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静;朴春丽;王振宇;郑成君
目的:CT增强扫描是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才能达到对疾病鉴别诊断的目的。但注射选用的血管要承受相当大的注射压力,因此造影剂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是CT增强扫描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探讨CT增强扫描时有效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措施及发生外渗的正确处理方法,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CT增强检查图像的质量。
作者:张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χ2=5.433,P<0.05);干预后,试验组腰椎正位L2~4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分别为(0.835±0.136)g/cm2、(0.735±0.12)g/cm2,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68±0.131) g/cm2、(0.649±0.114)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2.534,tb=3.66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
作者:赵永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手术;研究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以及安全性好的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史向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采取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并停止放化疗,33例采取鼻饲管置入治疗,均能耐受而且按照疗程进行了放化疗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针对性地对食管癌患者采取悉心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以改善其病情。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极为重要,需以社区为基础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以降低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其致死致残率,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克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系统是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区药柜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病区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应用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治疗用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加强了医院对病区药品的管理,使病区药品的管理更趋于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作者:许玮;李建华;曾木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提高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祛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硕动脉内-中膜厚度小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任建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51例,分析肥胖、血糖、血脂、血压、脂肪肝、代谢综合征检出人数及相关指标。结果:本地区老年人群中 NAFLD 发生率11.63%,NAFLD合并高血脂人数占NAFLD总数的48.94%。结论:高血脂是本地区老年性NAFLD首要易感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和有效控制血脂是防治本地区老年人NAFLD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丽萍;马学琴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胆囊颈结石嵌顿导致胆囊积脓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收治因胆囊颈结石导致的胆囊积脓患者87例,对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1.15%,平均住院时间(7.0±2.3)d。结论:在胆囊颈动脉结石嵌顿造成的胆囊积脓治疗中运用腹腔镜手术能在较为清晰的视野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的成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洪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尿蛋白/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肾病患者102例,将尿蛋白/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 ROC 曲线分析确定尿蛋白/肌酐比值相对于24 h 尿蛋白定量佳诊断点。结果: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尿蛋白/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监测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情况。
作者:王颖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后再复发时应用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选择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年后,试验组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放疗后再复发时采用适形放疗,可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与常规治疗相同。
作者:单光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A组采用 CT 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对照 B 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当天,治疗组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t=5.65、5.02,P<0.0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χ2=4.02、3.98、5.49、7.37,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国徽;郝小刚;高世磊;郑野;范吉众;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在放射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普通 X 线检查,试验组给予数字 X 线检查。结果:试验组 X 线片整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诊断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结论:数字X线摄影成像质量高,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作者:池盟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B 型钠尿肽(BNP)与左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依据血浆 BNP 水平分为对照组(BNP≤250 pg/mL)31例和研究组(BNP>250 pg/mL)29例,比较两组的 Killip 分级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两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着BNP水平的升高,两组的Killip分级构成中Ⅱ级以上的比例明显增加,而 LVEF 则逐渐下降,研究组 KillipⅡ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LVEF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和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和LVEF呈现负相关,与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运伟;洪岩;万琪琳;何瑞利;王治中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知识宣教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和中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特色宣教。结果:通过特色中医健康知识宣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宣教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徐芬;曹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 A、B、C 3组,A组620例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B组645例行头颅血肿穿刺抽吸治疗,C组行735例行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结果:C组总有效率、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优于A、B两组(P<0.01)。结论: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与头颅血肿穿刺抽吸治疗。
作者:都日亮;姜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结核组)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恶性组),抽取胸腔积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DA和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CR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ADA和CRP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恶性组(P<0.05),CEA水平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结论:ADA、CRP和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杨苹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肝脏小肿块采取超声介入性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肝脏实质性肿块患者206例,采取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同时从不同角度与超声图像诊断进行对比。结果:超声穿刺细胞学检查临床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正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图像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小肿块采取超声介入性检查,可以弥补超声图像定性诊断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直径≤3 cm的肝脏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秀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多排CT扫描特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治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①壁层腹膜增厚34例,24例增强扫描有强化;②腹水41例,少量18例,中量16例,大量7例;③肠系膜改变38例,CT表现为系膜不规则增厚;④大网膜改变14例,CT主要表现为大网膜呈饼状增厚;⑤腹腔淋巴结肿大33例;⑥合并肠梗阻12例,肠穿孔6例。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 CT表现为腹膜增厚、腹水、腹腔淋巴结肿大及肠系膜改变,CT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胡礼冲;张娜;胡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