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

周东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临床疗效, 研究
摘要:目的 采取措施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他们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氢氯噻嗪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药物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月时间的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血浆肾素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利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纯运用厄贝沙坦的治疗疗效,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格列喹酮片溶出度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确定影响格列喹酮片溶出度的主要因素,优化制剂工艺,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L9(34)以确定影响溶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优化后工艺进行放大试验和质量考察.结论 原料粒度对溶出度结果影响明显,粘合剂和崩解剂用量对溶出度结果无显著性影响,按照优化后工艺生产的中试样品与其他厂家市售的格列喹酮片溶出度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作者:韩月芝;王岳;苏平菊;关晨晨;侯素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分析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的首选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抗结核药物存在着较多的毒副作用,其中主要的是肝毒性(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是导致化疗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临床遇到的1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进行分析,以了解抗结核药物ATDH的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司利玲;薛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怎样有效地建设医院政工队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医院作为促进稳定我国社会秩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切实的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看病就医,对医院的基础配置、服务水平、病房环境、以及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加大了医院运行难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致使我国的医院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建设有效的医院整体队伍,为医院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成为影响医院日常运行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建设医院政工队伍这一热点话题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作者:巫云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26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为4.1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小、过敏体质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儿出现喘息,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刘锦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方案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10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对照组做比较:χ2=21.4296,△P<0.01.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配合临床治疗,能有效地缓解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该病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朱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黄桥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致休克1例

    目的 报导1例临床上出现的因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致休克的患者.方法 对1例临床上出现突发性休克患者进行相关化验及检查,以排除任何器质性病变引起.结果 各项相关化验及检查均未见器质性病变,考虑此例患者出现休克系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引起.结论 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引起患者休克,故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加强指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蒋林伟;崔红霞;丁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情况.方法 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2例临床资料,采用Philips Briliance 16 螺旋CT 扫描机进行灌注成像分析.结果 2.1 NIHSS初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12+6.70 X1+0.001 X2+4.21 X3,X1表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当X1=1说明无并发症,当X1=2说明有并发症,(t=4.77,P=0.000),X2表示的是脑血流量,X3=1表示大脑前或后动脉,X3=2表示大脑中动脉,(t=2.44,P=0.026);2.2 NIHSS终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62+6.26 X1-0.23 X2,其中当X1=1说明无并发症,当X1=2说明有并发症,(t=4.15,P=0.001),X2为缺血程度(t=-2.64,P=0.016);2.3缺血脑组织可恢复比率(PRR)=面积半暗带/(面积半暗带+面积梗死),其和神经功能恢复比率有相关关系(r=0.502,P=0.020).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描述的是组织缺血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可以通过预测半暗带和提示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李向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常可并发脑膜炎,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目前对病毒感染尚无可靠的有效药物.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病因、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了解和掌握其护理要点,做到精心护理、细心观察、严密隔离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本院住院患儿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汤学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高年资护士在导诊中的优势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诊护士则是医院形象的代表,护士的服务质量会给门诊患者带来直接的影响和深刻的印象.1 高年资护士在门诊导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门诊患者对导医需求的调查分析,约有90%门诊患者有各种需求都会求助于导医.由于门诊导诊护士的工作是对患者从挂号到配合患者就医诊治全过程的引导,因此导诊护士必须具备判断者、管理者、宣传者、健康教育者等多个角色的能力,也就要求导诊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生活阅历.

    作者:曾瑞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和作用效果.结果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明显增强,治疗时间缩短,且带有负性情绪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护肝类药物、利尿剂、抗生素等.自发性腹膜炎症状缓解及腹水消退后,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抗生素或益生菌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自发性腹膜炎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有效率为60.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显著,能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值得借鉴.

    作者:周立平;刘尚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分析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收治入院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相比单独使用曲美他嗪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董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目的 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手术后合并症.方法 总结2003~2013年我们收治的150例65~85 岁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94%,术后并发症56例,肺部感染24例,心功能不全15例,肺不张7例,呼吸衰竭5例,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出血1例,死亡2例.结论 尽管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风险较大,只要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手术还是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佳选择.

    作者:林滔;张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方法 应用固体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同时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析疗效.结果经联合治疗,患者视力及眼底明显改善,疗效确切.结论 固体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有效,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后,患者视功能恢复良好,效果肯定.

    作者:马俊;姜岩;蒋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TIA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奥扎格雷80 mg加入0.9%氯化纳250 ml,静脉点滴,2次/d,红花注射液20 ml+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为14 d一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2p、CD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TIA安全有效.

    作者:王奉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目的 利用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不断完善本科室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多种渠道的学习以及加强相关各部门的协助来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结果 社区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是一个检验科工作的基石,对医院整体质量管理有呈上启下的作用.结论 实验室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医德行为准则、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基础,是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

    作者:欧建军;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药房2009~2012年非甾体抗炎药动态分析与评价

    目的 了解本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应用情况,对比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2009~2012年的销售金额、使用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以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9~2012年门诊药房非甾体抗炎药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以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院2009~2012年此类药的销售金额稳定,其中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所增长,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逐年减少;选择性COX-2抑制剂销售金额各年均领先.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临床首选.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目的 对老年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探讨,并对患者行临床改良护理干预法在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子宫脱垂中老年女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参照组39例.采用经过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治疗组进行护理,具体为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心理护理+合理膳食指导;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术前HR和MAP值、术后NAS评分值、SAS和SDS值方面,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对于子宫脱垂中老年女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4例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慢性胃炎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本文重点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临床护理.结果 54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及一系列临床护理后(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痊愈14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54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后,疾病康复效果良好,可见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