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张舟;宗尧庆

关键词:他汀类, 心血管疾病, 药物
摘要:目的:讨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发病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收治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00例,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和护理,分析抢救成功率.结果:抢救成功率97.0%.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多,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光祖;钟兵;连炳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苏州市相城区初治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肝损伤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苏州市相城区初治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肝损伤的常见问题,总结经验、对策.方法:收治初治结核病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常见原因及临床特点,得出有效结论.结果:100例患者出现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8例,其中无明显临床症状4例,其余4例存在显著不适,改为个体化治疗.结论:对于初治结核病患者来讲,抗结核药治疗存在一定危险性和负面影响,需要依靠临床医疗技术优化与完善,解决常见问题,才能体现抗结核治疗的优势与医疗影响.

    作者:李金元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比较

    目的:探讨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双眼交替遮盖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眼部分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促进患者的视神经传导状况的进步,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红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及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收治行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患儿200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患儿异物在总支气管1例,堵塞较重,病情较长,术后转归不良;1例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不佳,转入ICU病房;其余手术均顺利进行,住院1周后出院.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浅麻醉下的刺激是导致喉痉挛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立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大隐静脉曲张通过腔内激光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通过腔内激光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手术切口与切口长度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通过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凯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B组采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和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周李芳;陈健;刘真贞;杨华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克罗恩病外科治疗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收治克罗恩病患者1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行急诊手术7例(63.6%),择期手术4例(36.4%).手术方式以病变肠段切除术为主(9/11,81.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术后复发4例(36.4%).结论:术前克罗恩病确诊率很低.外科医生应评估疾病特点,明确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与选择合理的术式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田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血脂及hs-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小剂量组采用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剂量组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有效率与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大剂量组有效率与显效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血脂与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可靠,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

    作者:方保锋;牛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探讨标准化床头交接班流程在ICU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效果.方法:分析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实施效果.结果:实施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后,交班完整率91.5%,明显高于实施前的61.0%.结论: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效果显著.

    作者:王雪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异常凝血酶蛋白在HBV相关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异常凝血酶蛋白在HBV相关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其中HBV相关肝癌60例作为观察组,非HBV相关肝癌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IVKA-Ⅱ、AFP水平.结果:观察组PIVKA-Ⅱ、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IVKA-Ⅱ诊断HBV相关肝癌的准确率高于AFP(P<0.05).结论:HBV相关肝癌患者PIVKA-Ⅱ和AFP水平均较高,且PIVKA-Ⅱ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作者:林晓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与讨论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治疗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锁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使用锁定钢板方法予以治疗,重建钢板组则使用重建钢板方法予以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愈合时间(9.4±2.7)d,重建钢板组的是(11.2±3.4)d;锁定钢板组患者并发症3例(10.80%),重建钢板组患者并发症8例(24.31%),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锁定钢板疗效更加理想.

    作者:疏致富;韦秀芳;孙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分析使用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提出相关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静脉输液患者75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穿刺失败、静脉炎、体液外渗、导管堵塞脱管、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和时间,做好预防护理,提高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相关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蒋春芝;晏兴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保留齿线外剥内扎加小剂量消痔灵注射法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留齿线外剥内扎加小剂量消痔灵注射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收治混合痔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保留齿线外剥内扎加小剂量消痔灵注射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水肿、出血、肛管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齿线外剥内扎加小剂量消痔灵注射法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华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及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及作用.方法:收治精神病患者5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施行人性化护理,57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在院期间无意外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施行人性化护理可增进护患配合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喜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尿常规检验患者80例,均给予干化学法、尿沉渣、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验,统计检验结果.结果: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验的红细胞阳性率和白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验(P<0.05).结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唐晓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异形1例护理

    本文主要探讨多发性子宫肌瘤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异形的护理经验.及早手术及精心护理会提高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异形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红;李晓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氨茶碱治疗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增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季开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经验和有效方法.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00例,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诊断方法研究.结果:根据具体疾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辅助应用检查手段之后,病因都被确诊.结论:要想保证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有效诊断,必须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进行检查,且要全面而详细地询问和掌握患者的疾病史,进而辅以检查手段,保证患者后期临床治疗的持续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崔强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价值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价值.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对两组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以及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hs-CRP、CK、AST以及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意识障碍患者的hs-CRP、CK、AST以及LDH水平均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结论: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变化对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显微镜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与超早期组.两组均给予显微镜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早期组NHI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许兰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