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敏;龚太娣
供应室护士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着他们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很容易造成职业性危害,影响其身心健康。为了保证供应室护士的健康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作者: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幕上及幕下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方法:1999-2013年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中枢神经经细胞瘤MRI表现资料17例(其中3例为术后复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位于侧脑室透明隔区域13例,位于侧脑室后角区域2例,第三脑室及幕下第四脑室各1例。肿块绝大多数呈囊实性混杂肿块影,T1WI呈低信号,其内多发小泡状更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夹杂更高泡状影。3例术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1例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中等程度或显著强化,囊变成分不强化。结论:幕上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好发透明隔区域,肿瘤内部多发小泡状影,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而位于侧脑室后角、第三脑室、幕下第四脑室内肿瘤缺乏特征,诊断困难。
作者:宋海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取辛芩颗粒结合氯雷他定共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辛芩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辛芩颗粒结合氯雷他定共同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明敏;龚太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对血液内科是内科实习难点,从提高实习生对血液病学的重视程度、应用PBL教学法、贯彻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几个方面探讨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张冬霞;云雁;卓丽霞;冯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85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接受GP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NP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化疗周期数均≥2个,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分级、恶心呕吐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贫血、脱发、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相当,两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志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行肺大泡手术时麻醉管理经验。方法:选择2008-2014年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大泡患者15例,术前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插管。术中调整麻醉深度和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及麻醉过程均进展顺利,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结论: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行肺大泡手术麻醉,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避免肺损伤。
作者:陈仕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成效,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9月每年举办健康知识讲座6期,主要内容:以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为主题,主要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胃炎和肺部疾病等。通过问卷的形式,向居民调查,了解护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查找不足,寻求对策。结果:对本社区100例居民进行调查,收回96份,有效问卷94份。发现在讲座技巧好、有实用价值、内容丰富方面认可率较高,但对于容易接受方面相对低些。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要结合社区人员的需求,在讲座方面力求新颖易懂,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赵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长效止痛剂在肛肠术后的应用。方法:对肛肠术后患者使用长效止痛剂,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例出现排尿困难,无一例因术后疼痛难忍服用其他止痛药。结论:长效止痛剂术后止痛效果明显。
作者:王革;安桂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醉管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2-12月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同时对患者的血糖、尿酮以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手术,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使用胰岛素后,可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10~12 mmol/L。手术的过程中未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等并发症。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于血糖水平的影响要小于全麻。
作者:王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包皮手术效果及外观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归纳了11种包皮环切的不同术式,各有不同的特点,为外科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可以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
作者:王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1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在临床治愈后即停用糖皮质激素,干预组在临床治愈后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配合储物罐加面罩吸入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年,干预组的复发率及哮喘发生率分别为5.2%和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和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配合储物罐加面罩吸入能有效减少毛细支气管炎的复发性喘息和哮喘发生,为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
作者:孙秋玲;马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就1例嗜铬细胞瘤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简单分析,以期望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作者:刘日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荔湾区4年间0~14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防御措施。方法: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0~14岁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对报告的传染病进行分类,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从疾病构成、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荔湾区2010-2013年0~14岁儿童传染病共发生22种。其中甲类传染病0,乙类传染病累计315例,丙类传染病12592例。发生例数排名前4位的种类分别是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发病率4年位居第一,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做好荔湾区儿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应加大以密切接触为传染途径的传染病预防宣传力度,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是防治重点,提高预防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对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瑞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AFP、β-HCG、PAPP-A联合检测的产前筛查意义。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早期产前检查孕妇516例,抽取孕妇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按照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PAPP-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查。结果:在孕周9~14周时 AFP 检测结果分别是(211.2±12.3)mIU/L、(278.3±16.9)mIU/L、(872.2±55.6)mIU/L、(1645.3±87.2)mIU/L、(2356.3±325.2))mIU/L、(3120.2±284.1)mIU/L,孕周9~14周时β-HCG检测结果分别是(45.6±5.3)ng/mL、(66.2±6.6)ng/mL、(61.3±5.1)ng/mL、(60.2±3.6)ng/mL、(50.2±3.2)ng/mL、(49.3±3.6)ng/mL,在孕周9~14周时 PAPP-A 检测结果分别是(6.6±1.4) ng/mL、(10.5±1.3)ng/mL、(17.1±1.4)ng/mL、(18.0±1.4)ng/mL、(22.2±1.3)ng/mL、(25.6±1.5)ng/mL,516例早期产前检查发现唐氏综合征高风险3例(0.58%),后均经羊水、脐血检查确诊。结论:孕早期血清AFP、p-HCG、PAPP-A联合检测是筛查唐氏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作者:陈梅红;笪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之后的生存率极低。本文分析放疗后存活6年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例,探讨肺癌脑转移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方式。
作者:朱怡瑄;黄子尊;陈斯彦;林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肺心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之一,肺性脑病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2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通过分析,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晓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有50例患者接受药师药物咨询进行治疗(A组),另5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90 d后用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A组药物依从性从研究前的21.3%上升至41.7%(30 d后)和58.6%(90 d后);B组药物依从性从研究前的23.5%上升至24.9%(30 d后)和28.6%(90 d后)。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在30 d、90 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药师药物咨询干预,可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及皮损结痂时间都比对照组时间更短。此外,使用针灸治疗的止痛效果更好。结论:针灸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具有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止痛效果好,并可以有效地缩短带状疱疹的治疗时间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鹏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50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000 mg/次,2次/d,奥美拉唑4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Hp阳性24例,Hp阳性率80.0%,治疗后Hp均转阴,对照组治疗前Hp阳性23例,Hp阳性率76.7%,治疗后Hp阳性17例,阴转率4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根除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Hp的清除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石明;肖志强;廖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加温化疗肝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肝恶性肿瘤50例,经肝动脉加温化疗150次。灌注温度43~45℃,流速20~50 mL/min,总量600~1000 mL,时间30~60 min。化疗药物(5-Fu 0.75~1.0 g、MMC 12~20 mg、DDP 60~80 mg)3药联用。结果:经>2次治疗,随访6~48个月,资料完整50例。近期有效率88.7%(CR 4例,PR 41例,NC 5例),术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窝部灼热感、全身发热及出汗等,术后不良反应与常温法相近。结论:通过导管将热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肯定,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刁继元;谭宴林;曾育;袁小叶;李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