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观察

霍素坤

关键词:体质辨识, 社区健康管理, 代谢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300例,将其分为社区管理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50例,中医治疗组在社区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融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社区管理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指标改善更明显。结论:使用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明显。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科不同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60例,分别剖宫产及阴道试产,并选择同期相同例数的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结果:200例剖宫产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在产程、产后出血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等指标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如产妇无阴道试产禁忌证,可给予阴道试产,提高生育质量。

    作者:秦凡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动物模型及其选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在未过量饮酒的情况下,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至今有很多NAFLD动物模型,但仍缺乏能涵盖人类整个疾病谱的单一动物模型。本文主要讲述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模型,营养、药物或毒物诱发模型,复合模型这3类模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便于研究者的选择。

    作者:刘革新;肖新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962例施行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中的护理配合。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128 mL,平均手术时间42 min。结论: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配合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及术中的熟练操作,安全可行。

    作者:郎秀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医院护理工作站药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系统是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区药柜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病区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应用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治疗用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加强了医院对病区药品的管理,使病区药品的管理更趋于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作者:许玮;李建华;曾木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中老年人胸部X线健康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合理利用X线检查筛选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对527例社区中老年人胸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验结果在不同性别以及年龄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病史、性别、年龄进行筛选,提高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减少X线对正常人群的损害,促进胸部X线检查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收治阑尾炎患者68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4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开腹组在开腹下行阑尾切除术。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止痛药使用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的特点。

    作者:高秋菊;刘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插管率、存活率分别是23.33%、23.33%,对照组分别是53.33%、13.3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存活率明显上升,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相关指标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乔平;成蒂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接受肺功能检查儿童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儿童的检查配合度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儿童的肺功能检查配合度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检查配合度,提高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赵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家庭医生参与用药指导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参与临床用药指导对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18例,按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61例。对照组常规门诊处方取药,干预组在门诊就诊取药时社区家庭医生给予用药常识教育和个性化的用药指导。结果:管理2个月后,干预组在高血压及常用中成药物知识正答率、改善服药不依从行为和信任并愿意接受医生指导方面较干预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也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参与用药指导,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正确用药的认知、服药依从性及对医生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并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作者:胡宴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次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经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经多次根管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根尖周炎经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疗效确切。

    作者:朱国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髌骨骨折患者73例,随机分为钢丝环扎组、多克氏针张力带组和髌骨爪组,分别采用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和分体式髌骨爪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治疗优良率:钢丝环扎组62.50%,多克氏针张力带组88.00%,髌骨爪组91.67%。结论:在髌骨骨折治疗中,采用分体式髌骨爪与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可以达到较稳固的治疗效果,治疗优良率较高。

    作者:马文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Mbd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Mbd2在EMs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Trizol法提取病变组织的总RNA,反转录生成cDNA,Blast-primer设计Mbd2 mRNA引物,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间Mbd2 mRNA表达变化。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Mbd2 mRNA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内膜(P<0.01);且EMs患者异位内膜中Mbd2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位内膜(P<0.01)。结论:Mbd2基因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发现做出贡献。

    作者:林晓斌;徐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37例围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科学处理措施。方法:收治实施妇科手术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3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化的处理,综合组实施综合优质化的处理。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P<0.05)。结论:积极采用科学优质化的围术期处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值,确保其安全渡过围术期。

    作者:范晓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急性乳腺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296株的耐药变迁分析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治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681例,分离出370株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2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按分离时间分为A、B组,进行耐药率统计。结果:681例患者检出病原菌370株,阳性分离率54.3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96株(80.00%),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4.4%~96.1%、59.9%~64.6%、54.6%~59.7%。A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25.7%;B组MRSA检出率38.2%。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仍保持较低水平,未出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菌株。结论:哺乳期乳房脓肿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B组和A组相比,MRSA的分离率明显升高且接近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已不能作为经验用药。建议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前及时送检乳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以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方;杨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脉动真空灭菌器湿包原因分析与对策

    本文总结分析脉动式真空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引起湿包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减少和杜绝湿包发生的措施,对提高灭菌合格率、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朱向娜;王聪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口服维生素B1、谷维素药物,另外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水平下降幅度明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0%,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20例,显效率33.3%,有效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陈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有关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胎儿流产风险是普通肝素组的0.59倍;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复发性流产妇女终导致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普通肝素组的1.34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无差异。

    作者:杨晶晶;刘帅斌;胡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老年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治疗134例的疗效

    目的:研究老年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34例,开展聚丙烯修复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8.23±3.25)min,手术后住院(7.23±1.25)d后出院,对患者的伤害小,疼痛感轻,并且术后无切口、无阴囊肿块出现,回访结果显示无一例复发。结论:平片式无张力修补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并且易操作、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恢复时间快,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方家扬;吴宗明;翁俊风;郑宗龙;吴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品管圈活动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尤其能明显减少老年痴呆患者摔倒、噎食等,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开展品管圈护理活动,可有效防范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彭曦;全映波;邓静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探讨如何加强过程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探讨加强过程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在医院各个重点部门设置感染管理沟通指导记录本,委派专职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每天做好临床沟通指导工作。结果:本院手卫生依从性有了大幅度提高,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实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加强过程管理,可有效转变医务工作者观念,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郭瑞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