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RP、ADA及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杨苹苹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 C反应蛋白,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结核组)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恶性组),抽取胸腔积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DA和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CR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ADA和CRP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恶性组(P<0.05),CEA水平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结论:ADA、CRP和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如何加强过程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探讨加强过程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在医院各个重点部门设置感染管理沟通指导记录本,委派专职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每天做好临床沟通指导工作。结果:本院手卫生依从性有了大幅度提高,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实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加强过程管理,可有效转变医务工作者观念,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郭瑞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老年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治疗134例的疗效

    目的:研究老年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34例,开展聚丙烯修复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8.23±3.25)min,手术后住院(7.23±1.25)d后出院,对患者的伤害小,疼痛感轻,并且术后无切口、无阴囊肿块出现,回访结果显示无一例复发。结论:平片式无张力修补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并且易操作、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恢复时间快,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方家扬;吴宗明;翁俊风;郑宗龙;吴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其致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对人们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探讨社区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四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急救护理及临床资料。结果:8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抢救治疗,病情好转73例(86.9%),病情加重11例(13.1%)。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金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收治阑尾炎患者68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4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开腹组在开腹下行阑尾切除术。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止痛药使用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的特点。

    作者:高秋菊;刘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急诊输液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按照优质护理模式护理。结果:与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消除急诊输液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添惠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方法: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对促进肺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丽萍;侯淑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急性脑血管病5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2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9:1),>60岁发病率高,寒冷季节发病率高,6:00~10:00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高峰,高血压病是首要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多,应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翟素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呼吸衰竭患儿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节奏紊乱和发绀症状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军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麻风病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健康宣教,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麻风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的整体服务意识,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庆云;辛东晓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的疼痛管理模式前后1年疼痛护理质量、住院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对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的赞同度。结果:疼痛首班评估率、动态评估率和疼痛干预率均>90%;住院患者综合满意度和对护士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9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疼痛管理质量,改善患者体验,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

    作者:刘容;付功莉;唐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婴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和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黄疸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退黄效果、对婴儿食乳、腹泻影响及皮疹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治疗新生婴儿黄疸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简便快捷。

    作者:陈瑞芳;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内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内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高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社区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社区内高龄产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和质量,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李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脉动真空灭菌器湿包原因分析与对策

    本文总结分析脉动式真空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引起湿包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减少和杜绝湿包发生的措施,对提高灭菌合格率、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朱向娜;王聪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后6、12、18个月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不良反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安全可行。

    作者:骆雄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品管圈活动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尤其能明显减少老年痴呆患者摔倒、噎食等,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开展品管圈护理活动,可有效防范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彭曦;全映波;邓静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820例,发生切开愈合不良16例,对其给予相应的处置。结果:16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8例均治愈,切口清创冲洗治疗8例均一期愈合,拍片未发现骨质破坏及内固定松动。结论:术后持续高压冲洗和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永春;顾晓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气雾剂辅助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沙丁胺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尼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和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肯定。

    作者:白新利;马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