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洁;刘斌;王燕伟
近2 a笔者在切除消化道较大息肉时,先在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溶液,然后再行高频圈套电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巩俊卿;赵红;张立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临床输液中,笔者观察到当连续输入注射用泮托拉唑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时,输液管中液体呈乳白色.立即夹闭输液,更换输液管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未发现不适症状,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伊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手术室是为了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又是为了临床科室提供先进仪器,先进技术协助诊断、辅助治疗的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进入手术室的患者一般病情非常严重或者十分紧急、生命攸关,必须通过手术治疗[1].护理人员在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同时往往会忽视手术中的安全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各种抢救技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手术,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下面谈谈几年工作的经验与护理体会.
作者:朱文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血脂及载脂蛋白A、B及脂蛋白α水平的改变.方法:对临床行胆囊切除术的4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血脂及载脂蛋白A、B及脂蛋白α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α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有利于指导胆囊切除患者结石复发的预防.
作者:宋红美;潘新民;陈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肘内翻畸形术后角度丢失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106例,单纯钢板内固定26例,钢针内固定18例,钢针加钢丝内固定34例,螺丝钉加钢丝内固定28例.术后石膏托屈肘90.中立位外固定4~6周并功能锻炼.结果:106例患者均获随访8~24(平均13.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平均7.2)周,术后2~3个月肘关节屈伸及旋转功能达到术前水平.按肘关节功能HSS标准评定,优良率90.57%.结论:肘内翻畸形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及合理的固定,加上正确的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术后角度丢失的发生率.
作者:樊洁;刘斌;王燕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缩短胃瘫患者的恢复时间.方法:总结2例胃瘫的病情和身心变化,及时处理,正确评估,制定详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结果:胃癌术后胃瘫并发症治愈.结论: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可以缩短胃瘫患者恢复的时间.
作者:顾彬;张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主要对金马壮骨胶囊的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生产,确定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时间及次数.利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要成分血竭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制定出佳的制备工艺,同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结论:研究得到的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稳定可行,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作者:刘庆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本文旨在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诊 (T1=0.5).断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0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42~60岁,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排便费劲、排便未尽感,排便次数:1次/d~1次/5 d,病程6个月~10a.
作者:杜庆山;蔡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反复呼吸暂停的30例早产儿为治疗组,应用NCPAP辅助呼吸,并与30例未使用NCPAP的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应用NCPAP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PAP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呼吸衰竭、肺部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及其他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蓉美;徐苏东;陈学珍;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B超、实验室检测的价值,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的诊断率.方法:选择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6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症状、妇科检查、B超结果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0.01);妇科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常均匀性增大,且一般增大<12孕周,而宫体压痛明显高于子宫肌瘤(P<0.01);两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5%和93.5%,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阳性率80.8%,子宫肌瘤组血清CA125阳性率4.8%,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综合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所见和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Ca+拮抗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8 ml/d,共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心绞痛近期疗效好.
作者:倪卫东;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致抽搐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0岁.因急性阑尾炎于2009-10-06T06:30收住院.应用5%葡萄糖液500 ml+左氧氟沙星0.3静脉滴注1次/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青霉素400万U静脉注射2次/d,替硝唑10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入院第2天14:00时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憋气症状,神志清楚,BP 100/80 mm Hg,P 120~150次/min,即刻给氧气吸入,地西泮10 mg静脉推注,患者病情随即稳定,P 80~100次/min.查血常规及血生化,均大致正常,再次询问病史,否认癫痫等脑部疾病史.第3天10:40左氧氟沙星开始滴入,于14:00滴注完毕.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支气管炎和急性胃肠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1岁.因发热,咳嗽1周,头晕、心悸、腹泻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 a,未经正规治疗,未监测血压.查体:T37.5℃,P90次/min,R 20次/min,BP 90/60 mm 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貌,精神差,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HR 90次/min,闻及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腹软,剑突下压痛,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肌力4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喉痉挛是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是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喉痉挛发生时往往情况紧急,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儿童是高发人群.我院外科ICU2006-07以来收治的口腔科、心外科及普外科全麻插管术后患儿共307例,其中口腔科患者193例,心外科45例,普外科69例.其中共有8例拔管后24 h内出现喉痉挛,分析如下.
作者:张宪芬;李海朝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尽可能的减轻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心理安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使他们安详地、舒适地、并有尊严而无遗憾地渡过人生终的旅程.笔者对癌症患者临终心理之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不足所致的生后3周~3月龄的婴儿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幸存者常遗留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但该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极易被漏诊或误诊.我院2001-03/2009-07共收治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54例,其中23例早期有漏诊或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郝红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并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测的调查表和方法,按要求逐项填写,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费用的30.06%,抗菌药物使用率63.13%,头孢菌素类使用率48.96%,术前0.5~1 h给药占70%,二联及三联用药37.62%,病原学送检率31.67%,药敏试验送检率20.83%.结论: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在费用、用药时机、用药起点及联合用药方面与合理使用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应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
作者:胡勇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妇女全部肿瘤的15%[1].近年来,发病又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2].宫颈癌是可预防和治愈,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宫颈癌前病变(CIN),早期诊治阻断病程发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开展宫颈癌的筛查十分重要.宫颈细胞学的检查是宫颈癌的重要方法.随着液基细胞学新技术的出现,宫颈癌筛查的质量和CIN的检出得到提高.现对液基细胞学结果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丁燕玲;黎华连;赵应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及意义.方法:对5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显示:左胸V1~V5 ST段抬高呈递减性,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1 mm 15例;Ⅰ、avL、V5、V6导联q波消失10例;添加右胸导联,V3R~V4R ST段抬高≥1 mm 18例,V3R~V6R ST段抬高≥1 mm 21例.结论:右胸导联特别是V3R~V6R ST段抬高是诊断右心室梗死的有力证据,当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有V1导联ST段抬高,高侧壁及侧壁导联q波消失,及时加做右胸导联对诊断右心室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芳;崔智飞;孟素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和观察,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并予以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放松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疾病认识程度方面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其他各项及总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3.91,P<0.05).结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时间缩短.因此,长期的、经常性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