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TOF的手术治疗特点

闪辉

关键词:成人, 法乐氏四联症(TOF),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了79例成人法乐氏四联症患者手术治疗相关经验.方法 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79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1例,年龄16~43岁,平均(20±2.8)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有明显缺氧发作史34例,术前血红蛋白130~189g/L,平均(140±25.6)g/L.经三尖瓣或联合右心室切口途径疏通右心室流出道及修补室问间隔缺损35例(44%),跨环补片12例(15%),同种血管代替主肺动脉1例.结果 手术死亡2例(2.6%),1例死于灌注肺,1例死于低心排.术后主要并发征:肺不张,低心排综合征,2次开胸止血,残余漏等.结论 成人TOF应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准确认识成人TOF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学特点是获得好的手术效果基础.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3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血运重建的情况.方法 采用国产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监测患者胸痛缓解消失时间,溶栓前后心电图变化以及心肌坏死标记物峰值出现时间,观察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26例判断为临床再通,开通率为70.27%,6小时内溶栓再通20例,6~12小时内溶栓再通6例.结论 静脉溶栓是血运重建的一种有效手段,愈早溶栓获益愈大

    作者:朱冬梅;谢绍华;刘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个体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医学教学中要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等途径,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贺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片仔癀胶囊配合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片仔癀胶囊合用化疗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新药Ⅱ期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240例病例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试验组(介入治疗+片仔癀)120例,对照组(介入治疗+安慰剂)120例,符合统计要求的有效病例为试验组102例,对照组105例,介入治疗按介入治疗方案执行,片仔癀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4周为一疗程,共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片仔癀胶囊对化疗药介入治疗的减毒增效作用.结果 试验组在缩小瘤体、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止痛等方面以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由化疗药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 片仔癀胶囊与化疗药联用用于癌症治疗具有显著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赵水连;潘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三种术式治疗后马蹄状肛瘘的疗效比较

    目的:介绍笔者5年中运用三种术式治疗后马蹄状肛瘘的体会,旨与同道切蹉提高.方法 后马蹄状肛瘘131例,选用拖线引流、半缝合引流及全切开引流三种术式治疗,治疗例数分别为58例、51例、22例.对比观察三组一次手术治愈率、术后创口平均愈合天数,术后2周内疼痛情况及出院后半年以上肛门畸形、失禁的发生率.结果 三种术式的一次手术治疗率无差异,P>0.01.拖线引流组与半缝合引流组术后创口愈合天数明显短于全切开组,P<0.01,前二者无差异,P>0.05.术后VRS疼痛评估,拖线引流组与半缝和引流组均明显轻于全切开组,P<0.001,前二组间无差异,P>0.01.出院随访均无严重的肛门失禁,高位马蹄状瘘全切开组肛门畸形达100%,明显高于其余二组,P<0.001.结论 三种术式均是治愈后马蹄状肛瘘的有效方法,然以病人角度出发,应提倡无痛、微创的术式,从术后质量分析拖线引流、半缝合引流确是目前治疗后马蹄状肛瘘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敬华;朱平;周军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炎肝硬化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99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斌;陈江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目的:观察银可达莫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2周,用药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用药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

    作者:谭子凯;牛红涛;司秋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肠套叠诊治体会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预后取决于能否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合理治疗,耽误诊断治疗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本人查阅从1990年至2005年12月止小儿肠套叠病例共71例,现将资料统计归纳整理,并谈个人体会.

    作者:孙树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验证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 2003年9月~2005年9月以眩晕为初始症状及主要症状在本院急诊留观患者共4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纳洛酮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纳洛酮组为95.83%,对照组为87.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纳洛酮组完全缓解及显效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椎基底动脉缺血所致的眩晕缓解慢、复发率高,尽早应用纳洛酮可减轻细胞内超钙,减轻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缓解眩晕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永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临床神经电生理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临床电生理技术包括脑电图、诱发电位、肌电图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断发展完备,虽然CT,MRI,X-ray临床广泛应用,但临床电生理技术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这三项技术,主要以脑电图技术为侧重点,现分析综述如下

    作者:张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早期复极综合征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对4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4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中有14例(27.8%)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过度换气方法有助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结论 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过度换气方法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是较为简单实用方法.

    作者:乐兴丁;林艺婵;杨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超声雾化吸入法在开胸术后病人的应用体会

    超声雾化吸入法在临床应用较普遍,尤其是全麻开胸病人术后因肺功能受损,呼吸道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易发生肺炎,肺不张.超声雾化吸入法是临床上常规用于湿化痰液,协助排痰,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马亚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44例新生儿破伤风护理体会

    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主要经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急性严重传染病,并发症多,对新生儿威胁较大,病死率极高,是当前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在中国解放前约有100万例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解放后由于推广新法接生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大降低.1995年开始,国家卫生部下令在传染病分类中,新生儿破伤风由丙类上升为乙类;1999年开展了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主动监测.现将我院1996年~2004年收住入院的44例新生儿破伤风分析如下.

    作者:陈清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0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125例

    目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方法 回顾了2003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1岁以上肌性斜颈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仅1例复发,其余患儿效果均满意.结论 术中彻底松解及术后有效的固定(配戴颈部围领)及恰当的手法训练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治疗效果较满意.

    作者:胡金刚;韩东风;王宁;曲志峰;刘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61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照组注射刺五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别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美尼尔氏综合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建松;郭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硫酸镁热敷治疗替尼泊苷渗漏致组织损伤1例的护理

    替尼泊苷(VM-26)为人工半合成表鬼臼毒衍生物,分子量小,能通过血脑屏障,为脑瘤化疗的首选药物.但VM-26属刺激性化疗药(1),静脉注射时应避免药液外渗.

    作者:黄石群;龙碧霄;胡敏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针灸临床与方法论——浅析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主观因素

    1形而上学方法论对针灸临床的影响在针灸临床中,不仅要体现既有的辨证诊断与取穴组方,而且还要体现完成的辨证择针与辨证择法的辨证观.脱离辨证这一核心思想,是机械的唯物论,必然影响其应有的临床疗效,束缚针灸学的研究与发展.

    作者:常国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种新的细菌药敏试验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缩短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时间;方法 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显色培养基和普通MH培养基(K-B法)同时对我院2006年1月至4月检出的100株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且用此两种方法对标准菌株进行次检测;结果 95株细菌用TTC显色培养基药敏法在4h内获得结果,占95%.与M-H培养基敏感度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占94%,对标准菌株进行的药敏试验,药敏抑菌环直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来作为常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等优点.

    作者: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的组织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健康体检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对医院来说,体检具有工作风险小,时间短,收效快,成本低,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具有可靠的现实意义.我院经过近几年的体检组织形成了一套配备完善、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胡晓峰;郑锦荣;郭颖;王庆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

    腹部创伤是外科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取得良好的疗效极为重要.我院自1993年~2005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76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新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便于肢体活动,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在危重症新生儿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我们采用腋静脉留置,挽救了无数危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蒋洛琴;周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