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分析

胡冬梅

关键词:血脂水平, 冠状动脉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共收集我院36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测.使用美国BECKMAN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TG、TC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HDL-C及LDL-C用直接法检测,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表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患者血脂水平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非HDL-C(N-HDL-C)、LDL-C/HDL-C、T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正相关.结论 受检者的血脂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以N-HDL-C、LDL-C/HDL-C、和ApoA1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性更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一直备受关注,滥用抗菌药物,除了造成药品浪费以外,还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增多、耐药菌株出现等严重问题.因此,探讨医院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我院2011年5000张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徐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的相关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6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相关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 患儿的大小便颜色和质量明显好转;24 h和72 h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降低.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新生儿抚触、洗胃以及游泳等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在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铁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15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15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方案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卡托普利组)77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衰患者治疗后心率为(72.5±2.3)min,收缩压为(121.4±6.6)mm Hg,舒张压为(74.8±3.5)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脏射血分数为(46.25±4.11)%,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卡托普利的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谷艳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2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 通过对52例患者知识指导与护理干预,病情转归良好.结论 控制血糖是治疗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 2 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梅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 106 例 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进行治疗,治疗 1 年后对比两组患者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用药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远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磷酸肌酸钠对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分析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有机磷类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 例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 例,对照组15 例.两组均予洗胃、导泻,灌肠及静脉应用解毒剂和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2.0 g(1 次/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cTnT)、脑利钠肽(BNP),心电图(ECG)及心脏超声结果的变化.结果 磷酸肌酸钠对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伟锋;张天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徐州市16所幼儿园,共对1328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采用WHO儿童肥胖判定标准进行评价,并对其家长进行肥胖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学龄前儿童中肥胖的检出率为8.28%,其中男童为8.89%,女童为7.46%;在肥胖影响因素中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出生体重较重、主要抚养人为保姆、抚养人文化程度较低者容易发生肥胖.结论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较高,其形成与父母及家庭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华;苑英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桂枝茯苓丸应用病名研究

    目的 从病名角度,探讨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历代医家著作、现代文献为依据,对桂枝茯苓丸临床主治病症范围进行挖掘.结果 古代医家主要应用于妇科疾患,涉及妇科病名16种,而非妇科的病名只有10种.现代医家应用本方涉及妇科中医病名大约27种,妇科西医病名大约28种;非妇科的中医病名17种,非妇科的西医病名25种.结论 桂枝茯苓丸的应用得到了全面拓展,涉及到的妇科疾病近 25 种,而非妇科疾病更是多达 68 种,所治疾病已经不限于妇科疾病范畴.

    作者:颜娟;李朝平;刘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86株肠球菌所致医院感染与耐药性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肠球菌所致医院感染由于耐药性.方法 针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分离出的86株肠球菌(来自2458份标本)进行研究,试验中使用细菌鉴定仪和K-B法给予鉴定和检测.结果 86株肠球菌中多数为粪肠球菌,占总菌数的60.5%(52株),其次为屎肠球菌,占总菌数的31.4%(27株),剩余8.1%(7株)为其他.相对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更低;相对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更低.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药物选择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作者:陈汉芳;牛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

    目的 关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问题.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5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致的死亡病例.结论 生理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有效巡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孙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用于高龄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舒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用于高龄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ASA I~Ⅱ级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 和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组(BS组),每组各35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100μg/100 ml以及BS组给予舒芬太尼50μg+布托啡诺6 mg/100 ml行术后PCIA镇痛治疗,分别记录术后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恶心、呕吐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S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BS组镇痛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BS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应用于高龄患者术后镇痛是一种镇痛效果好,安全且不良反应少的术后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詹亚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53例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逐瘀清宫汤加味,对照组采用益母草冲剂和血宁胶囊治疗,两组给以半月后判断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逐瘀清宫汤加味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韩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36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136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1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 患者病情缓解时间缩短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结论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

    作者:魏金梅;张士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颈椎病患者96例的健康教育体会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变性所致的颈椎骨、软骨、韧带等多种退行性改变,使颈脊髓、神经根及血管等邻近组织受损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活动状态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致残死亡[1].为了促进患者康复,我们对收治的98例颈椎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现将本病的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51例报道)

    目的 分析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1例大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21例;一期行左半结肠切除24例;一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封闭远端结肠或直肠二期吻合6例,治愈48例,死亡3例,术后出现腹部并发症14例.结论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应加强术前诊断,积极进行术前处理,只要情况允许应争取作一期切除吻合术.

    作者:张伟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应用耳尖放血疗法对处于面瘫急性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例处于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分别采用针刺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面瘫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面瘫症状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 应用耳尖放血疗法对处于面瘫急性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姚献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11年湖南省儿科手足口病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索儿科常见疾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为儿科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利用全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的省级ADR中心网页检索,共收集2011~2012年我省儿科手足口病不良反应详细报告69例;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的不良反应,男性、女性发生率大致相同,不良反应主要发生时间在用药后30~6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7.2%),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是过敏反应和胃肠道损害.结论 应该规范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增强预防意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为全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笔者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就如何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谈几点初浅体会.

    作者:叶琳燕;屈新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疾病并发NPE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24.5 d,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观察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判定为:死亡16例,存活9例(轻残4例,重残5例),死亡率为64%.10例死于肺水肿致呼吸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预防重症颅脑疾病并发NPE发病是关键,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丽娇;郭志勇;徐详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儿科护理中医疗纠纷的潜在因素与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随着人们在就医过程中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投诉和付诸法律投诉的医疗纠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特别是儿科,面对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操作、服务质量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怎样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依法护理已经成为我们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马志红;梁进娟;屈丹;刘育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