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
目的:不同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比较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收治30例肩周炎患者,平均分成3组,均采用口服扎冲十三味+针灸理疗+功能锻炼.A组口服洛芬待因;B组肩胛上神经阻滞;C组:首先通过针极肌电图的检查确认单位动作电位异常度高的部位,随即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结果:3组治愈率:A组20%,B组70%,C组90%.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肌电图定位下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效果及预后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媛媛;颜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辅助固位形对低矮磨牙全冠修复体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收治低矮磨牙全冠修复体树脂牙患者100例,分为沟固定形组和洞固位形组各30例,对照组40例,研究不同辅助固位形对低矮磨牙全冠修复体固位力的影响.结果:在外展度数为0°的情况下,沟固定形组和洞固位形组固位力要高于对照组.结论:不同辅助固位形对低矮磨牙全冠修复体固位力的影响不同,有特征规律可循,在临终中应针对病情择优选择.
作者:高纪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比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Laceback牵引及轻弹力牵引尖牙的效果.方法:收治口腔正畸且处于排齐整平阶段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Laceback牵引尖牙方式,研究组给予轻弹力牵引尖牙方式,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时间、尖牙旋转度、尖牙间宽度以及尖牙远移速度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齐后尖牙旋转度显著低于排齐前(P<0.05).研究组排齐后尖牙旋转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齐后尖牙间宽度显著高于排齐前(P<0.05).研究组排齐后尖牙间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采用轻弹力牵引尖牙方式疗程较短,但Laceback牵引尖牙方式可有效控制牙列排齐程度.
作者:张长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和意义.方法:对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全部安全送入相关病房.结论: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有利于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
作者:王奇胜;段运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患者3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进行肾脏生化检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进行肾脏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胱抑素的一级检验平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平均指标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胱抑素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肌酐和尿素氮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中,运用分级检验法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曹清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化痰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收治中晚期肺癌38例,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的生存期、生存率和疾病进展时间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痰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效果显著.
作者:黄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中位进展时间生存率及总生存期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位进展时间生存率、总生存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作者:赵刚;邓建忠;张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双眼交替遮盖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眼部分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促进患者的视神经传导状况的进步,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红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住院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收治住院患者149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规范、文书合格、护理满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萍;马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与讨论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治疗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锁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使用锁定钢板方法予以治疗,重建钢板组则使用重建钢板方法予以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愈合时间(9.4±2.7)d,重建钢板组的是(11.2±3.4)d;锁定钢板组患者并发症3例(10.80%),重建钢板组患者并发症8例(24.31%),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锁定钢板疗效更加理想.
作者:疏致富;韦秀芳;孙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与超早期组.两组均给予显微镜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早期组NHI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许兰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在脑外伤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5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后水肿治疗中,托拉塞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确切.
作者:伍伟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尿常规检验患者80例,均给予干化学法、尿沉渣、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验,统计检验结果.结果: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验的红细胞阳性率和白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验(P<0.05).结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唐晓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价值.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对两组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以及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hs-CRP、CK、AST以及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意识障碍患者的hs-CRP、CK、AST以及LDH水平均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结论: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变化对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B组采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和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周李芳;陈健;刘真贞;杨华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效果.方法:收治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患者55例.选择同期接收的妊娠晚期孕妇55例作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比较两组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RI、PI及S/D水平.结果:两组脐动脉及肾动脉RI、PI及S/D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脑中动脉RI、PI及S/D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患者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佳的诊断效果,为明确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海宁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抗栓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心房颤动患者118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1.7%)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98例(83.1%)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8例(15.2%)未采取任何抗栓措施,无一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结论:住院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中,华法林、NOAC应用率极低,临床医师治疗策略是影响房颤规范化抗栓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收治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患者1例,分析其病例,患者采用黛力新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诊疗体验分享如下.
作者:贾建峰;王立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改进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鼻空肠管植入术,观察组给予改进鼻空肠管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采用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具有更加优越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变状态,提高盲插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罗菲菲;杨本琳;柏晓伍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