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孙鹏颖

关键词:针灸治疗, 带状疱疹,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及皮损结痂时间都比对照组时间更短。此外,使用针灸治疗的止痛效果更好。结论:针灸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具有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止痛效果好,并可以有效地缩短带状疱疹的治疗时间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双色球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3例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西药治疗(比较组),另33例患者在比较组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观察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经相应用药,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和比较组分别为96.7%(32/33)和78.8%(26/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和比较组分别为6.06%(2/33)和27.3%(9/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来说,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可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治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复发率得到降低,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镜下套扎治疗胃间质瘤并成功回收瘤体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套扎治疗胃间质瘤并回收瘤体的意义。方法:选取40例良性胃间质瘤患者。术前准备同无痛胃镜,待患者麻醉后,行普通胃镜下的套扎器治疗,将直径<12 mm连同肿瘤在内的全层胃壁吸入透明帽,释放橡皮圈,对于较大而表浅的病变,可选择尼龙绳套扎,通过活检孔道将尼龙绳置于病变基底部,勒紧尼龙绳,然后用金属钛夹器将瘤体表面黏膜同胃壁正常黏膜夹闭在一起。结果:全部患者在5~7 d内橡皮圈脱落后,瘤体同金属钛夹附于胃壁,用圈套成功回收。结论:套扎治疗胃间质瘤并回收瘤体对术后病理学诊断和指导患者治疗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程志才;班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 g/次,2次/d,克拉霉素0.5 g/次,2次/d,于饭后服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西咪替丁0.2~0.4 g/次,4次/d,餐后及睡前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洛赛克2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痊愈40例,显效25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对照组痊愈33例,显效22例,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14.2±1.1)h,均控制出血,对照组止血时间(37.7±3.5)h,控制出血例数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紫草三黄膏促进痔瘘肛裂术后愈合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紫草三黄膏促进痔瘘肛裂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行痔瘘肛裂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紫草三黄膏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排便和换药时的疼痛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便和换药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三黄膏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能够促进痔瘘肛裂术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排便和换药时的疼痛感,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苏进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频电扁桃体切除器切除扁桃体20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电扁桃体切除器切除扁桃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011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符合扁桃体切除术指征患者200例,行高频电扁桃体切除术。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200例中2例术后出血,余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满意率98%。结论:扁桃体高频电切除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愈合快。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翠芳;厉萍;宋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更年养阴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100例分析

    目的:观察更年养阴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13年6-12月收治辨证符合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00例,运用更年养阴方治疗,4周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59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91%,血清FSH、LH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更年养阴方对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牛占杰;谷万里;薛恩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辛芩颗粒、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采取辛芩颗粒结合氯雷他定共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辛芩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辛芩颗粒结合氯雷他定共同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明敏;龚太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脓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APACHE Ⅱ评分、Marsha Ⅱ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 IL-6、TNF-α、Ny-proBN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患者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永新;李军;尧国胜;黄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麻醉管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2-12月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同时对患者的血糖、尿酮以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手术,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使用胰岛素后,可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10~12 mmol/L。手术的过程中未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等并发症。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于血糖水平的影响要小于全麻。

    作者:王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应激性溃疡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其中老年组(60~90岁)35例及非老年组(15~59岁)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症状重,发生失血性休克17例,非老年组症状轻,发生失血性休克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P<0.01);老年组死亡7例,非老年组死亡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1)。结论:老年人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首发症状为呕血,出血量大而突然,速度快而伴失血性休克。病程间歇较短,合并症多,尤以心肺疾病为多,病死率高。

    作者:郑兴军;唐志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2周、4周、8周两组PANSS部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治疗第8周,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停经及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阿立哌唑抗精神病作用与利培酮相当,而且阿立哌唑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作者:王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创分娩经验

    目的:探讨无创分娩对于减少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2013年7-9月收治经阴道分娩产妇12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无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技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会阴完整、会阴侧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 会阴伤口愈合及会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产后疼痛,有利会阴伤口愈合,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使产妇不再惧怕侧切而行剖宫产,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罗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法安明5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尿激酶75万U+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30 min内滴完,1 h后同样剂量的尿激酶同样时间滴完,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治疗1 d、7 d和14 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0~60分1例,61~70分5例,71~80分10例,81~90分12例,91~100分12例;对照组0~60分12例,61~70分12例,71~80分5例,81~90分6例,91~100分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迮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肺心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之一,肺性脑病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2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通过分析,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晓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安市中职师生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临安市中职师生进行心肺复苏(CPR)急救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理论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332名师生进行CPR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师生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理论知识合格率教师100%,学生73.7%。受训教师全部参加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77.4%,受训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抽取100名参加,合格率76%。结论:培训可显著提高师生CPR理论知识,但是学生的合格率明显低于教师,学生还需强化急救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教师和学生合格率相差不大,总体上操作考核通过率不是很理想。因此,师生还需进一步加强模拟训练。

    作者:冯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85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接受GP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NP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化疗周期数均≥2个,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分级、恶心呕吐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贫血、脱发、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相当,两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志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颈部血管损伤患者2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颈部刀伤患者一般情况突然,病情危急,需要医生和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积极协作才能为患者生存争取时间,在积极抢救成功以后的康复护理也相当重要,只有提供过硬的急诊抢救技术和优质的身心整体护理,患者才能安全康复。本文介绍了2例抢救成功的颈部刀伤致一侧颈总动脉结扎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自主排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量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急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输注法莫替丁4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餐前以及睡前空腹口服硫糖铝1 g/次,两组均5 d 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9例,显效率81.7%,有效7例,有效率11.7%,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30例,显效率50.0%,有效16例,有效率26.7%,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翁兴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侧卧位局麻治疗混合痔72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小化减轻混合痔患者身心负担。方法:2008-2012年混合痔患者72例,采用侧卧位局麻下行外剥内扎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恢复快速、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减少医疗开支。结论:混合痔在侧卧位局麻下具有快速安全、经济简便、治疗可靠、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陈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