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丛兰
目的: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社区慢病防治中的应用模式,增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科学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安街道辖区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与慢病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甲乙两组血压控制率、生活质量评分、高血压知晓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运用物联网健康管理技术与设备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更好。
作者:过圣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对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对急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新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知识宣教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和中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特色宣教。结果:通过特色中医健康知识宣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宣教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徐芬;曹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提高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祛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硕动脉内-中膜厚度小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任建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髌骨骨折患者73例,随机分为钢丝环扎组、多克氏针张力带组和髌骨爪组,分别采用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和分体式髌骨爪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治疗优良率:钢丝环扎组62.50%,多克氏针张力带组88.00%,髌骨爪组91.67%。结论:在髌骨骨折治疗中,采用分体式髌骨爪与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可以达到较稳固的治疗效果,治疗优良率较高。
作者:马文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静滴用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难治性心衰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30 mg、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47 mL微量泵泵入,连续应用7 d。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静滴用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苏巧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沙丁胺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尼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A组采用 CT 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对照 B 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当天,治疗组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t=5.65、5.02,P<0.0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χ2=4.02、3.98、5.49、7.37,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国徽;郝小刚;高世磊;郑野;范吉众;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个案学习法在护士学习病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工作<10年的护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个案学习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学习法。通过疗养人员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士的满意程度,并分析护士对个案护理学习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士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学习法使护士在病种的学习中不仅提高了综合能力,而且增加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李宴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CT增强扫描是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才能达到对疾病鉴别诊断的目的。但注射选用的血管要承受相当大的注射压力,因此造影剂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是CT增强扫描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探讨CT增强扫描时有效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措施及发生外渗的正确处理方法,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CT增强检查图像的质量。
作者:张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在放射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普通 X 线检查,试验组给予数字 X 线检查。结果:试验组 X 线片整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诊断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结论:数字X线摄影成像质量高,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作者:池盟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2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9:1),>60岁发病率高,寒冷季节发病率高,6:00~10:00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高峰,高血压病是首要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多,应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翟素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其致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对人们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探讨社区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四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科不同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60例,分别剖宫产及阴道试产,并选择同期相同例数的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结果:200例剖宫产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在产程、产后出血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等指标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如产妇无阴道试产禁忌证,可给予阴道试产,提高生育质量。
作者:秦凡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系统是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区药柜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病区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应用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治疗用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加强了医院对病区药品的管理,使病区药品的管理更趋于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作者:许玮;李建华;曾木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300例,将其分为社区管理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50例,中医治疗组在社区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融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社区管理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指标改善更明显。结论:使用中医体质辨识融入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明显。
作者:霍素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极为重要,需以社区为基础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以降低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其致死致残率,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克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婴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和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黄疸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退黄效果、对婴儿食乳、腹泻影响及皮疹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简便快捷。
作者:陈瑞芳;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其中34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12%;对照组优良率82.86%(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可以有效巩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慧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病例。结果:5例均为胸腔内单发的边缘光滑的软组织肿块,4例密度均匀,1例密度不均匀。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及与胸膜的关系,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
作者:王庆荣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