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段秀贤;李颖;宋艳秋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苦参素胶囊
摘要: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胶囊,治疗18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HBV-DNA转阴、HbeAg转阴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O.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高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克氏针保护套的研制与应用体会

    目的 保证使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患者的安全,减少因不安全因素带来的痛苦.方法剪一段胶皮管套入针尖.结果 胶皮管保护针尖,有效防止了隐患的发生,增加了患者安全感.结论克氏针保护套使用方便,避免意外伤害,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康红;孙晓霞;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胸痛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胸痛的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急诊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非心源性胸痛与心源性胸痛的临床特点.结果 60例急诊胸痛患者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40例(66.67%),心源性胸痛患者20例(33.33%).其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发作时的心电图多为正常,心源性胸痛患者在发作时的心电图多为不正常.结论 急诊胸痛患者多为非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者较多,胸痛发作时伴有具有特征性的伴随症状单独或成组出现.

    作者:石永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常可并发脑膜炎,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目前对病毒感染尚无可靠的有效药物.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病因、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了解和掌握其护理要点,做到精心护理、细心观察、严密隔离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本院住院患儿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汤学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高年资护士在导诊中的优势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诊护士则是医院形象的代表,护士的服务质量会给门诊患者带来直接的影响和深刻的印象.1 高年资护士在门诊导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门诊患者对导医需求的调查分析,约有90%门诊患者有各种需求都会求助于导医.由于门诊导诊护士的工作是对患者从挂号到配合患者就医诊治全过程的引导,因此导诊护士必须具备判断者、管理者、宣传者、健康教育者等多个角色的能力,也就要求导诊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生活阅历.

    作者:曾瑞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胶囊,治疗18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HBV-DNA转阴、HbeAg转阴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O.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高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作者:段秀贤;李颖;宋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普制产品规定效期后质量再观察

    目的 提高对医院制剂室普通制剂的质量控制的认识,多角度考察医院制剂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统计并考察2010~2012年三年中生产的全部制剂产品,对每批次产品在有效期后一个月的留观样品进行质量再检测,并将其检测数据与其原始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样品的全部检测结果仍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结论 制剂生产过程每一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与管理,就能为临床提供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的产品.

    作者:王惠梅;石小宁;陈显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机制分析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后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保守和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患者存活28例,治愈率为87.5%,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 准确把握患者病情,依病情选择保守或行手术治疗,综合措施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26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为4.1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小、过敏体质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儿出现喘息,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刘锦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目的 对老年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探讨,并对患者行临床改良护理干预法在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子宫脱垂中老年女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参照组39例.采用经过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治疗组进行护理,具体为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心理护理+合理膳食指导;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术前HR和MAP值、术后NAS评分值、SAS和SDS值方面,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对于子宫脱垂中老年女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本科室52例脊柱转移性肿瘤行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疼痛缓解或消失于术后6~72 h.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望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采取措施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他们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氢氯噻嗪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药物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进行对比性分析.(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月时间的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的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血浆肾素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利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纯运用厄贝沙坦的治疗疗效,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周东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干预对高校高脂血症患者影响的调查

    目的 观察健康干预对高校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寻找降低高脂血症发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从2008年至2010年体检中连续两年诊断为高脂血症的106例抽取67例,通过知己健康管理的模式,针对不良生活方式,采取饮食和运动指导,心理辅导,疾病认知程度宣教等健康干预形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通过一年的观察,干预后患者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3%人能有规律的坚持锻炼.结论 通过有效途径,针对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开展健康干预是控制高校高脂血症患病率,提高教工生活质量,做好高校预防工作有效方式.

    作者:翟英芬;孙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在食管中上段癌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 中上段食管癌外科手术中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42例食管中上段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机械吻合组21例和手工吻合组21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机械吻合较手工吻合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30 min左右,术中出血较少,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结论 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机械吻合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损伤及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震;何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方法 应用固体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同时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析疗效.结果经联合治疗,患者视力及眼底明显改善,疗效确切.结论 固体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有效,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后,患者视功能恢复良好,效果肯定.

    作者:马俊;姜岩;蒋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5例创伤性关节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适合创伤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为护理同仁提供经验.方法 根据15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采用适宜护理的措施.结果 15例患者经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减轻,掌握自我护理方法结论 15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有效地缓解症状,延缓关节功能退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麻慧君;宋文军;王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酪酸梭菌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口服,47例)、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45例)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44/47),对照组总有效率84.4%(38/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酪酸梭菌活菌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王顺;刘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氟尿嘧啶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观察及测定2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 h内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结果 室温24 h内,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混合后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微粒数目不断减少.结论 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宜配伍.

    作者:柳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安全性及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科常见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多在2周以后,所带来一些不良发应影响了治疗依从性.艾司西酞普兰为西酞普兰的S型异构体,是一种新的高度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有报道认为[1]具有起效快、不良发应低的特点,因此我们进行了这一临床对照研究,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章;徐辉;王永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向产妇肛门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lmg;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予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 h 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少,对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登沙河地区6月~3岁儿童贫血患病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6个月~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状况.方法 对本地区6个月~3岁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 6个月~1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4.2%,2~3岁儿童患病率为11.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患病率分析,男孩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3.0%,女孩患病率为24.5%,男女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区6个月~1岁儿童贫血患病率高,今后贫血防治的重点人群应放在6个月~1岁儿童.

    作者:蔡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