、实验室检测的价值,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的诊断率.方法:选择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6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症状、妇科检查、B超结果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0.01);妇科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常均匀性增大,且一般增大<12孕周,而宫体压痛明显高于子宫肌瘤(P<0.01);两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5%和93.5%,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阳性率80.8%,子宫肌瘤组血清CA125阳性率4.8%,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综合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所见和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大骨节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相似,均表现为对称发病、关节畸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在非大骨节病流行区,容易误诊.笔者对大骨节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及鉴别总结如下.
作者:朴荣日;张彦青;杨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心脏疾患限制下床的患者,骨盆骨折、颈腰椎骨折、手术后不能下床的患者,其排尿操作是护理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女患者,小便不好处理.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行持续导尿,留置导尿管,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增加患者痛苦.临床常用的便器,只限男患者应用.现将一种简易便器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丁茜;于向荣;王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妇女全部肿瘤的15%[1].近年来,发病又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2].宫颈癌是可预防和治愈,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宫颈癌前病变(CIN),早期诊治阻断病程发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开展宫颈癌的筛查十分重要.宫颈细胞学的检查是宫颈癌的重要方法.随着液基细胞学新技术的出现,宫颈癌筛查的质量和CIN的检出得到提高.现对液基细胞学结果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丁燕玲;黎华连;赵应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2例,分成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低盐、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压、降血糖、抗炎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传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较好.
作者:曾亚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急性白血病为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等在白血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使我们更深的了解其内在本质.我院收治1例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形态学改变,其变化过程分析如下.
作者:吴传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手术室是为了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又是为了临床科室提供先进仪器,先进技术协助诊断、辅助治疗的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进入手术室的患者一般病情非常严重或者十分紧急、生命攸关,必须通过手术治疗[1].护理人员在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同时往往会忽视手术中的安全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各种抢救技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手术,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下面谈谈几年工作的经验与护理体会.
作者:朱文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患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分析1995/2007年60岁以上47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4例,Ⅰ期行横结肠切除10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近端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11例,行双腔造瘘12例;术后并发症32%,围手术期病死率4%.结论:重视对高龄老人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术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是减少老人并发症、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方杰;王本一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