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猛;王力文;王鸿晨
目的:了解凉山州彝、汉族孕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凉山州彝、汉族孕妇采用填问卷的方式,进行有关VCT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1790例被调查者中363例不知道艾滋病,其中彝族孕妇315例.1427例知道艾滋病的孕妇:616例不知道VCT免费,其中彝族孕妇214例;800例没有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其中彝族孕妇346例;983例愿意参加VCT检测,其中彝族孕妇611例.不同文化程度孕妇的艾滋病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专/大专及以上组与文盲、初中/高中组相比HIV检测率高.孕妇未做艾滋病检测位列前5的重要因素:44.6%的孕妇认为自己不会得艾滋病,没有必要检测;39.6%从未想到要做检测;22.0%不知道在哪里检测;9.5%的孕妇害怕检测阳性会离婚或受到家庭排斥;8.5%的孕妇怕麻烦、害怕结果阳性,被人看不起.结论:应加强对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在孕妇人群中广泛开展VCT的宣传,作为艾滋病母婴阻断干预的重点.
作者:李四维;张石则;李彦曦;杨艳芳;杨炜婷;江琳;常星;刘慧;黄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小儿门诊检查中水合氯醛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治门诊检查患儿10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水合氯醛口服,观察组采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镇静成功率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行小儿门诊检查的镇静效果优于水合氯醛口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和有效性高.
作者:陈春燕;窦红昆;曾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哮喘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收治院前急救诊治的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哮喘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总有效率.
作者:窦爱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5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两组产妇在采取护理干预后SAS、SDS得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AS、SDS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能有效改善产妇负面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艳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与钛合金金属螺钉治疗踝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治疗踝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钛合金金属螺钉治疗,观察组给予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及踝与足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手术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可吸收螺钉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能更好地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
作者:黄海东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和舒芬太尼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收治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舒芬太尼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地佐辛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与舒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地佐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庆喜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护理.方法: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术后并发症和新生儿成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车家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胎膜早破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治胎膜早破>12 h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00例,根据PCT值分3组:A组0.55~2 ng/mL,B组2~10 ng/mL,C组>10 ng/mL,于治疗后48 h、72 h、1周复查PCT及血常规、全程CRP,比较3组间血培养阳性率及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符合率.结果:PCT数值越高,其血培养阳性率及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符合率越高.结论:PCT在胎膜早破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周燕;赵季欣;许全珍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两组,开腹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为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利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阑尾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庆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梗阻性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梗阻性肾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梗阻性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以及治疗经验.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肾积水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血肌酐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解除梗阻之后,部分患者的血肌酐恢复正常,未恢复正常的患者继续行血液透析治疗,后血肌酐恢复正常.结论:梗阻性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主要为内部梗阻、器官实质性病变以及外压性病变;在治疗方面,及早解除梗阻是提高疗效、保护肾功能的关键.
作者:黄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眶内植入义眼台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发生原因及对症处理措施.方法:对有义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的类型及处理方法,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共有义眼台暴露、结膜囊狭窄、上睑下垂、义眼台移位伴上睑区凹陷、结膜肉芽肿及眶内迟发性出血6种并发症,分别给予义眼台暴露修补或义眼台取出再植入、结膜囊成形、上睑下垂矫正、羟基磷灰石骨板眶下壁骨膜下填充等积极处理,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随访未再发生并发症.结论:义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原因多种多样,发生并发症应积极分析、处理,早期预防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洪瑾;张志强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42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参麦注射液)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采用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参麦注射液在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杨志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带蒂筋膜皮瓣在修复皮肤缺损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皮肤缺损患者32例,采用带蒂筋膜皮瓣移植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及创面外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32例中皮瓣完全成活26例,远端或边缘部分坏死5例,经换药后愈合,皮瓣皮肤全部坏死,再次手术1例.结论:带蒂筋膜皮瓣技术简单,操作简便、安全,血供可靠、成功率高等优点,适合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特别适合缺乏血管吻合技术及特殊设备的基层医院.
作者:左相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干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反复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4例,对其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检查发现ICV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以分叉处、右锁骨下动脉为常见.结论: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为干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反复发生提供了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寇玉红;杨晓东;孙玲;赵丽丽;孙东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本文报告1例痛风合并扩心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提出治疗痛风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时应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作者:刘宝民;刘晓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末梢血和静脉血检测的价值.方法:收治行血常规检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静脉血标本,B组采用末梢血标本,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在T1时间,A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低于B组,血小板计数(PLT)高于B组(P<0.05),中间细胞(MX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与T2各项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3时间检测结果相对于T1检测结果PLT明显下降,MXD结果上升(P<0.05),其余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作为检验标本相对于末梢血标本检测结果更准确,且血常规标本应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存贮时间过长,造成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作者:陈晓 刊期: 2016年第36期
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及宫颈异常出血,于子宫下段填塞纱条压迫出血并予双腔气囊导尿管放入宫腔,充入80~100 mL的无菌生理盐水,有宫腔引流和压迫的双重作用,止血效果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均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增加氯吡格雷.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及进展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李本夫;吴中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姜华教授运用中风补血引接方和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姜华教授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风补血引接方和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特殊病案举例几个方面探讨姜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作者:龚海军;姜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本文报告1例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病例,分析临床资料.
作者:董广辉;杨永君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