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圣华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老年COPD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评估,每周访视患者2次,积极对有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饮食指导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MMEF和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COPD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和肺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王腊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沙丁胺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尼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合理利用X线检查筛选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对527例社区中老年人胸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验结果在不同性别以及年龄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病史、性别、年龄进行筛选,提高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减少X线对正常人群的损害,促进胸部X线检查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2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9:1),>60岁发病率高,寒冷季节发病率高,6:00~10:00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高峰,高血压病是首要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多,应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翟素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呼吸衰竭患儿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节奏紊乱和发绀症状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军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插管率、存活率分别是23.33%、23.33%,对照组分别是53.33%、13.3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存活率明显上升,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相关指标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乔平;成蒂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口服维生素B1、谷维素药物,另外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水平下降幅度明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0%,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20例,显效率33.3%,有效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陈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知识宣教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和中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特色宣教。结果:通过特色中医健康知识宣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宣教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徐芬;曹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尤其能明显减少老年痴呆患者摔倒、噎食等,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开展品管圈护理活动,可有效防范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彭曦;全映波;邓静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在未过量饮酒的情况下,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至今有很多NAFLD动物模型,但仍缺乏能涵盖人类整个疾病谱的单一动物模型。本文主要讲述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模型,营养、药物或毒物诱发模型,复合模型这3类模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便于研究者的选择。
作者:刘革新;肖新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社区慢病防治中的应用模式,增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科学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安街道辖区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与慢病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甲乙两组血压控制率、生活质量评分、高血压知晓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运用物联网健康管理技术与设备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更好。
作者:过圣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其致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对人们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探讨社区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四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急救护理及临床资料。结果:8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抢救治疗,病情好转73例(86.9%),病情加重11例(13.1%)。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金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口腔上颌窦瘘的修补方法。方法:对5例合并严重上颌窦炎的口腔上颌窦瘘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采用口腔合瓣缝合加上颌窦内“三明治”法修补。结果:5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1年,瘘口愈合良好,复查鼻窦CT上颌窦炎症消失。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口腔内合瓣缝合加上颌窦内“三明治”法修补术是治疗合并严重上颌窦炎口腔上颌窦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晓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64例(76足),采用手术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间3~26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6足,均为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晚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5足,经治疗2足缓解不影响生活,3足疼痛存在。优44足,良22足,差10足,优良率87%。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制定周密的术前计划,术中采取有效复位联合植骨内固定,可以减少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作者:纪强;陈志红;李晓苏;季俊;庄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静滴用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难治性心衰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30 mg、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47 mL微量泵泵入,连续应用7 d。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静滴用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苏巧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962例施行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中的护理配合。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128 mL,平均手术时间42 min。结论: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配合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及术中的熟练操作,安全可行。
作者:郎秀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极为重要,需以社区为基础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以降低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其致死致残率,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克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麻风病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健康宣教,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麻风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的整体服务意识,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庆云;辛东晓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