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飞
医疗领域的业务复杂多变,为了让信息系统能够随之灵活的变化,使用了本体对医疗组织进行建模以管理这种变化.文中描述了计划生育服务站,一种生殖健康领域的医疗组织,企业本体的建立,以及如何实例化本体进行建模,并管理业务的变化.
作者:王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采取措施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他们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氢氯噻嗪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药物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月时间的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血浆肾素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利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纯运用厄贝沙坦的治疗疗效,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周东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40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CT检查可以作为结核病心包炎的筛选手段;结核病心包炎的治疗工作应该着重于早期的抗结核治疗;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采用心包剥脱手术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结论 研究分析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资料,可以为以后的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赵凤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下腹MS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下腹MSCT平扫图像,分析双侧输尿管结石的CT表现.结果 72例患者MSCT显示输尿管结石,均为单侧发病,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10例,中段20例,下段42例.未见结石影仅表现一侧肾盂及输尿管全程扩张7例.结石直径0.5~7 mm,平均2~3 mm.肾盂及输尿管扩张69例,肾周筋膜增厚及肾周脂肪密度增高67例,输尿管周围炎症60例.结论 中下腹部MSCT平扫可以清晰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大小及肾、输尿管周围改变,是快捷、简便、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作者:王静石;张春媚;谭晓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碳酸利多卡因、盐酸丁卡因胶浆、曲马多缓释片联合应用与碳酸利多卡因单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宫颈松弛度等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孕42~70 d无阴道分娩史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酸利多卡因、盐酸丁卡因胶浆、曲马多缓释片联合镇痛组(观察组)和单用碳酸利多卡因镇痛组(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前1 h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0.1 g、术中于宫颈注射碳酸利多卡因5 ml,并用盐酸丁卡因胶浆5 g挤在宫颈口内.对照组仅给碳酸利多卡因5 ml宫颈注射.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达无痛、宫颈松弛和较松弛及术后宫缩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盐酸丁卡因胶浆、曲马多缓释片联合用于人工流产中安全、简便,比单用碳酸利多卡因效果好.
作者:殷炳玲;郭丰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肝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囊肿剖腹开窗术20例,腹腔镜下开窗术2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在剖腹下或电视腹腔镜引导下将囊壁部分切除,吸净囊液,切缘仔细止血后囊肿开放.疗效满意,术后不易复发,为目前治疗肝囊肿的主要手术方法.
作者:王光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66例Pilon骨折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进过手术治疗的踝关节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能大限度地保留骨折处血供,且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蔺攀;左伟;张延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将本院应用常规护理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产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中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和产妇满意率,减少住院时间、费用及加快产后恢复.
作者:郑连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新鲜冰冻血浆经白细胞过滤后对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的影响情况.结果 白细胞过滤前组和白细胞过滤后组TP和ALB无明显差异,P>0.05,白细胞过滤后组PT、APTT、TT、FIB明显高于白细胞过滤前组,白细胞过滤后组FV:C、FVⅧ-C明显低于白细胞过滤前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细胞过滤后凝血因子活性有降低,但是可以维持在正常治疗水平,同时降低输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科常见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多在2周以后,所带来一些不良发应影响了治疗依从性.艾司西酞普兰为西酞普兰的S型异构体,是一种新的高度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有报道认为[1]具有起效快、不良发应低的特点,因此我们进行了这一临床对照研究,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章;徐辉;王永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确定影响格列喹酮片溶出度的主要因素,优化制剂工艺,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L9(34)以确定影响溶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优化后工艺进行放大试验和质量考察.结论 原料粒度对溶出度结果影响明显,粘合剂和崩解剂用量对溶出度结果无显著性影响,按照优化后工艺生产的中试样品与其他厂家市售的格列喹酮片溶出度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作者:韩月芝;王岳;苏平菊;关晨晨;侯素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82例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结果 82例患者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6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4例;变应性咳嗽14例;不明原因4例;食管反流疾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合并上气道综合征1例.结论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门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临床学科,应作好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剑;罗志扬;甄国粹;李敏菁;张培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长期吸烟人群与颈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0例吸烟患者(观察组)及80例不吸烟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多发性斑块、软斑、混合斑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吸烟与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技术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小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34例和奋乃静组35例,分别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奋乃静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时间为8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奋乃静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0%和71.7%,总有效率分别为94.8%和9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均分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肯定,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一种新选择.
作者:王东平;卫世强;詹合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和作用效果.结果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明显增强,治疗时间缩短,且带有负性情绪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1.9%,治疗后血压、心率等情况有着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1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了心律恶化,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不良情况.结论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无效率和恶化率相对较低,有着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刘磊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连续缝合和双层缝合褥式包埋缝合两种缝合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剖宫产后对子宫切口行双层缝合褥式包埋缝合方式缝合;观察组90例,剖宫产后对子宫切口行单层连续缝合方式缝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子宫切口缝合时间、子宫复旧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子宫切口缝合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单层连续缝合方式缝合用于剖宫产子宫切口优势明显.
作者:任玉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方案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10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对照组做比较:χ2=21.4296,△P<0.01.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配合临床治疗,能有效地缓解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该病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朱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评价骨科医师的抗菌药使用情况,提升医师应用药物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骨科238例病例的手术类型、抗菌药种类、用药方法、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科抗菌药使用率为92.89%;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使用时间平均为8.98 d;清洁污染手术为14.89 d.结论 骨科抗菌药预防性用药比例过高,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
作者:陈丽莲;周舍典;李琼;罗玉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胶囊,治疗18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HBV-DNA转阴、HbeAg转阴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O.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高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作者:段秀贤;李颖;宋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