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军;余伟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及其家属实施乙肝预防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收治乙肝患者80例,加强乙肝患者及其家属的乙肝预防健康教育,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及家属对乙肝预防及防护的认知状况显著提升(P<0.05).结论:加强乙肝患者及其家属的乙肝预防知识及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李哲成;陈朝霞;吴昭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带蒂筋膜皮瓣在修复皮肤缺损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皮肤缺损患者32例,采用带蒂筋膜皮瓣移植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及创面外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32例中皮瓣完全成活26例,远端或边缘部分坏死5例,经换药后愈合,皮瓣皮肤全部坏死,再次手术1例.结论:带蒂筋膜皮瓣技术简单,操作简便、安全,血供可靠、成功率高等优点,适合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特别适合缺乏血管吻合技术及特殊设备的基层医院.
作者:左相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T2DM)临床特点及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优越性.方法:收治新发T2DM患者2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4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25:1,40岁以下组并发症比例高,40岁以上组空腹C肽及胰岛素低,病程长;胰岛素强化组血糖控制快,住院时间短,远期血糖控制好.结论:40岁以上组相对40岁以下组胰岛功能较差;初发T2DM早期胰岛素替代有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作者:陆志峰;吴继峰;王建华;李君平;卢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以布地奈德为基础的不同雾化方案对AECOPD的疗效.方法:将因AECOPD住院的患者随机分3组.第1组: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组,第2组: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组,第3组: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组,对3组按不同方案给予雾化吸入治疗7 d,分析肺功能、血气分析、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3组对AECOPD均有显著疗效,3药联合明显优于其他2组.结论:雾化治疗对于AECOPD疗效确切,3药联合明显优于两药联合.
作者:宋庆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分娩助产实施分类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分娩产妇50例,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25例,分别采取一般护理模式与分类护理模式.结果:试验组无难产案例,常规组难产发生率12.00%(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与80.00%(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采取分类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法国通用公司生产的网片,自制成TVT-O蝶形吊带,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0例施行TVT-O手术.结果:手术时间35~45 min,术中出血100~150 mL.拔管后尿失禁消失27例,咳嗽增加腹压后偶有尿液溢出3例,阴道切口网片外露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2例.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自制吊带系统TVT-O手术操作简捷,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价格便宜.
作者:杜建梅;邓小明;林静;衡琳;易佳;高崇斌;张选莉;蒋潇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托毒生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疗效.方法: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给予昌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结肠镜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托毒生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疗效可靠.
作者:严晓红;周焕荣;段素社;张学林;耿现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均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增加氯吡格雷.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及进展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李本夫;吴中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孕妇产前定期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前定期检查并分娩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和产前定期检查,对照组给予口头健康宣教指导.结果:观察组对产前检查的认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妊娠发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孕妇的遵医行为,结合产前检查,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妊娠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和患病率.
作者:陈梅;张晓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自制支架配合现有腹部线圈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8例乳腺检查,其中86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222例体格检查,对检查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磁共振图像质量优良,可以适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病变显示率达100%.结论:自制乳腺支架,配合体部相控阵线圈,对乳腺病变进行磁共振检查,其图像质量能与乳腺专用线圈图像相媲美.
作者:程和平;周永怀;高瑞;赵海峰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痤疮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郑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本文改变传统的教学查房方法,在1例产后出血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思维导图,护理查房的效果明显提高,因此思维导图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颜惠琴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方法:收治肝血管瘤患者5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切口平均长度、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而且创伤较小,能够让患者实现尽早康复.
作者:刘礼军;余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收治昏迷患者80例,总结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80例患者中,昏迷原因有急性中毒、脑部原发性病变、脑部继发性病变、糖尿病和其他原因.4例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死亡,8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死亡,总死亡率15.0%.结论: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有效的病因分析能对患者病情的确诊与治疗提供关键的依据.
作者:汤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周炎患者90例,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乙组给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治疗后,甲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个性化方案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高光伍;朱洁;张慧敏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腹腔镜治疗中3种护理干预方法实施效果.方法:收治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75例,随机平分为3组.分别对3组使用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各组护理结果.结果:优质组和循证组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和循证护理对宫颈癌腹腔镜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常规护理,建议医护人员将优质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护理.
作者:王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收治疑似大脑胶质瘤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CT、MRI检查.结果:MRI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00%、95.00%、93.33%,均高于CT(P<0.05).大脑胶质瘤病的病理改变以胶质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累及脑白质为主.结论:MRI可准确检出大脑胶质瘤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大脑胶质瘤病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耀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抢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抢先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及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服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1周、ICU住院时间≥2周、免疫功能低下、激素应用>4 d、并发糖尿病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抢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的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方法:收治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78.58%)、双下肢浮肿(28.57%)、肝大(50.00%)、脾脏肿大(35.71%)、腹水(85.71%)及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治疗好转71.42%.结论:对怀疑为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患者,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佳标准,该病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耿爱文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景建文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