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玲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创面修复中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1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实施二期植皮均成活,1例经2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实施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创面愈合,使疗程缩短,减少换药疼痛。
作者:陈长元;孙尚成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分析1例腹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总结临床经验。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辅助检查,应结合临床观察、缜密的思维和不断反思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
作者:程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预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模式。方法:收治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挑选4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分析观察组产妇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在血压、24 h尿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产前体重指数(BMI)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方面,观察组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均行剖宫产分娩,未出现死亡病例。本组患者中,出现贫血8例,HELLP综合征4例,肾功能损害3例。结论:产妇出现体重指数升高、高血压、红(白)细胞水平升高、24 h尿蛋白升高等检测指标变化时,提示产妇易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应及时给予对应治疗,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翠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与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各5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孟鲁司特联用;疗程14 d。比较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憋喘、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治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愈率92.7%,常规治疗组69.0%;两组患儿在憋喘、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连用孟鲁司特对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韩爱萍;韩瑞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方法: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对促进肺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丽萍;侯淑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结果:48例患儿中属于间质浸润型33例,腺泡实变型12例,混合型3例;病变位于右肺30例,左肺18例;一侧肺叶病变43例,双肺同时受累5例;病变部位右侧明显高于左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结合患儿临床呼吸道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微的特点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在早期诊断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树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B 型钠尿肽(BNP)与左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依据血浆 BNP 水平分为对照组(BNP≤250 pg/mL)31例和研究组(BNP>250 pg/mL)29例,比较两组的 Killip 分级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两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着BNP水平的升高,两组的Killip分级构成中Ⅱ级以上的比例明显增加,而 LVEF 则逐渐下降,研究组 KillipⅡ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LVEF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和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和LVEF呈现负相关,与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运伟;洪岩;万琪琳;何瑞利;王治中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现代中小型医院的发展非常困难,主要是与先进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型医疗机构有关。中小型医院资源有限,硬件及软件实力均较差,难以吸引病源,发展道路应另辟他路。本文讨论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小型医院发展的关系。
作者:罗谞成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急救护理及临床资料。结果:8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抢救治疗,病情好转73例(86.9%),病情加重11例(13.1%)。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金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本文就1例单角子宫、异位副输卵管急性炎症并出血患者,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报告。对多器官发育异常患者应引起重视,加强多科室会诊,必要时共同手术。
作者:唐燕妮;邬晓娜;田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需求。方法:组建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研究小组,指导入选学生不记名独立填写自拟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结果:医院实习组学习问题占比高(77.00%)、第1年上班组人际交往问题占比较高(80.00%)、加强实习组就业问题占比高(85.00%)(P<0.05);心理健康讲座针对主要心理健康需求,占比73.00%(P<0.05)。结论:护理本科教学工作者及心理学者应准确掌握不同时期护理本科生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保障其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朱阿丽;张忠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系统是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区药柜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病区护理工作站药柜管理应用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治疗用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加强了医院对病区药品的管理,使病区药品的管理更趋于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作者:许玮;李建华;曾木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究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收治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8.36%(P<0.05)。结论:对儿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采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英;刘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回顾分析了62例中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探讨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康复护理,治愈35例,好转2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临床护理专业技能,以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致残率。
作者:雷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肝脏小肿块采取超声介入性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肝脏实质性肿块患者206例,采取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同时从不同角度与超声图像诊断进行对比。结果:超声穿刺细胞学检查临床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正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图像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小肿块采取超声介入性检查,可以弥补超声图像定性诊断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直径≤3 cm的肝脏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秀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的必要性。方法:收治两次剖宫产均在本院手术且资料完整的患者168例,首次手术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的85例为观察组,未进行冲洗的83例为对照组,再次手术时观察两组盆腔是否粘连及粘连部位。结果:观察组盆腔粘连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关腹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可预防盆腔粘连。
作者:凡艳丽;宋新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A组采用 CT 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对照 B 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当天,治疗组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t=5.65、5.02,P<0.0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χ2=4.02、3.98、5.49、7.37,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国徽;郝小刚;高世磊;郑野;范吉众;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及血糖的影响。方法:以自发性2型糖尿病ZDF大鼠为研究对象,将55只健康雄性 ZDF 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及解毒通络调肝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ZL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使用相应药物灌胃,动态观察大鼠体重,并于取材后观察血糖变化。结果:各组 ZDF 大鼠与 ZL 大鼠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ZDF 各组大鼠糖化血清蛋白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通络调肝方大剂量组对ZDF大鼠的体重有控制作用,中剂量组有良好的控制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效果优于西药组。
作者:闫静;朴春丽;王振宇;郑成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有关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胎儿流产风险是普通肝素组的0.59倍;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复发性流产妇女终导致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普通肝素组的1.34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无差异。
作者:杨晶晶;刘帅斌;胡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知识宣教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和中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特色宣教。结果:通过特色中医健康知识宣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宣教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徐芬;曹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