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王梅

关键词: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康复知识认知情况、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康复知识认知情况分布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良率89.13% 高于常规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康复知识认知情况,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式.方法 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平均止血时间.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36.0±3.2)min,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的(68.0±4.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8,P<0.05).综合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P<0.05).结论 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稳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膀胱癌患者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膀胱癌患者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经尿道电切术,对照组术后给予丝裂霉素膀胱内常温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丝裂霉素膀胱内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复发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裂霉素膀胱内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于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患者3年内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苏学勇;潘翔;刘永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学服务对治疗癌症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对治疗癌症疼痛的影响.方法 66例老年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临床药学服务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医师常规治疗,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在医师常规治疗基础上,由临床药师按照癌痛规范化治疗原则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强度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12例、改善16例、稳定5例、降低0例、明显降低0例,对照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5例、改善12例、稳定16例、降低0例、明显降低0例,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疼痛处理满意度为72.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师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临床药学服务,可以降低癌症患者的疼痛强度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对于疼痛处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张卫;陈丽英;陈昌南;潘岐作;谭斌;房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羊水偏少足月妊娠需要引产的孕妇,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水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采用单一缩宫素引产,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总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宫颈成熟度评分法(Bishop)评分.结果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及引产到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VAS评分及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7、1.414,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3、10.815,P<0.05).结论 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引产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提高足月妊娠孕妇宫颈成熟度,减轻孕妇引产疼痛.

    作者:李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6.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结肠癌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检测结肠癌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水平,探讨三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评价的作用.方法 选取5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另选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APTT、PT及D-dimer水平并比较差异,分析结肠癌患者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PT、APTT、D-dimer水平分别为(18.43±2.16)s、(52.78±5.81)s、(1.89±0.2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5±1.77)s、(33.18±3.67)s、(0.31±0.0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PT、APTT、D-dimer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 结肠癌患者PT、APTT、D-dimer水平明显升高,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杨志超;陈海雁;徐伟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不同治疗护理方法在家庭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护理方法在家庭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伤口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封闭式负压吸引(VAC)治疗技术和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VAC技术、现代敷料治疗、康复锻炼及针对性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可自行外出、具有劳动能力、关节僵硬、生活自理、重返医院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同治疗护理方法中,社区护士对家庭慢性伤口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治疗和专业护理,能够促使伤口更快愈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雪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压已控制晚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46眼)已经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的晚期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23眼).研究组患者予以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甲钴胺分散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3、6个月的视力、眼压及视野平均缺损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视力、眼压、视野平均缺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视力分别为(0.08±0.02)、(0.15±0.0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6±0.02)、(0.08±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压及视野平均缺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应用于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视觉功能,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作者:梁伟国;彭静;梁柱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采用环乳晕小切口术与常规手术切除治疗对其伤口愈合时间、乳房外观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乳晕小切口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环乳晕小切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及乳房外观(正常与乳晕塌陷)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0±5.4)min,术中出血量为(28.9±2.1)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9.7±6.5)min,术中出血量为(39.7±2.9)ml;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6.5±2.0)d,瘢痕宽度为(1.8±0.2)cm;对照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6)d,瘢痕宽度为(3.9±0.4)cm;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观正常20例,乳晕塌陷0例,乳房外观美观度为100.0%;对照组乳房外观正常15例,乳晕塌陷5例,乳房外观美观度为75.0%;观察组乳房外观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乳晕小切口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胡长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时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时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80.00%)、生存率(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73.33%),且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效果颇佳,更益于提升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显然较早期手术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孔灵通;陈国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4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疾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64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2组,64例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9.62±1.46)μmol/L,研究1组为(14.79±2.54)μmol/L,研究2组为(16.02±2.68)μmol/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0.46±0.13)mg/L,研究1组为(38.72±5.37)mg/L,研究2组为(41.18±4.75)mg/L.对照组与研究1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异于正常人群,在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进行诊断、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预后进行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使疾病的诊断和评价能够更加的客观.

