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瑛
目的:探讨合理利用X线检查筛选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对527例社区中老年人胸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验结果在不同性别以及年龄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病史、性别、年龄进行筛选,提高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减少X线对正常人群的损害,促进胸部X线检查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提供有力依据以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本镇1~9岁儿童140例,对接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国家规定的5种基础疫苗的接种率均>96%,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及成功率相较于本地儿童偏低。结论: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必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落到实处,尤其做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燕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沙丁胺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尼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T影像学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胸部CT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患者胸部CT影像多数表现出结节状肿块,呈椭圆形、球形。结论: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中,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诊断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有效提高周围型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采取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并停止放化疗,33例采取鼻饲管置入治疗,均能耐受而且按照疗程进行了放化疗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针对性地对食管癌患者采取悉心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以改善其病情。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收治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基础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远期疗效因素主要包括高压氧治疗时间、神经性临床并发症等。结论:给予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临床远期疗效突出,可降低临床并发症。
作者:郭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2012年1月-2014年12月调查院内感染病例,回顾传染病上报、工伤统计和导致院内感染暴发的典型案例,从中查找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医护人员执业环境中存在的生物危害因素,提出减少职业生物危害的防护措施。
作者:王彦娟;沈振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静滴用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难治性心衰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30 mg、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47 mL微量泵泵入,连续应用7 d。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静滴用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苏巧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老年肠道肿瘤患者根治术的优越性。方法:行开腹肠道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各项评分。结果: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方法用于老年患者肠道肿瘤根治术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各有优点。结论:舒芬太尼组在麻醉过程的平稳性、应激激素水平变化及术后镇痛上有明显的优越性,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的患者。
作者:吕红艳;王竹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婚检人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升高的各种情况。方法:选取自愿进行婚检人员4810例,对其中ALT升高人员进行分析。结果:婚检中男性ALT结果升高存在非病理和病理因素,以非病理性因素为主。结论:婚检ALT升高相关因素众多,强调戒除不良嗜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作者:仇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搭桥术前焦虑与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待手术期每天心肌缺血平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前焦虑,减少术前心肌缺血发生次数。
作者:宋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820例,发生切开愈合不良16例,对其给予相应的处置。结果:16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8例均治愈,切口清创冲洗治疗8例均一期愈合,拍片未发现骨质破坏及内固定松动。结论:术后持续高压冲洗和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永春;顾晓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系统是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区药柜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病区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应用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治疗用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加强了医院对病区药品的管理,使病区药品的管理更趋于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作者:许玮;李建华;曾木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中附有大量的按语,从医学及文献学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条文理解类、对比校正类、存疑待考类、方药加减说明类、引文补充删减说明类、临床经验类以及综合类。作为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语从侧面反映了丹波元坚扎实的医学理论水平、高超的临床实践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及重视经典原著的学习理念,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作者:朱柱泉;王姝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新发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社区新发高血压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与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脑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在社区新发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章秀清;杨艳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现代中小型医院的发展非常困难,主要是与先进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型医疗机构有关。中小型医院资源有限,硬件及软件实力均较差,难以吸引病源,发展道路应另辟他路。本文讨论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小型医院发展的关系。
作者:罗谞成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的养老模式,促进养老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采用访谈法,对18例60~70岁城乡老人分别进行访谈,了解不同老人对养老方式的需求。结果:共收集到5种理想的养老模式建议。结论:人性化的养老模式注重人文关怀,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老人身心需求,是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达的体现。
作者:王晓飞;毕艳梅;孙杏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极为重要,需以社区为基础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以降低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其致死致残率,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克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后6、12、18个月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不良反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安全可行。
作者:骆雄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回顾分析了62例中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探讨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康复护理,治愈35例,好转2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临床护理专业技能,以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致残率。
作者:雷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