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林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和手术状况调查

蒋惠芳;彭云;张文权;孙伟;俞正娟

关键词:白内障患病率, 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 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
摘要:目的:了解三林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状况及实施以白内障手术治疗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的效果。方法:对社区所有≥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白内障患病和接受手术情况。结果:受检者13010例,白内障患病率41.27%。随着年龄的增高,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和文盲者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分别为44.67%和53.41%。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80.54%,≥70岁较<70岁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高,分别为82.42%和66.67%。白内障盲人的社会负担率3.7%,女性、>80岁和文盲分别为4.65%、5.72%和9.46%。结论:白内障仍是年龄相关性重要致盲眼病,三林社区白内障盲人的社会负担率较重,根治白内障盲仍是防盲治盲的工作重点,尤其是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低的人群。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利吉仑治疗高血压的进展

    阿利吉仑是第一个用于临床口服的直接肾素抑制剂。作为单药治疗其降压效果与氯沙坦、厄贝沙坦、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等降压药相当,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或利尿剂等联合使用时,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降压作用,而且可减少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本文简要综述了阿利吉仑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Percheron动脉梗死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治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障碍伴定向障碍、丘脑性失语、眼球下视麻痹;颅脑MR均显示双侧丘脑梗死灶,4例可见中脑“V字征”。以栓塞为主要发病机制。3个月后随访3例完全恢复,2例死亡,2例仍意识障碍,其他均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结论:Percheron动脉梗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垂直注视麻痹、丘脑性失语、记忆缺损等,脑CT/MRI检查提示双侧丘脑伴或不伴中脑梗死。颅脑MRI出现“中脑V字征”对Percheron动脉综合征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本病主要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预后较差。

    作者:吴燕敏;陈文伙;易婷玉;张梅芳;陈雪娇;巫超鑫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对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收治肠结核患者68例,对其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低热和腹痛。对肠结核的诊断要结合活检、纤维结肠镜、X线检查等检查方法。68例患者中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患者44例,其他24例患者由于出现肠瘘、腹部肿块、肠穿孔和肠梗阻等并发症,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肠结核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是纤维结肠镜、钡灌肠和钡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邢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三林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和手术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三林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状况及实施以白内障手术治疗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的效果。方法:对社区所有≥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白内障患病和接受手术情况。结果:受检者13010例,白内障患病率41.27%。随着年龄的增高,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和文盲者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分别为44.67%和53.41%。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80.54%,≥70岁较<70岁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高,分别为82.42%和66.67%。白内障盲人的社会负担率3.7%,女性、>80岁和文盲分别为4.65%、5.72%和9.46%。结论:白内障仍是年龄相关性重要致盲眼病,三林社区白内障盲人的社会负担率较重,根治白内障盲仍是防盲治盲的工作重点,尤其是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低的人群。

    作者:蒋惠芳;彭云;张文权;孙伟;俞正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食谱进行饮食指导,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结果: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降糖作用显著,减重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邓晗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缩短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透视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受检者辐射剂量(ESD)的方法。方法:A 组:HSG 检查64例次,应用 TLD 测量透视参数分别为 Normal 和 Low Dose;B 组:缩短透视时间行 HSG 检查105例次。结果:A组不同透视参数下透视管电流、E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透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透视时间可以在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HSG受检者ESD。

    作者:徐爱霞;沈乃澎;李永奎;邓金龙;张仕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现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爱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2例报告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2例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E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促进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熊伟;王一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双尺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景艳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急性多发性脑梗死CT与MRI诊断结果对比

    目的:探讨对比CT与MRI诊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结果。方法:收治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5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CT及MRI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比较,MRI的病灶检出数量比CT检查多,检查所需时间明显比CT检查长,而其病灶检出时间比CT检查短,病灶平均大小均小于CT检查,两种方法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CT扫描,MRI诊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率更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洁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儿童睡眠障碍100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睡眠障碍患儿100例,对患儿进行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睡眠环境、家庭情况、呼吸系统疾病为可能影响患儿睡眠障碍的因素。结论:家庭社会环境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者:罗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头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配合头针治疗组、常规治疗配合头针治疗以及语言训练及治疗组,各40例,3组在完全相同的医疗环境中进行功能康复和语言障碍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常规治疗配合头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配合头针治疗以及语言训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治疗配合头针治疗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语言训练方法对脑性瘫痪语言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安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输尿管导管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导管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观察组患者术前联合开展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措施,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输尿管导管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升结石清除效果。

    作者:付成龙;殷祖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62例内镜分级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内镜分级特征。方法:收治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2例非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内镜分级特点。结果:观察组的咽部不适、上腹不适、吞咽困难、胸骨后痛、胃部灼热、反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C 级、D 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裂孔疝、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重度食管炎,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戴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影像学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老年慢性肺炎患者55例,采用X线和 CT 对患者进行检查,对 X 线和 CT 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在55例患者中经过 X 线检查均发现有局灶性病变,具体表现为密度均匀或者不均匀、边界模糊不清、类椭圆形、不规则;CT表现为较低的病变密度、模糊或不清楚的边缘、光整或不齐的轮廓,其中病变周边局部胸膜肥厚17例,有增粗血管影13例,有毛玻璃晕环7例。利用影像学诊断的55例患者中,诊断准确20例,相对于综合诊断结果而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并不具备特异性,采用X线联合CT诊断属于一种较为合适的诊断方法,然而医生仍然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作者:王秀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存在的慢性病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正,观察改正后效果。结果:在采取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后,社区居民不合理膳食、少运动等危险因素比采取措施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当前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果。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纳洛酮药理探析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探讨该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治疗组采用血塞通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呼吸机在院前长途转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236例院前长途转运患者使用了呼吸机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应用呼吸机长途转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236例患者都被安全地转运到达医院,其转运途中无意外发生。结论:呼吸机在危重患者的长途转运中有着积极作用,与院内相比,其应用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做好充分准备条件下,途中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能成功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作者:赵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祁承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男性尿道炎860例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福鼎地区男性尿道炎感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收治疑似尿道炎感染患者860例,采集尿道分泌物做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测。结果:淋病组检出支原体阳性43例(5%),衣原体阳性129例(15%),支原体和衣原体均阳性0。非淋菌性尿道炎组检出支原体阳性230例(26.7%),衣原体阳性182例(21.2%),衣原体和支原体均阳性者40例(4.6%)。结论:福鼎地区男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衣原体感染率,并且存在少数混合感染的情况。

    作者:林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