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家庭医生参与用药指导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效果的研究

胡宴杰

关键词:社区家庭医生, 高血压, 用药指导,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参与临床用药指导对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18例,按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61例。对照组常规门诊处方取药,干预组在门诊就诊取药时社区家庭医生给予用药常识教育和个性化的用药指导。结果:管理2个月后,干预组在高血压及常用中成药物知识正答率、改善服药不依从行为和信任并愿意接受医生指导方面较干预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也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参与用药指导,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正确用药的认知、服药依从性及对医生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并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髌骨骨折患者73例,随机分为钢丝环扎组、多克氏针张力带组和髌骨爪组,分别采用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和分体式髌骨爪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治疗优良率:钢丝环扎组62.50%,多克氏针张力带组88.00%,髌骨爪组91.67%。结论:在髌骨骨折治疗中,采用分体式髌骨爪与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可以达到较稳固的治疗效果,治疗优良率较高。

    作者:马文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内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内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高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社区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社区内高龄产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和质量,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李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其中34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12%;对照组优良率82.86%(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可以有效巩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慧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导管记录表在肺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导管的应用在肺部疾病临床中变得越来越广泛。导管的护理工作与整个病情的恢复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就导管记录表在呼吸科的应用做一简单介绍,希望对临床简化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叙嫄;白志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尿蛋白/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肾病患者102例,将尿蛋白/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 ROC 曲线分析确定尿蛋白/肌酐比值相对于24 h 尿蛋白定量佳诊断点。结果: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尿蛋白/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监测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情况。

    作者:王颖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动物模型及其选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在未过量饮酒的情况下,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至今有很多NAFLD动物模型,但仍缺乏能涵盖人类整个疾病谱的单一动物模型。本文主要讲述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模型,营养、药物或毒物诱发模型,复合模型这3类模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便于研究者的选择。

    作者:刘革新;肖新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食管癌患者65例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采取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并停止放化疗,33例采取鼻饲管置入治疗,均能耐受而且按照疗程进行了放化疗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针对性地对食管癌患者采取悉心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以改善其病情。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手术;研究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以及安全性好的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史向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脉动真空灭菌器湿包原因分析与对策

    本文总结分析脉动式真空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引起湿包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减少和杜绝湿包发生的措施,对提高灭菌合格率、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朱向娜;王聪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插管率、存活率分别是23.33%、23.33%,对照组分别是53.33%、13.3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存活率明显上升,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相关指标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乔平;成蒂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χ2=5.433,P<0.05);干预后,试验组腰椎正位L2~4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分别为(0.835±0.136)g/cm2、(0.735±0.12)g/cm2,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68±0.131) g/cm2、(0.649±0.114)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2.534,tb=3.66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

    作者:赵永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麻风病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健康宣教,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麻风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的整体服务意识,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庆云;辛东晓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鼻内镜辅助下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口腔上颌窦瘘的修补方法。方法:对5例合并严重上颌窦炎的口腔上颌窦瘘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采用口腔合瓣缝合加上颌窦内“三明治”法修补。结果:5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1年,瘘口愈合良好,复查鼻窦CT上颌窦炎症消失。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口腔内合瓣缝合加上颌窦内“三明治”法修补术是治疗合并严重上颌窦炎口腔上颌窦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晓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急诊输液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按照优质护理模式护理。结果:与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消除急诊输液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添惠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接受肺功能检查儿童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儿童的检查配合度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儿童的肺功能检查配合度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检查配合度,提高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赵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影响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随机双盲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4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疗效,并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

    作者:孙丽;高秋月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收治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基础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远期疗效因素主要包括高压氧治疗时间、神经性临床并发症等。结论:给予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临床远期疗效突出,可降低临床并发症。

    作者:郭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精神病院医护人员的职业生物危害及防护

    2012年1月-2014年12月调查院内感染病例,回顾传染病上报、工伤统计和导致院内感染暴发的典型案例,从中查找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医护人员执业环境中存在的生物危害因素,提出减少职业生物危害的防护措施。

    作者:王彦娟;沈振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物联网技术在社区慢病防治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目的: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社区慢病防治中的应用模式,增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科学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安街道辖区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与慢病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甲乙两组血压控制率、生活质量评分、高血压知晓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运用物联网健康管理技术与设备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更好。

    作者:过圣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婴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和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黄疸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退黄效果、对婴儿食乳、腹泻影响及皮疹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简便快捷。

    作者:陈瑞芳;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