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州市相城区初治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肝损伤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金元

关键词:初治结核病, 抗结核治疗, 肝损伤
摘要:目的:研究苏州市相城区初治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肝损伤的常见问题,总结经验、对策.方法:收治初治结核病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常见原因及临床特点,得出有效结论.结果:100例患者出现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8例,其中无明显临床症状4例,其余4例存在显著不适,改为个体化治疗.结论:对于初治结核病患者来讲,抗结核药治疗存在一定危险性和负面影响,需要依靠临床医疗技术优化与完善,解决常见问题,才能体现抗结核治疗的优势与医疗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地佐辛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术前滴鼻复合地佐辛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收治扁桃体切除术的3~10岁患儿6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术前30 min,D组经鼻滴入Dex,C组经鼻滴入生理盐水,两组患儿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观察和记录术后躁动评分、苏醒和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组患儿在拔管后5 min(T2)、10 min(T3)、20 min(T4)、30 min(T5)、1 h(T6)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滴鼻复合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不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且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元;胡玲;樊雅玲;张明敏;庞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比较

    目的:探讨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双眼交替遮盖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眼部分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促进患者的视神经传导状况的进步,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红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与讨论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治疗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锁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使用锁定钢板方法予以治疗,重建钢板组则使用重建钢板方法予以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愈合时间(9.4±2.7)d,重建钢板组的是(11.2±3.4)d;锁定钢板组患者并发症3例(10.80%),重建钢板组患者并发症8例(24.31%),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锁定钢板疗效更加理想.

    作者:疏致富;韦秀芳;孙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的病情指征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的病情指征进行分析.方法:收治急诊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50例,对其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造成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进行探究.结果:急诊内科患者以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为主,其次为中毒类、急性感染性疾病、肺性脑病以及糖尿病,这些疾病均会引起患者的意识障碍现象.结论:引起急诊内科患者意识障碍的原因繁多且复杂,但是其共同点都是由较为常见的疾病所引起的,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其指征变化,并引导家属实施观察,以能够有所针对性和有效性地进行疾病的治疗,降低意识障碍现象的发生率.

    作者:钟兵;连炳新;陈光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异常凝血酶蛋白在HBV相关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异常凝血酶蛋白在HBV相关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其中HBV相关肝癌60例作为观察组,非HBV相关肝癌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IVKA-Ⅱ、AFP水平.结果:观察组PIVKA-Ⅱ、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IVKA-Ⅱ诊断HBV相关肝癌的准确率高于AFP(P<0.05).结论:HBV相关肝癌患者PIVKA-Ⅱ和AFP水平均较高,且PIVKA-Ⅱ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作者:林晓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健脾补肾、化痰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化痰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收治中晚期肺癌38例,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的生存期、生存率和疾病进展时间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痰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效果显著.

    作者:黄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皮肤科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评价信息化改进方法对皮肤科护理的管理效果.方法: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基于皮肤图像库的皮肤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比平台使用前后护理专业技能评分及患者、护士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践后我科护士在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技术水平、疼痛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专业技能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96.8分,显著高于实践前的88.7分;患者护理工作技术、态度、巡视病房及陪护情况满意度方面,在实施前后也有明显提高,两组数据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科信息化管理可提高护士专业技能及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郑莉;尚永霞;石丹洁;胡世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依从性的效果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调查影响妇科患者接受宫腔镜检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完全依从率由78.3%提高到95.0%(P<0.05),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依从性,达到临床佳疗效.

    作者:岳风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收治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00例,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和护理,分析抢救成功率.结果:抢救成功率97.0%.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多,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光祖;钟兵;连炳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经验和有效方法.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00例,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诊断方法研究.结果:根据具体疾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辅助应用检查手段之后,病因都被确诊.结论:要想保证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有效诊断,必须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进行检查,且要全面而详细地询问和掌握患者的疾病史,进而辅以检查手段,保证患者后期临床治疗的持续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崔强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开腹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手术患者60例为腹腔镜组,收治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手术患者60例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缝合治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王玉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及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收治行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患儿200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患儿异物在总支气管1例,堵塞较重,病情较长,术后转归不良;1例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不佳,转入ICU病房;其余手术均顺利进行,住院1周后出院.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浅麻醉下的刺激是导致喉痉挛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立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9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果导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给予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84.1%)(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

    作者:尹德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发病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舟;宗尧庆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质子泵抑制剂的处方点评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应用时的处方点评情况.方法:抽取门诊信息管理系统中3720份使用PPIs的病历,通过等距抽样法,采用逢十抽一的方式,对其中372份随机选择,将不完整病历和未归档病历自动剔除.依据点评标准,评估合理使用情况.结果:372份病历中,男176份(47.3%),女196份(52.7%).0~18岁4份,18~65岁283份,>65岁85份.合理病历212份(56.9%),其余160例(43.0%)不合理病历.不合理病历分类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重复用药、无使用指征、超常用药、疗程偏长.结论:门诊在PPIs应用上,总体存在不甚合理的情况,药品相互作用、用量、使用指征等各方面均有一些问题存在,需加强对药品的了解,不断更新知识,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药,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罗凤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对宫颈高级别病变诊断准确性的评价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对166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比较LEEP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变化.结果:以LEEP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将CINⅡ及以上的宫颈病变定义为高级别宫颈病变,阴道镜下活检诊断高级别病变的符合率69.87%,过度诊断率30.13%.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是诊断CIN的有效方法,联合LEEP术后病理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金文芳;陈惠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行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12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的73.33%高;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7%,比对照组的15.00%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行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半髋关节置换与股骨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半髋关节置换与股骨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半髋关节置换与股骨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半髋关节置换与股骨髓内钉治疗效果均显著.

    作者:汪群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针极肌电图定位下辅助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不同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比较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收治30例肩周炎患者,平均分成3组,均采用口服扎冲十三味+针灸理疗+功能锻炼.A组口服洛芬待因;B组肩胛上神经阻滞;C组:首先通过针极肌电图的检查确认单位动作电位异常度高的部位,随即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结果:3组治愈率:A组20%,B组70%,C组90%.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肌电图定位下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效果及预后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媛媛;颜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腮腺深叶导管癌误诊为鼻咽癌1例分析

    目的:鼻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常见的首发症状.鼻咽癌腮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很低,本文就腮腺深叶导管癌误诊为鼻咽癌1例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对以后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蔡成福;上官翰京;骆献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