    作者:吕星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 探析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羊水栓塞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和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罗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奥氮平致糖脂代谢异常的护理干预方法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致糖脂代谢异常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31例因服用奥氮平治疗而导致糖脂代谢异常的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运动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治疗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 干预后,31例患者空腹血糖为(4.31±1.27)mmol/L,三酰甘油为(2.01±0.56)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74±0.68)mmol/L,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6.70±1.34)、(3.90±1.43)、(1.12±0.3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所致糖脂代谢异常临床护理中,可采取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运动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法,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立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组、R1组、R2组,每组20例.S组行舒芬太尼麻醉,R1组行瑞芬太尼复合0.15μg/kg舒芬太尼麻醉,R2组行瑞芬太尼复合0.20μg/kg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三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及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R1组、R2组患者苏醒时间[(14.21±3.61)、(15.01±4.38)min]、术后拔管时间[(18.49±3.74)、(19.33±4.23)min]均短于S组[(18.75±4.79)、(23.41±5.02)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R2组拔管后OAA/S评分[(4.45±0.55)、(4.31±0.48)分]高于S组[(3.30±0.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拔管后VAS评分[(4.19±0.88)分]均高于S组[(2.31±0.90)分]和R2组[(2.33±0.7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0.20μg/kg舒芬太尼使开胸手术患者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术后痛感小,苏醒质量高.

    作者:葛莉;程娟;闫文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和血明目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治疗中的有效运用

    目的 探讨和血明目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100例(16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和血明目片组和止血芳酸组,各50例(80眼).两组患者服用降糖药,和血明目片组患者接受和血明目片治疗,止血芳酸组患者接受止血芳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和血明目片组视力优于和止血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血明目片组治疗总有效率87.5%(70/80)显著高于止血芳酸组75.0%(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血明目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5/50)显著低于止血芳酸组的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血明目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较止血芳酸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黎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27例脑梗死患者,通过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艳琳;骆小燕;陈卫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究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J管应用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效果.方法 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留置双J管,对照组术后未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陈智慧;罗惠兰;邓有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起副溶血弧菌感染食物中毒病原学检测

    目的 对2017年中山区一起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检验.方法 采集15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的15份肛拭子、10份残余剩饭,5份茶碗涂抹样等样品进行副溶血弧菌进行常规检验与血清学检验,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检测毒力基因.结果 检测15份肛拭子和10份食品样本中,12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弧菌占80%,1份食物样品中检出副溶血弧菌占10%,所有菌株血清型为O3:K6,tdh毒力基因为阳性.结论 该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

    作者:姜大栋;李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或肝组织中阿霉素含量

    目的 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进行血浆和肝组织中阿霉素含量的测定,并建立相关的方法体系.方法 通过外周静脉注射阿霉素后,取大鼠血浆中的成分和各种肝脏组织成分,经过蛋白沉淀和有机物萃取的方式,使用氮气进行吹干操作,流动相的复溶工作,处理完成之后,综合使用反相高效液色谱荧光检测法的方式进行阿霉素含量的检验.结果 经过充分的检验,血浆中关于阿霉素浓度的小检测值为6 ng/ml,其浓度在6~1000 ng/ml的浓度范围中相对较好;在肝脏中的小检测值为26 ng/ml,其中在26~2000 ng/ml的浓度之间内部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结论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能够较好地测定血浆和肝组织内阿霉素的药物浓度,其操作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且简便易行,稳定性强.

    作者:蔡迪鸣;张爽;刘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究早期干预对婴儿生长发育IGF-1及GH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出生后婴儿生长发育中血清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68例婴儿,根据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于早期实施干预治疗,对照组不采取早期干预.对比两组的(IGF-1)、(GH)、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两组婴儿在出生3 d后的IGF-1、G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个月,观察组婴儿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婴儿的G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个月,观察组婴儿的IGF-1、G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6个月,观察组婴儿的MDI分别为(88.74±5.81)、(95.44±4.91),PDI分别为(81.14±5.21)、(89.43±3.78);对照组婴儿的MDI分别为(85.46±2.54)、(83.53±5.64),PDI分别为(77.73±4.64)、(79.82±5.16);观察组婴儿的MDI、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够对婴儿生长发育的IGF-1、GH水平进行有效的调节,值得在新生儿出生后开始应用.

    作者:骆玲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