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可行性

骆雄英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循证护理, 可行性
摘要:目的:探讨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后6、12、18个月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不良反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安全可行。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分娩应用镇痛电子治疗仪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镇痛电子治疗仪无痛分娩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用镇痛电子治疗仪实施无痛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产妇疼痛分级及产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顺产率,对母婴健康都极为有利。

    作者:解朝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老年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治疗134例的疗效

    目的:研究老年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34例,开展聚丙烯修复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8.23±3.25)min,手术后住院(7.23±1.25)d后出院,对患者的伤害小,疼痛感轻,并且术后无切口、无阴囊肿块出现,回访结果显示无一例复发。结论:平片式无张力修补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并且易操作、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恢复时间快,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方家扬;吴宗明;翁俊风;郑宗龙;吴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脉动真空灭菌器湿包原因分析与对策

    本文总结分析脉动式真空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引起湿包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减少和杜绝湿包发生的措施,对提高灭菌合格率、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朱向娜;王聪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解毒通络调肝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及血糖的影响。方法:以自发性2型糖尿病ZDF大鼠为研究对象,将55只健康雄性 ZDF 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及解毒通络调肝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ZL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使用相应药物灌胃,动态观察大鼠体重,并于取材后观察血糖变化。结果:各组 ZDF 大鼠与 ZL 大鼠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ZDF 各组大鼠糖化血清蛋白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通络调肝方大剂量组对ZDF大鼠的体重有控制作用,中剂量组有良好的控制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效果优于西药组。

    作者:闫静;朴春丽;王振宇;郑成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300例,将其分为社区管理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50例,中医治疗组在社区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融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社区管理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指标改善更明显。结论:使用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明显。

    作者:霍素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的必要性。方法:收治两次剖宫产均在本院手术且资料完整的患者168例,首次手术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的85例为观察组,未进行冲洗的83例为对照组,再次手术时观察两组盆腔是否粘连及粘连部位。结果:观察组盆腔粘连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关腹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可预防盆腔粘连。

    作者:凡艳丽;宋新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插管率、存活率分别是23.33%、23.33%,对照组分别是53.33%、13.3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存活率明显上升,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相关指标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乔平;成蒂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泪小点息肉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0.6×30 TWLB号针头切割治疗泪小点息肉的优势。方法:用0.6×30 TWLB号针头切割治疗泪小点息肉50例(62眼)患者。结果:50例患者(62眼)经过0.6×30 TWLB 号针头切割治疗泪小点息肉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0.6×30TWLB号针头切割治疗泪小点息肉简便易行。

    作者:吴霞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962例施行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中的护理配合。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128 mL,平均手术时间42 min。结论: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配合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及术中的熟练操作,安全可行。

    作者:郎秀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 A、B、C 3组,A组620例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B组645例行头颅血肿穿刺抽吸治疗,C组行735例行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结果:C组总有效率、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优于A、B两组(P<0.01)。结论: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与头颅血肿穿刺抽吸治疗。

    作者:都日亮;姜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精神病院医护人员的职业生物危害及防护

    2012年1月-2014年12月调查院内感染病例,回顾传染病上报、工伤统计和导致院内感染暴发的典型案例,从中查找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医护人员执业环境中存在的生物危害因素,提出减少职业生物危害的防护措施。

    作者:王彦娟;沈振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6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应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B组应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呋喃唑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33%和96.66%。结论:新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初治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乔永刚;赵立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血β-HCG下降时间、B超监测包块缩小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显著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丛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37例围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科学处理措施。方法:收治实施妇科手术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3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化的处理,综合组实施综合优质化的处理。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P<0.05)。结论:积极采用科学优质化的围术期处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值,确保其安全渡过围术期。

    作者:范晓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观察与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护理策略。方法:收治银屑病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结果:220例患者中,显效145例,有效62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94.1%。发生并发症23例,并发症发生率1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军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口服维生素B1、谷维素药物,另外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水平下降幅度明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0%,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20例,显效率33.3%,有效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陈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静脉滴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静脉滴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行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且转复时间(24.18±18.53)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52±18.60)min(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静脉滴注普罗帕酮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肝脏小肿块的超声介入性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对肝脏小肿块采取超声介入性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肝脏实质性肿块患者206例,采取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同时从不同角度与超声图像诊断进行对比。结果:超声穿刺细胞学检查临床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正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图像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小肿块采取超声介入性检查,可以弥补超声图像定性诊断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直径≤3 cm的肝脏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秀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科室应用参与管理模式,从组织学习、拟定计划、管理分工和质量控制等不同方面出发,对比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结果:各护理质量合格率均优于应用前(P<0.05)。结论: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参与管理模式能有利于护士长宏观管理科室,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减少人员矛盾,加强团队合作力,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永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呼吸衰竭患儿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节奏紊乱和发绀症状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军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