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梅;任树军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对血脂各项指标在治疗第4、8、12周均有影响,但是随着治疗的延长,升高的值有下降趋势,且齐拉西酮组升高值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均有影响,但齐拉西酮的影响较轻。
作者:张超;张彦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呼吸支持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的呼吸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除pH指标,观察组其他呼吸指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诊颅脑创伤患者时,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减少该急诊的病死率。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总结34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征象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方法:对34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直接征象:新月形28例,梭形6例。间接征象:病变侧脑沟脑裂消失34例,变窄10例,脑回聚拢脑表面内移30例,灰白质交界面内移25例,侧脑室变形体积缩小29例,中线结构30例有不同程度的移位。结论: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CT诊断,同时结合窗口技术以及增强扫描,有利于患者的诊断。
作者:张永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增加对MPNST的认识。MPNST在临床上较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该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王一博;熊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基础细节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加强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24例,失败1例,平均住院时间(9.2±1.0)d;对照组止血成功19例,失败5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时间(13.3±2.1)d,再次出血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基础细节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加强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海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去甲斑蟊素对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蟊素对U87MG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ELISA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表明去甲斑蟊素对U87MG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ELISA实验提示去甲斑蟊素抑制U87MG细胞分泌VEGF蛋白。结论:去甲斑蟊素可以抑制U87MG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刘柏林;刘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大讲堂在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给予糖尿病健康大讲堂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健康大讲堂教育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有效性,并使护士的教育能力及沟通水平得到锻炼。
作者:洪燕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分娩产妇180例,均有产后出血,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20 U缩宫素宫体注射,同时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6.5±2.8)min,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1.1%;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11.2±3.2)min,产后出血12例,产后出血率13.3%。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齐美荣;周金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舒张压及收缩压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疗效优于单纯硝苯地平药物治疗。
作者:舒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顺尔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镇静、止咳等综合性治疗,同时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起效快、疗效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
作者:郑汉友;柯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合理的奖金分配对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非常重要,依据手术室个人工作量、岗位、工作质量、专业能力不同、考核情况,制定手术室新的奖金分配方案,调动了每个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竞争意识,加强了每个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分娩后出血产妇止血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分娩后出血产妇3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腹部按摩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出血产妇均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病情监护等基础护理,腹部按摩组出血产妇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护理。统计分析两组出血产妇产后出血、止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各项工作满意程度情况。结果:腹部按摩组产后2 h、24 h内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前者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等不良后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按摩组产后出血产妇止血后各项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可有效刺激分娩后出血产妇身体恢复,降低产妇出血量,提高止血治疗效果和产妇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且无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费远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医患纠纷目前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发生率成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有医院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和社会因素等4个方面。本文分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和化解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
作者:先西克曼·色依提;月热古力·毛拉买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S)的转归、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收治小儿FS患者10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均在1~2周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治疗时间5.6 d。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复发21例,复发率20.6%。其中3例患儿进展为癫痫。结论:了解小儿FS的临床表现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儿预后,并减少不良后遗症。
作者:朱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6例。A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缩宫素,B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少于A组。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快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小儿肠套叠患者29例,分别进行低频和高频彩色多普勒探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套入肠管的血流情况。结果:二维超声的特征性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高准确性,其中26例显示肠壁血流信号,3例未显示明显血流信号,所有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后复位治疗后证实。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无创伤,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治卵巢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变化,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的高频超声。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3组各40例;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测量双侧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内径,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分析上述指标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的僵硬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管顺应性A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动脉壁发生形态学改变(IMT≤1.0 mm)之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就能够检测出动脉弹性的病变并作出判断。
作者:云芳;李绍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琪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2例,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变化,APACHEⅡ评分、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具有较为理想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来富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