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荣华;朱颖文
本人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总结了该院2000年~2005年的经病理证实的4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了粗浅的分析,以期总结误诊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喻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子宫角妊娠: 指孕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或在输卵管间质部,但向宫腔侧发育而不在间质部发育,故称子宫角妊振(简称宫角妊振).宫角妊娠有时可发育致中孕,患者在引产时导致不良后果.现将我院二例米索致子宫破裂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胡京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家法律的逐渐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正逐步提高,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保证与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对护理缺陷不严加管理,可造成护理差错,会导致病人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甚至致残、致死,危害极大,而且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而影响医院的工作秩序及声誉,更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作者:胡士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作为中国领先的网络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网络一直倡导技术与应用并重,追求无限贴近用户,用心倾听用户心声,在精准把握应用趋势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正是如此,锐捷网络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精力,精心地设计了一整套全局的数字化医院网络解决方案,方案提出了有医疗行业特色的数字化网络建设建议,即稳定性建设是数字化医院网络建设与运行的关键.
作者:陆小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抗原(致敏原)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立即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致敏原物质很多,有药物性的、动物性的和植物性的,但在临床上以药物引起的为多见.
作者:王伟娜;袁飞雁;刘建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MDC激光结合电脑中频与封闭疗法治疗网球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MDC激光结合电脑中频组60例,封闭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结果 MDC激光结合电脑中频组显愈率为70%,封闭组为45%,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MDC激光结合电脑中频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封闭组.
作者:郑威平;刘斌;旷道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53例急性甲醇中毒的患者中出现代谢性酸中毒26例,表现为阴离子间隙(AG)增高正常血氯的代谢性酸中毒,予血液透析,碳酸氢钠补碱,维持电解质平衡,使用叶酸、激素等处理.结果:抢救成功52例(98.1%),死亡1例(1.9%).经随访观察半年,总的伤残病例17例(32.1%),包括急性期死亡1例(1.9%),终视力在低视力以下(中心视力低于0.3)9例(17.0%),包括双眼无光感2例(3.8%),盲目(中心视力低于0.05)有4人共6只眼,另有1例(1.9%)呈植物人状态.结论:急性甲醇中毒可引起视神经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常是主要的致死原因,及时纠正酸中毒是抢救急性甲醇中毒并减少视功能障碍后遗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志前;张程;罗红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我们习惯于用传统的x线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对检验科痰液中检菌不很重视,根据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概念和做法以及检验技术的发展,痰液检菌应是诊断肺结核和肺结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要把此项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必须认真做好,痰液检菌工作的临床价值在于:
作者:杨润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铅是一种古老的金属.铅对为体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的研究历时已长久.对接触者的危害主要是在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等系统的损害,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铅危害的认识亦日趋深入,由此对铅的生殖毒性就近年国内有关研究做简要综述.
作者:王羚;李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TCD与DSA对50例颅内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结果的对照研究,探讨TCD对颅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D仪检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再行DS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 TCD对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与DSA的检出率明显相关.结论通过TCD与DSA比较,极大提高了TCD对颅内缺血性病变检测的准确性,TCD检查是一种无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可用于DSA检查前的筛选.
作者:温永枝;寇志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0年1月份至2003年11月间脐带异常86例.包括脐带绕颈1周,脐带绕颈≥2周,脐带扭转,脐带过短,脐带脱垂,并与同期86例无脐带异常者对照比较,发现脐带异常可使产程延长或停滞,使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增高,新生儿窒息率为同期分娩新生儿窒息的4倍.通过产程B超监测,胎心电子监护等,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部分脐带异常.积极处理产程,可使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大大减少.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85年6月~2004年11月收治胸部创伤91例(开放损伤10例、闭合损伤81例),其中胸部软组织伤22例,单根肋骨骨折29例,多根肋骨骨折25例(浮动胸壁5例),气胸5例,血胸8例,血气胸11例,支气管挫裂伤4例,肺挫裂伤14例,合并腹部脏器损伤12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32例,创伤性窒息5例,并有创伤失血性休克21例,并ARDS 5例.对症治疗39例,胸壁外固定3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20例,开胸手术2例,其他合并伤手术22例,行呼吸机治疗4例,治愈89例,死亡2例.作者认为,应及时对危及生命的多根、多段肋骨骨折浮动胸壁和张力性血气胸患者作出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于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伤员, 观察中引流气体不见减少,应及时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既能及时吸出气管、支气管内的痰液和血凝块,又能明确诊断气管、支气管挫裂伤.对于下胸部开放性损伤,应及时明确有无胸腹联合伤.积极手术处理腹部脏器损伤.
作者:王宗春;李东进;杨秀芝;张再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生实习阶段,是课堂教和学的延续与深化,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是护生从事护理职业的引导者,下面对教师老师的角色认识状况和差距进行分析.
作者:陈淑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关节红肿疼痛并反复发作,伴血尿酸增高为主要表现.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肥胖人群的增加,痛风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它在我国人群中已不再是低发病.因此,对痛风的及早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具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倪晓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对肠梗阻的诊断及选择手术时机.方法确诊肠梗阻进行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结果本组49例中年龄小者3岁,大者68岁,其中20~50岁42例,占85.7%;发病时间短者3小时,长者6天.结论肠梗阻的病情复杂,进展快,在治疗上更带有迫切性,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正确判断肠梗阻的性质和程度,适当选择手术时机是挽救死亡的关键.
作者:温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内科20余年来收治已确诊的白血病晚期患者60余例,由于本病有难以治愈的特点,加之多数患者反复外出检查,使治疗花费巨大,经济状况一贫如洗.疾病的缠绕、治疗的无望、经济的贫困、求生的欲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束缚着患者的肉体和心灵,同时使患者在家庭中始终沉浸着忧伤的情绪之中.
作者:王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今后医药物流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物流市场的主角肯定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医药行业有其特殊性,国家对药品的管理以及仓储、运输方面要求都很严格,所以医药物流好的发展模式即从医药企业分离出的物流部门,经改造成为独立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作者:宋慧勇;李湘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卒中后的护理,提出及时的康复训练,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实施身心整体,能大限度的发挥病人的残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情的恶化.
作者:田春英;刘艳茹;赵勤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全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三种方法对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苏醒期的影响,以寻找较好的麻醉方法.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病人9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成吸入麻醉组(A)、全静脉麻醉组(B)和静吸复合(先吸入后静脉)麻醉组(C),每组30例.观察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定向力恢复时间(T4)、离开手术室时间(T5)、意识状态(OAAS)、疼痛评分(VRS)及恶心呕吐.结果 (1)T1、T2、T3、T4、T5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时间C<B<A,(2)意识状态C组好于B组和A组,(3)疼痛发生率C组高于B组和A组.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静吸复合(先吸入后静脉)麻醉方法在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明显优于吸入麻醉和全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穆峰;毛少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善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善宁组和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善宁组72h止血有效率90.4%,垂体后叶素组72h止血有效率68.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善宁治疗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方庆生;林发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