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林滔;张玮

关键词:老年, 食管癌,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 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手术后合并症.方法 总结2003~2013年我们收治的150例65~85 岁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94%,术后并发症56例,肺部感染24例,心功能不全15例,肺不张7例,呼吸衰竭5例,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出血1例,死亡2例.结论 尽管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风险较大,只要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手术还是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佳选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做好产前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在本院住院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从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对其全面的产前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产时由专门的助产士严密观察产程,注意宫缩的频率和强度,了解宫缩的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以及宫颈扩张速度,随时做好记录,并负责接产.对照组200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对产妇开展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具有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助产技术的使用、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等优点[1],并可减少产后出血,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

    作者:谢素珍;梁丽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乙胺碘呋酮在心律失常中的治疗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1.9%,治疗后血压、心率等情况有着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1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了心律恶化,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不良情况.结论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无效率和恶化率相对较低,有着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刘磊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5例创伤性关节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适合创伤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为护理同仁提供经验.方法 根据15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采用适宜护理的措施.结果 15例患者经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减轻,掌握自我护理方法结论 15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有效地缓解症状,延缓关节功能退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麻慧君;宋文军;王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干预对高校高脂血症患者影响的调查

    目的 观察健康干预对高校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寻找降低高脂血症发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从2008年至2010年体检中连续两年诊断为高脂血症的106例抽取67例,通过知己健康管理的模式,针对不良生活方式,采取饮食和运动指导,心理辅导,疾病认知程度宣教等健康干预形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通过一年的观察,干预后患者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3%人能有规律的坚持锻炼.结论 通过有效途径,针对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开展健康干预是控制高校高脂血症患病率,提高教工生活质量,做好高校预防工作有效方式.

    作者:翟英芬;孙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常见植物类中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部分植物类中药,因含生物碱、毒苷、毒性蛋白、萜与内酯等而具有毒性,容易引起中毒.掌握中药中毒的基本临床表现,正确判断是否中毒,何种药物中毒等.对于临床安全用药,及时采取针对性救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清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单纯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5例(15眼)外伤性青光眼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的15例(15眼)外伤性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综合效果较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赵玉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采取措施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他们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氢氯噻嗪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药物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月时间的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血浆肾素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利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纯运用厄贝沙坦的治疗疗效,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周东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修复前正畸病例的临床探析

    目的 对修复前正畸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探析.方法 对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进行修复前正畸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74例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时间为3~11个月,平均的正畸治疗时间为6.8个月;进行正畸治疗后,牙齿较治疗前排列更为整齐,缺隙两侧的牙轴更加直立,牙间隙平均分配,咬合打开且相对稳定.结论 在修复前进行正畸可为后期修复创造合适的条件,有利于修复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有效保障修复活动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CPAP-B型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RDS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头罩吸氧,治疗组采用CPAP-B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和疗效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血气情况都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经过CPAP-B型治疗后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73.53%为明显高于对照的58.82%,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CPAP-B型治疗RDS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提高疗效,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覃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66例Pilon骨折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进过手术治疗的踝关节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能大限度地保留骨折处血供,且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蔺攀;左伟;张延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格列喹酮片溶出度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确定影响格列喹酮片溶出度的主要因素,优化制剂工艺,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L9(34)以确定影响溶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优化后工艺进行放大试验和质量考察.结论 原料粒度对溶出度结果影响明显,粘合剂和崩解剂用量对溶出度结果无显著性影响,按照优化后工艺生产的中试样品与其他厂家市售的格列喹酮片溶出度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作者:韩月芝;王岳;苏平菊;关晨晨;侯素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在食管中上段癌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 中上段食管癌外科手术中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42例食管中上段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机械吻合组21例和手工吻合组21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机械吻合较手工吻合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30 min左右,术中出血较少,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结论 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机械吻合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损伤及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震;何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怎样有效地建设医院政工队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医院作为促进稳定我国社会秩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切实的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看病就医,对医院的基础配置、服务水平、病房环境、以及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加大了医院运行难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致使我国的医院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建设有效的医院整体队伍,为医院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成为影响医院日常运行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建设医院政工队伍这一热点话题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作者:巫云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周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意义探讨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共66例.对患儿进行高热惊厥护理,并且总结相关护理要点.其中包括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降温护理以及一般护理措施等.结果 入选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后,66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护理的要点包括为患儿降温,保持体内氧含量,病情观察等.精心临床护理对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治愈率等有重大意义.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4例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慢性胃炎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本文重点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临床护理.结果 54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及一系列临床护理后(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痊愈14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54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后,疾病康复效果良好,可见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终将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因此,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治疗及时配合护理得当将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通过分析高血压形成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等,笔者为该类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干预、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王春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佛山地区慢性咳嗽患者82例病因调查研究及分析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82例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结果 82例患者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6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4例;变应性咳嗽14例;不明原因4例;食管反流疾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合并上气道综合征1例.结论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门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临床学科,应作好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剑;罗志扬;甄国粹;李敏菁;张培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药房2009~2012年非甾体抗炎药动态分析与评价

    目的 了解本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应用情况,对比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2009~2012年的销售金额、使用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以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9~2012年门诊药房非甾体抗炎药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以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院2009~2012年此类药的销售金额稳定,其中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所增长,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逐年减少;选择性COX-2抑制剂销售金额各年均领先.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临床首选.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下腹部MSCT平扫对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中下腹MS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下腹MSCT平扫图像,分析双侧输尿管结石的CT表现.结果 72例患者MSCT显示输尿管结石,均为单侧发病,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10例,中段20例,下段42例.未见结石影仅表现一侧肾盂及输尿管全程扩张7例.结石直径0.5~7 mm,平均2~3 mm.肾盂及输尿管扩张69例,肾周筋膜增厚及肾周脂肪密度增高67例,输尿管周围炎症60例.结论 中下腹部MSCT平扫可以清晰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大小及肾、输尿管周围改变,是快捷、简便、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作者:王静石;张春媚;谭晓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