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曹邓晗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 利拉鲁肽
摘要: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食谱进行饮食指导,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结果: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降糖作用显著,减重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治疗的效果,缩短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作者:李海霞;于德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出院后医嘱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P<0.01)。干预组出院后复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顺从率,从而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作者:张薇;孙萍;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阿利吉仑治疗高血压的进展

    阿利吉仑是第一个用于临床口服的直接肾素抑制剂。作为单药治疗其降压效果与氯沙坦、厄贝沙坦、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等降压药相当,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或利尿剂等联合使用时,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降压作用,而且可减少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本文简要综述了阿利吉仑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HMD患儿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接受早期微量喂养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达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血胆红素峰值、并发胆汁淤积、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HMD患儿更好地过渡到全量胃肠道喂养,能有效提高患儿体重,降低胆汁淤积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程书卿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肺炎94例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肺炎患者9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探讨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4例老年肺炎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64例,治疗总有效率95.7%。结论:老年肺炎无特异性特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错综复杂,且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及时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焕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方法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高危儿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育商前后差值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导式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高危儿的健康发育。

    作者:万海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62例内镜分级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内镜分级特征。方法:收治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2例非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内镜分级特点。结果:观察组的咽部不适、上腹不适、吞咽困难、胸骨后痛、胃部灼热、反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C 级、D 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裂孔疝、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重度食管炎,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戴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8)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n=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建华;周自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补佳乐甲羟孕酮治疗流产术后妊娠物残留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术后妊娠物残留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流产后妊娠物残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补佳乐配伍甲羟孕酮口服,撤退性出血后B超复查宫内组织物残留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宫术。结果:两组B超复查宫腔残留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佳乐配伍甲羟孕酮对流产术后妊娠物残留有显著效果,能更好地修复子宫内膜,起到药物性刮宫的作用,避免了再次清宫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

    作者:陈雪清;祁素霞;蔡素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品质管理圈(QCC)在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妇产科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品质管理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服务当中采用品质管理圈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床旁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对早产儿PVH-IVH 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床旁颅脑超声对137例早产儿进行检查,将胎龄、出生体重、Apgar 评分等因素与PVH-IVH发生率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早产儿PVH-IVH的发生率62.7%。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的患儿PVH-IVH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VH-IVH发生率较高,应进行常规筛查。床旁超声应作为筛查、监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祁艳征;张培霞;邢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祁承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细菌性肝脓肿非手术治疗后的超声随访

    目的:探讨肝脓肿成功治愈患者残余脓肿的超声表现。方法:收治肝脓肿患者161例。排除阿米巴肝脓肿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6周,如有适应证则行经皮穿刺。超声随访时间: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之后每6个月1次。结果:1个肝脓肿83例,2个肝脓肿12例,>2个肝脓肿7例。肝脓肿直径4.2~15 cm,分离到致病菌29例。超声随访发现,治疗后大多数肝脓肿得以缓解,酗酒患者、糖尿病患者治愈时间较长。结论:大多数细菌性肝脓肿在18周内能恢复到正常肝组织,但一些病灶在经过手术治疗以后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在对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到细菌性肝脓肿。

    作者:侯显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儿童睡眠障碍100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睡眠障碍患儿100例,对患儿进行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睡眠环境、家庭情况、呼吸系统疾病为可能影响患儿睡眠障碍的因素。结论:家庭社会环境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者:罗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立普妥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2种不同剂量立普妥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不同给药剂量均分为小剂量组(20 mg)和大剂量组(40 mg)。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立普妥20 mg、40 mg,每晚顿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立普妥治疗高脂血症较小剂量立普妥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好。

    作者:高永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Percheron动脉梗死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治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障碍伴定向障碍、丘脑性失语、眼球下视麻痹;颅脑MR均显示双侧丘脑梗死灶,4例可见中脑“V字征”。以栓塞为主要发病机制。3个月后随访3例完全恢复,2例死亡,2例仍意识障碍,其他均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结论:Percheron动脉梗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垂直注视麻痹、丘脑性失语、记忆缺损等,脑CT/MRI检查提示双侧丘脑伴或不伴中脑梗死。颅脑MRI出现“中脑V字征”对Percheron动脉综合征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本病主要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预后较差。

    作者:吴燕敏;陈文伙;易婷玉;张梅芳;陈雪娇;巫超鑫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2例报告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2例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E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促进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熊伟;王一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三林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和手术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三林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状况及实施以白内障手术治疗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的效果。方法:对社区所有≥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白内障患病和接受手术情况。结果:受检者13010例,白内障患病率41.27%。随着年龄的增高,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和文盲者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分别为44.67%和53.41%。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80.54%,≥70岁较<70岁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高,分别为82.42%和66.67%。白内障盲人的社会负担率3.7%,女性、>80岁和文盲分别为4.65%、5.72%和9.46%。结论:白内障仍是年龄相关性重要致盲眼病,三林社区白内障盲人的社会负担率较重,根治白内障盲仍是防盲治盲的工作重点,尤其是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低的人群。

    作者:蒋惠芳;彭云;张文权;孙伟;俞正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仪器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比对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仪器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结果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P含量,OmlipoTM特定蛋白分析仪及ABX Micros CRP 200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含量,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3种仪器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分析仪组(y)与生化分析仪组(x)比较,血液分析仪组(y)与特定蛋白组(x)比较,特定蛋白仪组(y)与生化分析仪组(x)比较,均具有极好的相关性。结论:定期在不同仪器之间比对,通过校正及比对试验后可以取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胡传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0例的中医内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代景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